06.08 超采地下水或導致水源砷濃度上升|Nature 自然科研

本文由《Nature 自然科研》授權轉載,歡迎點擊「閱讀原文」訪問關注。

據本週《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模型研究 Overpumping leads to California groundwater arsenic threat,在2007年至2015年期間,加利福尼亞州聖華金谷地下水超採可能導致該水源中砷的濃度上升了。

加州中央谷地佔美國地下水取水量的20%左右,地下水是聖華金河谷(中央谷地區)約100萬人口的主要的飲用水來源。砷是地下水中的天然汙染物,在含水層內粘土的孔隙水中,砷含量很高。在安全的地下水抽取水平下,砷仍留在粘土內。

超采地下水或导致水源砷浓度上升|Nature 自然科研

Fig. 1 聖華金河谷中沉降、砷濃度和粘土範圍的比較。

圖片來自論文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Ryan Smith及其同事開發了一個定量模型來預測砷濃度,聖華金河谷地下水超採引起的地面沉降速率與砷濃度存在關聯。作者表明地面沉降是粘土變形的結果,含有高濃度砷的孔隙水從粘土中釋放,隨後汙染主要的含水層水體。

該小組認為,避免在聖華金河谷超采地下水或可以改善水質。

NCOMMS|DOI: 10.1038/s41467-018-04475-3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辦公室負責翻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郵件 [email protected]。未經授權的翻譯是侵權行為,版權方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 2018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由《Nature 自然科研》授權轉載,歡迎長按下方二維碼訪問關注。點擊「閱讀原文」獲取英文原文。

超采地下水或导致水源砷浓度上升|Nature 自然科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