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中國大氣汙染防治設備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大氣汙染防治設備供需值得關注的問題

2017年5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了中國採購經理指數。數據顯示,5月份,製造業PMI為51.2%,與上月持平,高於去年同期1.1個百分點,連續8個月位於51.0%以上的擴張區間。

中國大氣汙染防治設備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大氣汙染防治設備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17年5月份我國製造業市場供需兩端持續擴張。新訂單指數為52.3%,與2017年4月月持平,高於2016年同期1.6個百分點,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7%,比2017年4月上升0.1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位於擴張區間,國內外市場需求繼續改善。此外,企業對市場預期較為樂觀。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6.8%,分別高於上月和2016年同期0.2和1.7個百分點。其中,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8.7%和59.1%,分別高於上月0.3個和0.2個百分點,企業對行業未來發展信心有所增強。

另外一個積極表現是,中小企業的情況在改善。中、小型企業PMI分別比2017年4月上升1.1個和1個百分點至51.3%和51%。在簡政放權、減稅降費、降成本等政策共同作用下,小型企業PMI上升勢頭明顯,連續2個月的上升幅度達到3.6%。三類企業PMI明顯收斂,趨同至非常接近的水平。

對於未來經濟走勢,目前市場各類觀點存在分歧,出現了“趨穩”和“減速”兩種聲音。綜合來看,近年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國家著眼於穩定經濟形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於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經濟增長動力,綜合施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政策效果陸續顯現,經濟運行態勢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穩中向好。

繼2017年4月份回落後,2017年5月份PMI指數持平,且連續10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表明經濟增長走穩態勢進一步明確。訂單類指數提高或持平,表明國內外市場需求大體平穩;價格類指數繼續回落,表明市場供求缺口正在較快彌合;產成品庫存指數下降,原材料庫存指數提高,表明庫存調整活動趨穩;生產指數下降,生產活動預期指數上升,表明生產活動趨穩。綜合研判,經濟增長正由短期衝高回落態勢轉為總體趨穩態勢。

從一年來的走勢看,製造業PMI呈現先升後降特點,4月、5月為年初以來的低位,與2016年10月持平。按照往年製造業生產規律,4至6月為上半年旺季,2017年走勢表現出旺季不旺的特點,經濟增長可能有所放緩。

對於大氣汙染防治設備行業當前需要關注的問題。一要注意保持價格走勢穩定。二要注意保持市場需求穩定。三要注意保持大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穩定。

二、大氣汙染防治設備行業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是部分領域汙染防治難度大。特別是化學工業和製造業發展,揮發性有機溶劑使用量劇增,造成部分地區大氣細顆粒物增多,灰霾天氣仍時有發生。如以部分地區為例,對揮發性有機物(VOC)專項整治中,由於治理成本過高、有機廢氣監測難度大等原因,企業治理積極性不高。少數磚瓦企業未採取有效防塵抑塵措施,對新建脫硫設施仍持觀望態度,磚瓦行業整治進度較慢。

二是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一方面,蒸氣管網和天然管網配套不足,由於天然氣安裝使用費用較高,制約了部分企業燃煤鍋爐淘汰進度;另一方面,空氣自動監測站建設滯後,原計劃建成的空氣自動監測站,因故未能按時完成,無法為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保障。

三是環境執法人員力量較不足。環保局作為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主要牽頭部門,特別是新《環保法》實施後,群眾對環保部門要求加大執法力度,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呼聲不斷提高,目前薄弱的環境監管力量與環境監管任務極不匹配。環保部門人員數量不足,由於環保執法人員不足,已無法滿足職能工作需要,對違法排放行為難以做到有效處理,也對大氣汙染防治的組織協調等日常工作造成了影響。

四是長效監督管理措施不健全。由於大氣汙染源種類多、涉及面廣,監管涉及多個部門及鄉鎮,部門之間存在職責分工不明確,鄉鎮雖有監管職責,但卻沒有相應的行政執法權,缺乏治理工作有效措施。大部分治理工作主要採取人工現場檢查的辦法進行監督,日常檢查跟不上,部分建築工地施工、堆場裝卸和渣土運輸過程中揚塵現象時有發生,焚燒垃圾、秸稈和城市禁燃區內燃放煙花爆竹現象屢禁不止。

中國大氣汙染防治設備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