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特寫|李書福參加的這場活動,宣告了吉利新的起點

文|《浙商》全媒體記者 徐俏俏

  在舞者的引領中,原本科技感十足的三面立體顯示屏令人意外地徐徐打開,更絕妙的是在同一時刻觀眾席也開始緩緩向前移往水中央……縱是見慣了大場面的媒體記者們也忍不住驚呼起來。

   湖水、噴泉、藍色星球以及三款新車在一片燈光閃爍中呈現,此時大家才發現,原來李書福也在現場,他沒說一句話,但從他笑意盈盈的表情中能看出他的好心情。他並不經常參加吉利的新車發佈會,這次卻全程參與,足見他對這次活動的重視。

  這是5月28日晚吉利新能源戰略發佈會暨博瑞GE上市儀式的現場。發佈會的地點位於寧波杭州灣新區中心湖公園內。杭州灣新區是吉利全球四大研發中心的研發總部所在地。有人說,以後這裡將和大眾總部所在地“狼堡”相媲美。

  在今日上午舉行的“龍灣論壇”上,李書福發表主旨演講,並表態將吉利的新能源技術與全行業共享。

特寫|李書福參加的這場活動,宣告了吉利新的起點

特寫|李書福參加的這場活動,宣告了吉利新的起點

  將開放共享吉利新能源技術

  痛批無人駕駛、直指新能源汽車亂象,在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上,李書福有著與生俱來的責任感和坦蕩的情懷。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龍灣論壇”上,李書福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吉利願與行業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態度,號召中國汽車企業在僅剩的機遇期裡協同發展。同時他還表態將吉利的新能源技術與全行業共享。

特寫|李書福參加的這場活動,宣告了吉利新的起點

▲李書福在“龍灣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

  李書福預判中國汽車企業發展新能源的機遇期僅剩下五年。5年以後中國的汽車產業將完全放開,中國車企將面臨更加直接與激烈的國際競爭。

   “如果不是真實地投入到這一場競爭當中來,光是炒作的話,是炒不出競爭力,炒不出高水平、高質量發展的。” 李書福認為,如何用好這短短的五年的窗口期非常重要,這既是中國汽車公司的機遇,也是一個無窮的挑戰。因為外國的汽車公司也在做規劃,思考如何與中國的政策相協調,如何更好地迎接五年以後的機遇,抓住中國這個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機遇。

  在李書福看來,如今的中國汽車產業還不具備與外資企業在完全開放的市場環境中展開競爭的實力,能源問題、環境問題、安全問題、產業規模問題……都是實實在在擺在中國車企面前的攔路虎。

  “中國汽車企業規模效應遠不及外資企業,至少,吉利跟它們還有很大差距。人家一個公司一年產量就是1000多萬輛,吉利才100多萬輛。”李書福坦言,規模問題影響的是包括研發能力、成本優勢、質量管理能力、可持續性、話語權等一系列問題。

  面對這些困擾,李書福現場表態說,吉利願意探討跟全球產業鏈討論合作的可能性,共同推動汽車工業的發展。吉利也很願意共享新能源、電動汽車專用架構模塊。

  如果說李書福過去大力發展包括甲醇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是責任驅動;那麼如今,李書福能開放吉利技術去推動國內新能源產業發展,則是情懷驅動。

  吉利新的轉折點已現

  2015年11月18日,吉利對外發布“藍色吉利行動”,宣佈要在2020年實現吉利品牌新能源汽車佔總銷量90%,其中純電動新能源車佔比65%,混合動力新能源車佔比35%。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書福重申了吉利2020年的目標。有人質疑說,距離2020年越來越近,吉利如何兌現目標? 也有人評價說,吉利步子邁得實在有點太大。

   “當時幾乎99.9%的人都不相信。我非常難受:為什麼大家會懷疑,為什麼大家不相信?”回憶起2015年的場景,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至今有些難以釋懷。

  如果說2015年發佈的是一個“框架性”的戰略目標,那麼此次吉利新能源戰略發佈,是之前“藍色吉利行動”的更進一步。從昨晚的發佈會不難看出,吉利在新能源領域的戰略野心和佈局力度。憋著一口氣的安聰慧如今可以挺直腰板向大家宣佈:從博瑞GE上市開始,吉利將兌現原來的承諾。未來吉利的新車將全面電氣化,起步就是輕混系統。

  在技術方面,吉利發佈了新能源動力系統“智擎”,涵蓋純電技術、混動技術、替代燃料以及氫燃料電池等四大技術路徑,其中混動車型又分為油電混合、插電混合和輕度混合三種。在產品方面,吉利宣佈在今年推出10款左右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並在3年內將推出30多款新能源車和節能車型。除了此次發佈的三款新車,純電動車帝豪GSe以及2018款遠景SUV 都會在6月上市。

特寫|李書福參加的這場活動,宣告了吉利新的起點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

  大馬力駛入新能源汽車時代

  本次博瑞GE的上市儀式選擇的時間是2018年5月28日晚上8點整,可以說,吉利汽車和李書福本人從來不掩飾對“8”這個吉利數字的喜愛。

  可能有人要問了,選擇在2018年全面邁入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元年,也是吉利方刻意而為之的嗎?在記者看來,是,也不是。作為企業的戰略規劃,時間節點可不是想在哪天實現就可以實現的。但至少,2018年是吉利選在邁入新能源汽車時代最適合的時間節點。

  其實早在12年前,吉利就已經開始了新能源節能技術的研發部署,投入也高於同行。現在,吉利已經聚集了全世界超過2500人的最頂尖的新能源技術研發團隊,並持續加強和沃爾沃的技術協同,可以說吉利擁有世界新能源節能技術方面的“夢之隊”。

  在技術路線上,吉利形成了更務實的多方向、多路徑的佈局,包括混動、純電動、氫燃料電池、替代燃料等,擁有代表全球領先水平的春曉、寶雞製造基地。吉利方面表示,吉利發力新能源蓄勢已久,就是要用最具市場穿透力的“寸拳”,造全球最好的新能源節能汽車。

  或許很少人注意到,吉利已經在全國範圍加大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馬力:2017年4月,吉利汽車湘潭公司新能源SUV項目竣工投產,工廠達到年產30萬輛整車的生產能力;2017年7月,吉利四川商用車有限公司新工廠正式投產。此外,吉利杭州新能源基地將於2018年年底投產,吉利西安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項目將於2020年建成投產。

  在整體渠道上,吉利也已經進行了全面升級,打造與3.0代產品匹配的3.0渠道服務標準,推進G、L一標雙網建設。去年吉利新增118家經銷商,經銷商總數已超過850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