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巴勒斯坦哈馬斯通過放風箏襲擊以色列,是否有實際的作戰意義?

大東北的小豆包


看到這個我想起了二戰的時候日本的氣球炸彈,當時日本放了一萬多個氫氣球炸彈,借用洋流飛往美國,最終這些氣球造成了美方的6人死亡,據說是一家人在野餐時被氣球襲擊身亡。這次哈馬斯的風箏炸彈和日本的氣球炸彈有異曲同工之妙——隨緣。



哈馬斯這也是無奈之舉吧,無論是部隊還是導彈都沒辦法進入以色列,想要對其打擊就只能走偏門。曾經哈馬斯還幹過拿婦女兒童當人肉炸彈的缺德事,只能說這個組織也沒有多麼無辜吧,以色列把它定為恐怖分子還是有理可依的。



巴勒斯坦現在建國的願望越來越渺茫,阿拉伯國家的不團結是主要原因,我想也正是這種孤立無援的局面,哈馬斯才會慢慢的走向極端,但是無論怎樣巴勒斯坦已經越走越遠了。


局貓財經


對軍隊沒多大意義,僅僅足以摧毀農田而已。據美國《國家利益》報道6月17日,中東戰局又出新玩法,玩具無人機和風箏之間的戰鬥。

在中東漫長的軍事競賽中,有兩個極不對稱的對手,以色列和哈馬斯。與以色列相比哈馬斯的軍事力量太薄弱,於是他們向邊界釋放綁有燃燒瓶的風箏。這種武器有很大不確定性,它的走向完全看風向,搞不好風向不對還能傷到自己這邊。


雖然不足以對以色列軍事構成威脅,但是這種風箏可以點燃以色列的農場。已經有多達4300英畝農場和公用綠地被這種風箏燒燬。要知道在中東的綠色植物都是相當珍貴的,更何況農場了。

所以以色列也想盡各種方法來應對這種武器,他們設計了一種防風箏無人機。約0.5公斤重的比賽用四軸飛行器,下面帶著鷹爪一樣的鉤子來“捕獲”這些風箏。


這種怪異戰爭方式主要是巴勒斯坦抗議者和部署在以色列和加沙地帶的以色列軍隊發生流血衝突。由於缺乏對抗以色列的武器,如果發射導彈很可能會引起以色列的強烈反擊甚至入侵,所以哈馬斯發明了這種風箏。



巴勒斯坦抗議者放飛了無數的風箏,這些風箏綁有燃燒瓶甚至炸藥,它們越過邊境飛往以色列南部。當前中東旱情嚴重,這些風箏很容易引起火災。風箏武器完美適應了巴勒斯坦的需求,即廉價又方便製做,而且還不容易對人造成傷害。不會引起國際社會的輿論壓力,以色列也不可能用重武器進行反擊。


漁耕樵讀


哈馬斯通過放風箏襲擊以色列,讓筆者想到一句話,“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不知哈馬斯有諸葛亮否,能不能準確預測風向?

如果不能,綁著莫洛托夫雞尾酒(燃燒瓶)的風箏,小心反噬了自身!

雖然筆者一向對“中東小霸王”以色列頗有微詞,這次還真得說幾句,哈馬斯放燃燒瓶風箏這事搞的太過分,風箏不長眼睛,也沒有任何制導系統,如何保證這些風箏不會襲擊到無辜的以色列、甚至巴勒斯坦平民?

向天空中釋放這麼多毫無準頭的燃燒爆炸物,沒有特定的目標,這就是恐怖襲擊!

不過哈馬斯本來就、那啥,恩,大家都有數……

中東這趟渾水,置身其中的哪一方都不是善茬,恐不恐怖也別提了,放風箏是否有實戰意義,二戰的日本鬼子可以搶答這個問題。

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珍珠港後與美國開戰,奈何與美國隔著一個浩瀚的太平洋、想打又夠不著,於是發明了“氣球炸彈轟炸術”,用大型的氣象氣球攜帶炸彈隨風飄到北美,轟炸“米帝鬼畜”,結果怎麼樣呢?

美國情報機構截獲訊息後,向本土示警,美國人眼巴巴等了老半天也沒見著一個炸彈氣球,後來才接到各地的報告,這些沒孃的倒黴孩子都掉在戈壁荒漠了!

日本鬼子努力了好幾年,幾萬個氣球炸彈,一共才炸死了6個“米帝鬼畜”。

當然嘍,日本與美國遠隔重洋,美國國土廣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可是緊挨著,以色列面積小,這些風箏還是有可能飄落到以色列人頭上。

經筆者考證,哈馬斯釋放的風箏,個頭不大,攜帶燃燒瓶恐怕沒戲,多半還是點火後隨風飄到以色列控制區域的農田,焚燬以色列農民大伯種的莊稼,燒人家農民種的地,這打法可夠缺德的!

至於實戰價值,這種無差別攻擊的玩意能有什麼實戰價值,哪怕綁上燃燒瓶,至多炸爛以色列士兵家裡的罈罈罐罐、炸傷以色列士兵的妻兒老小,用毫無底線的恐怖行徑刺激以色列,轉頭再挨一頓大衛星的雷霆暴擊?

巴勒斯坦的哈馬斯,一些不留情面的分析家早就指出,這個組織現在的所作所為,早已不是為巴勒斯坦爭取權益,而是刺激以色列、加劇雙方的對立,藉以自重。

否則一旦巴以關係緩和,不滿情緒逐漸消散,哪裡還有這群暴徒的生存土壤?

策劃毫無實戰價值的風箏襲擊,哈馬斯無非想借此刺激以色列、挾巴勒斯坦為自己牟利,至於以色列被火風箏襲擊後,如何報復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民眾,手裡有槍、躲在地道的哈馬斯是不在乎的,反正流血的又不是他們。

——


炎黃軍武


何不與巴人同樂呢?給他們來個火上澆油。

給以色列支個招:火攻。在巴勒斯坦聚集點火的時候,派消防飛行去灑汽油。就是一次可灑幾噸水的那種大肚飛機,來個幾噸汽油降下,低空中霧化完畢,一片油雲慢慢降下,由巴勒斯坦人升空火風箏完成點火,沒個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