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馬光遠:央行年內第三次降準如何影響房價走勢?

6月24日,央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鼓勵5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運用定向降準和從市場上募集的資金,按照市場化定價原則實施“債轉股”項目。支持“債轉股”實施主體真正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治理,並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

同時,郵政儲蓄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應將降準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馬光遠:央行年內第三次降準如何影響房價走勢?

這是繼一月份和四月份降準之後,央行在2018年年內的第三次降準,總共釋放資金7000億。對於央行的這次降準,我第一時間在微博表示:

“降準是對的,企業流動性非常緊張,去槓桿是為了降低風險,但如果把企業都去槓桿去到資金鍊出問題,那比槓桿本身的風險都要大。去槓桿要有長期打算,要實事求是,不要為去槓桿而去槓桿。當然,降準也是因為經濟下行壓力很大。會不會受益房地產?說不會是不可能的,但目的肯定不是為了房地產。”

不同於過去兩次降準,應該說,央行這一次降準,基本在外界的預期之中。無論是降準的必要性,還是降準的時機,都並不突然。

首先,從宏觀經濟而言,5月份以來的主要宏觀指標顯示,經濟下行的壓力之大,超過想象。投資增速只有6.1%,比4月份回落了0.9個百分點,其中基建投資同比增長只有9.4%。消費也不樂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359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創15年新低。

馬光遠:央行年內第三次降準如何影響房價走勢?

其次,中美之間爆發的貿易戰,增加了今年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中美雙方基本確定要對對方的500億美元的貨物加徵關稅,這勢必影響中國今年外貿的情況,在中美兩國爆發貿易戰的同時,包括歐盟、俄羅斯、加拿大、印度、墨西哥等國針對美國的單邊主義,都宣佈了對美國加徵關稅的措施,全球貿易摩擦升級,全球經濟蒙上陰影;

第三,中國的流動性緊張,已經從各個層面顯示出來。民營企業違約的情況今年愈演愈烈,一季度的違約規模已經突破150億,預計今年全年很有可能達到500億的規模。而4月份出臺的資管新規,打擊了企業的表外融資,但表內融資的通道並沒有寬鬆,在去槓桿的背景下,去槓桿有“過度”的趨勢。

也就是說,無論是就實體經濟,還是流動性的現狀而言,這次降準可以說完全順應市場的需求,就是我在微博中所言,不要為了去槓桿而去槓桿,不要為了治理洪水而把大家渴死。在去槓桿的過程中,如果不顧企業的死活,一味為去槓桿而去槓桿,造成的危險和殺傷力比槓桿本身還大,那就失去了去槓桿的意義。就此而言,我對本次降準仍然是支持的。

當然,正如外界所猜測的,這次降準,儘管是在股市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實施的,但幾乎可以肯定地說,降準不會對股市有任何提升。同樣,降準雖然名義上和房地產沒有任何關係,但可以肯定地說,本次降準,最大的受益者,無疑仍然是房地產。

根據我們觀察到的事實,每一次降準,可以肯定地說,對股市都沒有任何作用,但每一次降準,和房地產總會產生強烈的共振。

馬光遠:央行年內第三次降準如何影響房價走勢?

4月份降準之後,我們看到,房地產的很多關鍵指標都出現了明顯的反彈,一些地方的房價仍然具有很強的支撐,我相信,就心理預期而言,這一次也不例外。

特別是,在今年中國經濟面臨很大的壓力的情況下,房地產作為穩定經濟的重要工具,政府絕不會讓房地產出現任何大的波動,維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對於今年宏觀經濟至關重要。

但是,就房地產目前的基本面、短期趨勢以及宏觀環境而言。房地產的走勢無疑處在最尷尬的境地。

本次降準對於房價走勢的影響

就價格本身而言,房地產市場在經歷2015年以來的三年上漲週期之後,無論是大城市,中等城市,還是小城市,房價都經歷了一次史詩級的大漲,房價短期而言,基本都處在歷史高位,各種需求都得到了滿足。

特別是,由於貨幣化棚改的推動,連庫存巨大的五六線城市,都出現了房價的翻番和火爆局面,可以肯定地說,這次基於政策救市而產生的房地產的三年大歷史,正在接近尾聲;

其次,就高層對房地產的態度而言,儘管房地產仍然是穩增長無可替代的選擇,但高層對目前房價的上漲很顯然是否定的,一些城市出現了明顯的短期泡沫,如果再次刺激,房地產很可能危及中國實體經濟的安全,高層不希望再次上漲,但也不希望房地產出現波動,實現這樣的平衡,其實很難;

各種需求都基本釋放到位,房價從短期而言,很多城市已經處在高位。如何在避免房地產波動的同時,能夠維持價格不大起大落,是唯一的選項。

馬光遠:央行年內第三次降準如何影響房價走勢?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我認為中國90%以上的城市房價不高,但就短期市場的基本面而言,除了我多次說的一些房價明顯偏低的城市,仍然可以出手買房之外,其他城市房價短期內再次出現明顯上漲的概率很小,如果出於投資的考慮買房,暫時可以不用提上日程。

特別是,對一些房價已經很高的城市(包括一線),現在出手買房最應該考慮的是機會成本;而對於其他的城市,目前很顯然並非投資房地產最好的時機。

降準只是穩定房地產預期,避免在急速膨脹之後迅速調整,維持房地產市場的現狀,而不是為了再次把泡沫吹大。我的建議是安心看球擼串喝啤酒,等世界盃結束後,再來看看市場有什麼變化不遲。

最後需要提及的是,我對中國經濟的感覺這十年來從來沒有這麼擔心過,但願我的感覺是錯的,但願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