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940家公司圍獵1700萬的市政項目,你怎麼看?

2017年9月,某銀行中城支行營業廳裝修改造工程開標(發包價:58.87萬元),現場有

243家公司參與投標

2018年4月,龍巖市紅田路四期工業西路與人民路交叉口改造工程開標(造價為540萬元),有694家單位參與投標。

2018年6月,造價約為1725萬的上杭縣三環路二期(下壩路-上杭大道)市政道路一標段工程開標,再次創造新紀錄,參與投標家數竟然達到了940家,創造了福建省龍巖市建築企業參與電子投標家數的記錄。

940家公司圍獵1700萬的市政項目,你怎麼看?

該標採用電子招標投標。

940家公司圍獵1700萬的市政項目,你怎麼看?

相關信息在龍巖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平臺公佈後,企業都早早的進行了網上在線解密,令人驚訝的是參與投標家數竟然達到了940家,創造了福建省龍巖市建築企業參與電子投標人數的記錄。

其中有52家為無效投標,因為這16家企業有交電子標書上傳平臺費但未提交投標文件而無效投標,或者一些企業有上傳標書,但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解密工作而無效。

最終,福建閩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成為第一中標候選人。

940家公司圍獵1700萬的市政項目,你怎麼看?

940家公司圍獵1700萬的市政項目,你怎麼看?

940家公司圍獵1700萬的市政項目,你怎麼看?

對於如此“火爆”的競標場面,小編認為至少反映了三個現象:

一方面體現了基建市場競爭的“殘酷”,中小企業一標難求,即使知道中標希望渺茫,也要努力去嘗試,萬一真的中了呢?同時也意味著市場的開放,中標不再是過去默認的“內定”,而是自由競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拼實力,拼運氣,笑到最後傲視群雄。

另一方面也有圍標串標的趨勢,一個地級市的小項目,能引來五湖四海近千家單位,恐怕沒有幾個實力強大的“帶頭大哥”“搖旗吶喊”不能實現。

當然,這只是小編的擔憂,也希望不是事實,但作為行業監管部門,應引起足夠的警惕,加強監管,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

對於如此“火爆”的競標場面,各位投標人怎麼看?

940家公司圍獵1700萬的市政項目,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