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核心提示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白塔镇水的传说主要分布在名山街道及其周围乡镇。我县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为巴子国的“别都”(即临时都城)。西汉武帝时,丰都、涪陵、长寿合称枳县,县治在涪陵枳里。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丰都从枳县分出,单独设置平都县,治所在今名山街道。说到古塔,县内最广为人知的两座塔恐怕要算长江隔江而望的“上白塔”和“下白塔”。在水天坪工业园区间的路边,有一座高大的白塔,叫培元塔(人们称为“上白塔”),与江南的培元塔遥相对望的是培文塔,故合称“上下白塔”。

双塔历史沿革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培元塔正面全貌

主持修建培元塔的是清代丰都知县,浙江人朱有章。朱有章(1806~1864),字文焕,号荇舫,乳名联璧,浙江省丽水西溪村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朝考一等,初授奉节知县,后任多个县的知县,有政声,在丰都修建培元塔,后因病回乡,以读书为乐。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丰都县培元塔背面照

朱有章从小在村里读书,成绩优异,早年考中秀才,参加朝廷12年一次的拔贡生考试,31岁时成为拔贡,被朝廷选派到四川省奉节县作知县。先后改任丰都、新繁、大邑、梁山(今梁平)县知县,共13年。1844年冬,他开始任丰都知县,一直到1851年,长达7年之久。其在丰都担任知县7年中,爱护民众,政治清明。究其为啥要修建培元塔,一说是因为丰都是古时西部一代人民出三峡的第一站,滩多水高浪急,船行驶起来十分危险,有经验的水手常常看水位、天气及岸边事务的变化来调整行程,便流传开白塔镇水的说法。另说朱有章在《建培元塔碑记》里这样说道:“1844年冬,我到丰都任知县,看到丰都山川秀丽,是出人才的地方。1845年春,我到平山书院去考察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接见学生,看到大家学习刻苦,文章写得很好,但查询丰都中进士举人的却很少。问其原因,有的说是以往石工打石头,凿伤了地脉;有的说是在长沙边淘沙金,将精华淘掉了,所以科举不顺。我半信半疑。后来,我到乡下考察,查看丰都县城周围的山川地势,发现东南方特别低洼,再与一些地仙之类的人商议,想建一座塔来补这个缺陷。因建塔事情比较大,意见不统一,我又带领学博邹小山、汛官刘古江等各方面人员等十来人,实地查看,选定塔址。回署后,即着手建塔事宜,因资金困难,便向官民筹集,官民捐助资金2000两,备齐砖石。1846年1月28日动工,仅3个月就将主塔修好,当年完工。”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基本内容和技艺特征

传说丰都长江水域有一条恶龙经常出来捣乱,导致行船失事,船翻人亡,当地人便在镇江段的长江两岸分别各修了一座白塔。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丰都县培元塔侧面照

“上白塔”位于兴义镇长沙坝村一组,名培元塔。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的培元塔,建筑面积62.9平方米,边长2.92米,塔通高29.5米。塔门镌刻“培元塔”三个大字,左右坊刻有“万丈文光腾上元,两间秀气萃平都”的对联。坐东向西,为七级楼阁式砖木结构,塔身亦为正六边形,用青砖加白灰、煤灰混合砂浆垒砌,外观通体粉饰白灰,共七层,逐层上收,塔内中空,用圆木抬楼,设梯直通塔顶。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培文塔内随处可见“興顺培元塔”字样

“下白塔”位于名山街道农花村三组的一个小山包上,名培文塔。该塔坐北朝南,也始建于清,同为七级楼阁式砖木结构,只不过塔身为八角形,高矮大小与上白塔略有差异。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培文塔

值得一道的是,两塔塔身均为青砖砌筑,而每一块砖均有字迹。培元塔上字样为“培元寶塔”,培文塔上字样为“興顺培元塔”。为何两塔古字迹均有“培元塔”三字,而一塔名“培元”一塔名“培文”?有人参考个方便资料提出个人见解:认为二塔应均为“培元塔”,该塔一名双身分别伫立长江两岸,由于时间的推移和乡民口音等因素,名山街道的塔被误传成了“培文塔”,而众人也为了方便区分二塔,遂将错就错。

“上下白塔”的传说

据两塔附近的乡民介绍,长江南岸的上白塔主水,北岸的下白塔主火。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培文塔

早些时候,兴义镇沿江居民以打渔为业,倚长江而居靠水吃饭,然而江上风云变幻浪涛暗涌,渔民安全难以保障。为保一方百姓平安,时任知县朱有章遂主持修建此塔,以寄托为民祈安的美好意愿。高高的培元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被民众赋予了“祈求丰收”的美意。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培文塔修缮好的旋梯和层楼

时光更迭,这一寄托百姓美好愿望的白塔渐渐沦为附近村民的柴房。十多年前,一个雷鸣闪电夏日夜晚,因塔内堆积许多玉米秸秆,塔中失火,塔内旋梯被毁。近年来,因该地兴修陈列馆,尽显破败颜色的宝塔又得以修缮,焕发往日光彩。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培文塔

而关于对岸的培文塔,则有着很多极富传奇色彩的传说。听当地老人讲:“在清朝年间,丰都县城饱受火灾困扰,于是修了这座塔,传说这里是被镇压的火龙的头部。”该塔所处位置奇特,在农花村一条长山脉临江处的山包上。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培元塔

有些故事年久不可考,而多年前一件奇事却是众人目睹并口耳相传的。那年初春,该塔塔尖连续一整月冒青烟,事情一传开,吸引了许多本地民众和外来游客前去观景。塔尖为什么会冒烟?这是之前都没有出现过的奇事啊,众人开始了天马行空的猜测。据当地村民介绍,塔尖的“烟”应是一个庞大的蚊群,应该是老鹰等大鸟把臭蛇死鼠丢到塔尖了,春季易腐易生蚊虫,蚊群绕在30多米高的塔尖上,远看自然如烟如雾。但为何鸟儿们会把臭蛇死鼠抛在塔顶,这成了一个未解的迷。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新立的培元塔保护碑文

荒草地,白塔立。该塔塔内原有旋梯拾级而上,解放初期因故被毁,而据传塔底的镇塔之物也被一口巨坑昭示命运。在塔内,能清晰看到的,是那些从古至今的古砖和砖上的字样,和不知何时的标语及顽童划痕。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远观培文塔

无论息水还是抑火,为何要用塔?记者经查发现,当地方言“塔”与“踏”同音,而“踏”在方言中又有止息、灭止之意,建塔正契合了当时百姓止息水火灾害的愿想。这一猜测得到了当地民众和相关人士的认可。上、下白塔承载了百姓对止灾避祸、安居乐业的向往。

各位看官

看了以上文章

是否知道了白塔镇水的古往今来呢?

收藏!丰都白塔镇水的传说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