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住老房怕塌,住新房怕餓”,如何破解?

“住老房怕塌,住新房怕餓”,如何破解?

邁過就業、生活、思想這三道坎,不可能一蹴而就,相比於建房搬遷工作的繁重,更加需要耐心細心。但這也是必須面對的,只有真正解決了這些問題,不再讓搬遷戶面臨兩難,才能讓貧困農戶真正挪出“窮窩”住進“金窩”,從內而外拔掉窮根。

“住老房怕塌,住新房怕餓。”這樣的兩難選擇,在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部分易地扶貧搬遷村裡真實上演。近日,有媒體報道,該縣一些行政村易地扶貧搬遷後未能解決貧困戶的就業、生產和生活保障等問題,一些村民寧願選擇離承包地較近但上漏下溼的老宅居住,也不願搬進新房,致使新建成的安置房“大量空置”。

宣漢縣出現的這一問題,應該說在各地易地扶貧搬遷中絕非個例。在脫貧攻堅進入衝刺階段的當下,面對層層壓實責任、“一票否決”的考核壓力,的確有個別地方政府出於完任務、達指標、護官帽的心態,將易地搬遷簡單等同於搬進新房,不去考慮百姓生產生活需要,甚至沒有尊重貧困農戶的選擇權利,為追趕脫貧進度,簡單地“一搬了之”。“被搬遷”的結果,往往是“扶”而愈貧,搬而愈亂。沒有更好的生計來源,老百姓進退維谷,放棄新房搬回舊居也是很自然的事。

“住老房怕塌,住新房怕饿”,如何破解?

從客觀上講,一方面,安置村的選擇確實受制於許多條件,比如土地、基礎設施狀況、交通條件等,而需要搬遷的大多是“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區,多為山地、荒漠地、生態脆弱區,適合安置的空間本就比較狹小;另一方面,如果需要通過搬遷脫貧的農戶數量較多、分散性較大,為提高扶貧效率安置點設置又較為集中,那麼,安置村的選址要方方面面兼顧到絕大多數貧困戶的生產生活實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有一定困難。其中承包耕地與安置村之間的距離,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之所以要實施搬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單靠現有產業基礎無法脫貧,因此需要額外尋找產業發展、村民致富的路子和更好的生活空間。空有一棟房屋,農戶搬入後的就業創業、生活服務、維護管理等配套措施不及時跟上,出現諸如報道中宣漢縣部分村“老人種地往返20公里山路”等問題,便會導致搬遷遇阻。

事實上,對於易地扶貧搬遷,國家早有明文要求,要“把扶持搬遷對象後續發展擺在更加重要位置……積極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新機制,拓寬搬遷對象穩定增收渠道,搬遷安置與產業發展同步推進”。可見,搬遷後的貧困農戶發展問題,本身就是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應有之義。

因此,政府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不能止於搬遷,要讓貧困農戶真正過上好日子,還得精準幫扶他們邁過三道坎。

一是就業坎。對於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而言,只有“樂業”才能“安居”。一方面,引導企業將扶貧車間建在安置村附近,讓貧困戶能夠在家門口就業增收,解決他們工作需要和距離原有承包土地較遠的問題;另一方面,針對農業生產週期長、見效慢、投入大的特點,以及搬遷對象大多貧困程度深、就業技能弱的現實,更加側重引進能夠快速見效、市場比較穩定的產業和勞動技能相對簡單、老少均可上崗的產業。此外,還應拓寬多元化就業渠道,為貧困戶提供鄉村公益性崗位,對於有創業意願的,應給予政策扶持和技術培訓。

二是生活坎。安置村和村內新建集中安置點,往往在空地上重新規劃建設,歷史包袱少,可以直接設計符合美麗鄉村標準和順應城鄉融合趨勢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體系,這也是解決搬遷農戶生活問題的一大機遇。一方面,要按照相關行業標準配套建設安置村水、電、路、網以及垃圾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美化鄉村居住環境,建立健全基礎設施的維護管理長效機制;另一方面,要同步規劃好文體活動、商業網點、醫院學校等場所,滿足搬遷戶的文化、就醫、上學等基本生活需要,並建立健全對貧困農戶適當傾斜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尤其要防止因病因學再次返貧。

三是思想坎。無論是自然村整村搬遷,還是個別村民的分散搬遷,貧困農戶融入新的生活環境,都需要一個過程。雖然居住條件改善了,但不少村民依然懷有的戀“家”心理如何破解?安置點內來自不同村莊的村民之間、搬遷戶同原住戶之間如何和諧相處?安置後如何激發貧困戶就業創業的激情和信心……這些,都需要政府的引導和幫助。此外,還要大力推進安置村移風易俗工作,樹立文明新風,讓他們的生活由內而外煥然一新。

“住老房怕塌,住新房怕饿”,如何破解?

邁過這三道坎,不可能一蹴而就,相比於建房搬遷工作的繁重,更加需要耐心細心。但這也是必須面對的,只有真正解決了這些問題,不再讓搬遷戶面臨兩難,才能讓貧困農戶真正挪出“窮窩”住進“金窩”,從內而外拔掉窮根。

“住老房怕塌,住新房怕饿”,如何破解?

內容來源:農民日報 重農評(Agrivita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