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供需值得关注的问题

2017年5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PMI为51.2%,与上月持平,高于去年同期1.1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位于51.0%以上的扩张区间。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年5月份我国制造业市场供需两端持续扩张。新订单指数为52.3%,与2017年4月月持平,高于2016年同期1.6个百分点,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7%,比2017年4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国内外市场需求继续改善。此外,企业对市场预期较为乐观。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8%,分别高于上月和2016年同期0.2和1.7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8.7%和59.1%,分别高于上月0.3个和0.2个百分点,企业对行业未来发展信心有所增强。

另外一个积极表现是,中小企业的情况在改善。中、小型企业PMI分别比2017年4月上升1.1个和1个百分点至51.3%和51%。在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降成本等政策共同作用下,小型企业PMI上升势头明显,连续2个月的上升幅度达到3.6%。三类企业PMI明显收敛,趋同至非常接近的水平。

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目前市场各类观点存在分歧,出现了“趋稳”和“减速”两种声音。综合来看,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家着眼于稳定经济形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综合施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政策效果陆续显现,经济运行态势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稳中向好。

继2017年4月份回落后,2017年5月份PMI指数持平,且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增长走稳态势进一步明确。订单类指数提高或持平,表明国内外市场需求大体平稳;价格类指数继续回落,表明市场供求缺口正在较快弥合;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提高,表明库存调整活动趋稳;生产指数下降,生产活动预期指数上升,表明生产活动趋稳。综合研判,经济增长正由短期冲高回落态势转为总体趋稳态势。

从一年来的走势看,制造业PMI呈现先升后降特点,4月、5月为年初以来的低位,与2016年10月持平。按照往年制造业生产规律,4至6月为上半年旺季,2017年走势表现出旺季不旺的特点,经济增长可能有所放缓。

对于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行业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一要注意保持价格走势稳定。二要注意保持市场需求稳定。三要注意保持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稳定。

二、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行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部分领域污染防治难度大。特别是化学工业和制造业发展,挥发性有机溶剂使用量剧增,造成部分地区大气细颗粒物增多,灰霾天气仍时有发生。如以部分地区为例,对挥发性有机物(VOC)专项整治中,由于治理成本过高、有机废气监测难度大等原因,企业治理积极性不高。少数砖瓦企业未采取有效防尘抑尘措施,对新建脱硫设施仍持观望态度,砖瓦行业整治进度较慢。

二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方面,蒸气管网和天然管网配套不足,由于天然气安装使用费用较高,制约了部分企业燃煤锅炉淘汰进度;另一方面,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滞后,原计划建成的空气自动监测站,因故未能按时完成,无法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保障。

三是环境执法人员力量较不足。环保局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牵头部门,特别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群众对环保部门要求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呼声不断提高,目前薄弱的环境监管力量与环境监管任务极不匹配。环保部门人员数量不足,由于环保执法人员不足,已无法满足职能工作需要,对违法排放行为难以做到有效处理,也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造成了影响。

四是长效监督管理措施不健全。由于大气污染源种类多、涉及面广,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及乡镇,部门之间存在职责分工不明确,乡镇虽有监管职责,但却没有相应的行政执法权,缺乏治理工作有效措施。大部分治理工作主要采取人工现场检查的办法进行监督,日常检查跟不上,部分建筑工地施工、堆场装卸和渣土运输过程中扬尘现象时有发生,焚烧垃圾、秸秆和城市禁燃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现象屡禁不止。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