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人證(民間故事)

人證(民間故事)


近午時分,賣米湯麻花的付老大快要收攤兒的時候,流浪漢瘸王叔又來了,坐在了飯攤旁邊的牆角。付老大嘆口氣,照例叫他過來,給他的破碗裡舀了兩勺米湯,又撿了兩個麻花給他。

付大嫂又不滿地嘮叨起來:“一來你就給,不知都給多少了?莫非你要養他到老死不成?”

付老大陪著笑臉道:“鄉里鄉親的,也是怪可憐,給他吃一點吧,反正窮富也不在這一點,就算行善積德吧。”

付大嫂冷哼道:“行善積德有啥用哩?不還是落到如今這步田地了!人家那些不行善不積德的,不照樣過得好好的麼?”

付老大自知老婆的話有她的道理,所以嘆口氣不再說話,低頭忙碌起來。

等他忙完了,抬頭一看,卻見瘸王叔不像往常一樣吃完就無聲無息走了,而是拄著棍子站在旁邊看他,於是疑惑問道:“王叔咋還沒走啊?是不是沒有吃飽?”

瘸王叔搖頭道:“不是的,吃的飽飽兒了,你家的麻花個兒大,好吃!我是……想跟你說個事兒。”

付老大詫異道:“什麼事?”

瘸王叔轉頭向四周看看,湊到付老大跟前,壓低聲音說:“付相公啊,三年前你丟失銀兩的事兒,王叔我對不住你啊!”

付老大聞言一怔,拉起瘸王叔就向旁邊的一個僻靜小巷子走去。

——————

三年前的那次失竊案,使付老大一家一夜之間從衣食無憂跌落到一貧如洗,而且差一點遭受牢獄之災,付老大對此刻骨銘心,幾輩子都不會忘記!

那時候,他家原本有二十畝祖傳的良田,有一處不錯的小宅子,一家人小日子過得挺好。然而就因為一次親戚來訪,給他帶來了滅頂之災。

那日,做珠寶生意的表兄吳琳從蘭州路過涼州,說是要去西域進貨,順便要去南部山區辦點事兒,暫時將五百兩商資寄存兩日。付老大沒有多做猶豫就答應了,遠道而來的表兄,這忙兒不幫說不過去。

可是,待兩日後表兄與夥計從山裡回來,付老大打開糧櫃,卻見他藏在櫃裡的五百兩紋銀竟然不翼而飛!幾個人頓時傻了眼,查找無果之後,立刻去縣衙報了官。

涼州府姑藏縣程縣令本來勤勉,又見涉案金額不小,於是親自前往現場。然而仔細勘查之後,四周圍牆毫無痕跡,窗戶門鎖完好無損,不見半點蛛絲馬跡。

又詢問得知,兩日內付老大家並無來客,他夫婦只要出門就會鎖好門戶,家裡除了五歲小兒再無他人,表兄與夥計二人也是剛從山裡回來。如此情形之下,程縣令不得不懷疑,是付老大夫婦監守自盜!

然而付老大夫婦矢口否認,說是自從藏好銀兩,看都未曾看過,況且親戚託管的銀兩,怎會監守自盜?

程縣令升堂之後,取了各自口供,本想對付老大用刑,又看那夫婦不像撒謊,於是思量再三後,當堂判定: 付老大受託保管他人錢財,大意失盜,罪責難逃,理當如數賠償,否則將以監守自盜定罪。

付老大喊冤無果,欲哭無淚,又怕挨板子蹲大獄,只好回到家裡,賣了田地、宅院、耕牛,湊夠五百兩交給表兄,頓時連個落腳之地都沒有了。

好在表兄還算有點良心,退給他五十兩,他用這點銀子在城裡租了間小鋪面賣起米湯麻花,一家三口勉強度日,至今已有三年。

今日瘸王叔突然提起,莫非當年盜案與他有關?

人證(民間故事)


——————

付老大看看四周無人,急切問道:“王叔,當年那事,莫非你知道內情?”

王叔道:“大侄子啊,你是個好人!然而我眼看你遭災受難,卻一直對你隱瞞著那件事兒,三年以來,良心不安吶!如今我眼看要入土的人了,不說出來,怕是到陰間也要不得安心。”

付老大急切道:“王叔,你且仔細說來!”

王叔抹一把眼淚道:“當年那事兒,估計是我侄兒王福所為!”

付老大吃驚道:“你說是他?”

王叔道:“當日黃昏時分,我從城裡乞討回家,坐在你家宅院門口歇息,心想要去你家討個饅頭。突然看見門口出來一個人,懷裡抱著個包袱,竟然是外出做工的王福!

他探頭探腦,神色慌張,看到我以後,匆匆鎖好大門,拉著我來到你家屋後的樹林,塞給我一錠銀子道:“叔啊,我今日來他家取些之前遺忘的家當,你可千萬不可說與他人!這一錠銀子你拿去,能管你幾個月吃飽飯了!”說完他匆匆走了。

兩日後聽到你家失竊,我心知就是王福所為,然而考慮到拿了他一錠銀子,又顧及他是我親侄子,因此便裝聾作啞了。

誰知他如今開了茶樓,為富不仁,向他討要了幾頓飯便罵罵咧咧,月前我偶感風寒,去問他討點藥錢,居然被他暗中指使店小二推搡了出來,親親的侄兒竟然不如你這個無親無故的外人啊!

我瘸老漢也是快入土的人了,這事兒不能帶進棺材裡去,否則死了也做不得好鬼!多日來討擾與你,見你果然是個難得的仁善之人,因而決意將此事說出,以求心安,哪怕挨板子蹲大獄我也認了!”

付老大心中感動,掏出一把銅錢塞給王叔道:“王叔啊,這幾天你且好生吃喝,好好保重,將來還得請你上堂作證!”

王叔道:“你放心,我如今也不回村裡那破屋了,乞討之餘就住在城南橋洞下,你有事找我便好。”

——————

付老大匆匆收了飯攤兒,待在屋子裡仔細思量。那王福當時在外地做工,已是數月未歸,為何突然就回來了?他是如何得知自家藏有銀兩的?又是如何進出自家院門與屋門的?這事兒太多蹊蹺!

付老大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前去討教常來飯攤吃飯、與他私交不錯的賈秀才。賈秀才仔細分析了案情,也是不得其解,於是說道:“如今只好暫且鳴冤報官了,那程縣令是個清廉公正之人,想必他有此線索,定會查個水落石出。”

次日,付老大揣了賈秀才寫的狀紙,來到縣衙大門,擂響了鳴冤鼓。此刻,程縣令剛剛用過早點,正在書房看書,突然聽到鳴冤鼓咚咚作響,於是立刻下令升堂。

人證(民間故事)

付老大來到堂下,跪下磕頭,雙手呈上狀紙。程縣令從衙役手中接過狀紙,仔細閱看之下,不由得心頭一緊。

三年前的這樁舊案,他至今記憶猶新,當初由於毫無線索,他判令付老大賠錢,其實是無奈之下辦了個糊塗案子,如今果然有了新情況。幸虧當初沒有刑訊逼供,也沒有把案子辦死,否則就釀成更大冤案了。

程縣令立刻發了籤令,緝拿嫌犯王福,傳訊證人王三(瘸王叔)。得意樓老闆王福很快被緝拿到堂,王三也被傳訊到案,另室候審。

程縣令抬手拍下驚堂木,眾衙役齊聲喊起“威武”,殺威棒嗵嗵作響,場面一片森嚴。程縣令厲聲喝道:“人犯王福,你可知罪?”

王福叩頭道:“回大人,草民一向小心守法,不知何來之罪?”

程縣令道:“三年之前,你潛入鄰舍付老大之家,竊取紋銀五百兩,是也不是?本縣命你速速招來,若有半句隱瞞,大刑伺候!”

王福道:“大人,小民冤枉啊!三年之前,付老大失竊之時,小民正在外地做工謀生,難道會插翅飛來不成?”

程縣令威嚴道:“大膽人犯,還敢巧言狡辯?來人吶,傳證人王三上堂!”

片刻之後,瘸王叔一瘸一拐上來,瞥一眼跪在堂下的王福,跪下磕頭道:“草民王三見過大人。”

程縣令道:“證人王三,你且將你當日所見仔細講來,不得隱瞞,不得捏造!”

瘸王叔於是略加思索,仔細講起當日情形,與他對付老大所講大體一致。

待他話音未落,王福怒道:“大人啊,千萬莫信他一派胡言!不瞞大人,此人是小民叔父,小民看他孤寡無靠,常常好心接濟,誰知他得寸進尺,每到小民的茶樓,非得好吃好喝。前日小民無意給了他客人的剩菜,他便心懷不滿,如今竟然恩將仇報,誣陷與我,簡直無恥之尤啊!”

王三冷笑道:“好我的賢侄啊!老漢當年也對你疼愛有加,如今莫說吃你半餐好飯了,就連剩菜剩飯又吃過幾回?昧著良心說話,也不怕閃了舌頭麼?”

程縣令威嚴道:“休得喧嚷公堂!證人王三,你所供證可都屬實?若有捏造,可是誣陷之罪!”

王三道:“回大人,小人所言句句屬實!若有半句虛假,天打五雷轟!”

程縣令厲聲道:“人犯王福,如今證人在此,你竟然還敢狡辯!來人啊,大刑伺候!”

堂下響起叮呤咣啷的刑具聲,王福面如土灰,突然伏地痛哭道:“大人啊,小民真的冤枉!小民素知大人是個清正廉明的好官,如今難道也要刑訊逼供,屈打成招麼?小民受了冤枉也就罷了,難道大人就不怕毀了一世英名嗎?”

程縣令聞言一怔,心知這王福果然是個不好對付的角色!他略加思索,聲音平和道:“也罷!那麼本縣問你,當時你在何處做工?”

王福道:“小民當時在蘭州做工。”

程縣令追問:“蘭州何處,東家是誰?”

王福道:“蘭州順發茶樓,老闆名叫金玉山。”

程縣令道:“當時與你做工的夥計還有何人?”

王福想了想道:“還有鄭鐵柱,劉寶,張德元……,其他記不起名字了。”

程縣令倏然坐起,威嚴道:“來人吶!速速帶上公文,五百里快馬加急,與蘭州當地衙門會合,查訪順發茶樓老闆金玉山等人!王福啊,若你有半句謊言,本縣定然要新賬老賬一起算,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王福聞言,頭上滾出豆大的汗珠,面色由灰轉白,頹然坐倒,有氣無力道:“大人……不用了,小的全都交待。”

——————

原來,王福的老婆與付老大的老婆來自同村,兩家由此比較親近。王福地少,付老大對他比較照顧,家裡有些短工就會找他來做,工錢給的不錯。

有一次,付老大夫婦要外出走親,就將家裡的牛羊豬雞託付給王福照管,且將院子與屋門的鑰匙交付與他。王福心懷不軌,偷偷找了鎖匠配製了鑰匙。

付老大表兄吳琳的夥計劉二多次陪同老闆來過付家,在付家的酒場上交結了王福,兩人自此臭味相投。

劉二經常看到老闆白花花的銀子,十分眼熱,多次動了歪心思,然而苦於無從下手。那一次,他得知老闆要去西域跑一趟大買賣,中途要在付老大家寄存銀子,於是去找了茶樓做工的王福,兩人一拍即合。

兩人定下接頭地點,各自上路,同時來到涼州。劉二等到付老大藏好銀子,於是暗中告知王福。王福藏在付老大家屋後的林子裡窺探,瞅中付老大夫婦出門的機會,順利得手。

此後二人平分了五百里紋銀,年底王福從蘭州回到涼州,放言自己要在蘭州做買賣。果然,過了一年,王福衣錦回鄉,開起了得意樓。

王福原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自此就可以興旺發達,誰知大意失荊州,事情就壞在自己從不放在眼裡的瘸叔叔身上,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啊!

程縣令聽完王福招供,不由得心中慨嘆,奸惡之人,利慾薰心,什麼招數都能想得出來,真是細思極恐啊!

他立刻發了公文與籤令,命捕快五百里加急,前往蘭州緝拿劉二,傳訊付老大的表兄吳琳。

——————

三日之後,涉案人等悉數到堂,劉二自知難以脫罪,只好如實招供。各自簽字畫押後,程縣令當堂判決:

王福與劉二合謀盜竊,手段狡猾,罪大惡極,判令各自退還贓銀二百五十兩,各自賠付三年息錢五十兩,重責五十大板,刺配邊疆。

王三收受王福贓銀一錠,且知情不報,本當定罪,然而念其主動悔過,揭發有功,判令免於刑罰,當堂釋放。

付老大聽到判決,三年的委屈一下子宣洩而出,痛哭流涕,叩謝不停。

一月之後,付老大收到了劉二退還的三百兩贓銀,又拿到了王福的地契、房契、酒樓抵做贓銀。

他將“得意樓”更名為“德善樓”重新開張,鞭炮聲聲,鼓樂喧天。當日,他與賈秀才、表兄、瘸王叔等人同坐一席,開懷暢飲,好生熱鬧。

付老大曾經與賈秀才提了重禮,登門拜謝程縣令,卻被程縣令婉言謝絕了。付老大始知,天下竟然真有如此清正廉明的好官!

程縣令後來慨嘆:

身為父母官,一定要謹慎辦案,切不可糊塗辦案,也不可輕易刑訊逼供。當年自己辦的這個糊塗案子,差一點釀成大冤案,理當引以為戒!

付老大本來申冤無望,就因為幾個麻花的小小善舉,竟然贏得了瘸王叔的同情與幫助,最終沉冤得雪,收回家產,堪稱奇談!

可見天理昭彰,善惡難欺啊!

人證(民間故事)

(朋友們記得來個關注哦,多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