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鬆錦之戰中清軍的損失大嗎?

璽言春秋


這一戰明朝也是下了血本,把僅剩的精銳部隊都給壓了上去,妄想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消滅大清。結果,被六萬多清軍打的全軍覆沒,不僅被斬首五萬多人,數以萬計的潰兵餵了魚。


而且從海上逃出去的僅200多人,往寧遠方向逃跑的吳三桂、王樸等人僅以身免。同時,分散成幾百人一股潰逃的明軍,也在清軍的圍剿下被各個殲滅。

對於大清來說,這是一次相當漂亮的殲滅戰,標誌著明軍徹底喪失和清軍落實對抗的能力,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同時,由於明軍精銳部隊全軍覆沒,使得李自成撿了滅亡明朝這個大便宜。而且,此站明軍大量的火器被繳獲,來源分別是松山、錦州、塔山、杏山,其中一共16門紅衣炮,剩下的小炮清軍都未必看得上眼。



清軍僅紅衣炮就調運了60門參加戰鬥。

當然,整場戰役下來,清軍不可能僅僅傷亡八人,畢竟奪取錦州外城以及曹變蛟反撲那次不可能沒有傷亡,但是實際傷亡數字必然不會太大。尤其是雙方炮戰清軍完全壓制明軍,對於明軍來說,這是對精神、士氣的重創,戰鬥早已變成清軍對明軍一邊倒的屠殺了。

其實有這樣的結果也不奇怪,畢竟大清遠勝於大明嘛。


北洋海軍炮手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說明一個是,關於松錦之戰滿清一方的傷亡情況並沒有具體的數字,但是我們絕不能相信滿清在《明史》上吹噓的那種糊弄白痴的數據,殲滅明軍六萬於人,己方傷亡6人,這顯然不符合邏輯,也並不可信。

松錦之戰是明清的最終大決戰,其實這一戰大明是有獲勝的機會的,雙方兵力都差不多,總共十幾萬的部隊,大明更是把所有精銳全部投入進去了,然而只能說大明氣數已盡,即便到了危機存亡之時,也還在瞎指揮,加上朝政腐敗的原因,最後敗給滿清,相對的我們看看滿清,在這之前皇太極等早就開始為大戰做準備,並且決戰之前,就把周邊該歸攏的,該結盟的提前搞定,免去了後顧之憂,並且在受挫之後及時吸取經驗,改變戰術。

大明軍在這一仗幾乎所有的主力部隊全部消耗殆盡,洪承疇被俘13萬援軍潰敗,清軍斬殺了明軍約五萬人,到這明軍的主力幾乎就被滅玩了,但是清軍真實的被消滅了多少人呢,有道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便明軍打不贏清兵,但是明軍將士依然視死如歸,少有降者,所以按比例算就算是2:1,清軍的傷亡也應該在兩萬五到四萬五之間,而不是像滿清統治者吹噓的那樣傷亡僅僅六人。

另外,滿清統治者是在久攻兩城不下後,從進攻改為死守,最後逼明軍決戰,還有按照常理說,一場關鍵性決戰,打贏的確該吹捧下,但是也不至於屬於作假的那麼誇張,明眼人都知道六人傷亡絕對是假的,那麼為什麼還要這樣寫,可能有這麼一種情況,清軍雖然打贏了大明,但是傷亡過於慘重,並且讓滿清感到恥辱,為了遮羞才在傷亡數據上大肆做假,以至於滿清具體傷亡數字不祥,所以我認為滿清在松錦之戰的傷亡保底也有兩三萬,最多可能有五六萬,絕不可能是6人!


玄坤文史


在這次大戰的起初階段,清軍損失也是挺大的。

明將袁崇煥死後,清軍數次深入明朝腹地,明朝毫無辦法,眼睜睜地看著在北方防線的防務情況被摸得一清二楚。

不過,滿洲要實現自己的霸業,就必須打破所有山海關外的明軍城關。



雖然清軍就數次繞關而入,殺入長城防線內。又通過對諸蒙古部落征伐和收服,已經形成了對直隸地區的戰略包圍。但因為有山海關與幾個關外城市的存在,清軍的戰略迂迴總要面臨被抄後路的危險。

但袁崇煥死後,“邊事益無人矣”,北方防線上的明軍就缺乏統一的調派指揮,無法對清軍多次迂迴入關而組織起戰略性的打擊。

這種情況下,皇太極決定拔除掉這些隨時都可能產生威脅的關隘。

1639年2月,皇太極首先發動對錦州的攻勢,決意要啃掉這個山海關外的最後的硬骨頭。

但經過熊廷弼和袁崇煥兩代邊將構築起來的堅固防線,仍然給不擅長攻城的清軍添了不少麻煩。

清軍一開始沒有帶上足夠的炮兵。數月攻城戰,非但沒有拿下錦州,反而折損了不少部隊。

這是清軍遭受的第一次損失。



皇太極效仿大淩河之勝的方式,停止強攻,轉而用騎兵騷擾周邊農業,切斷錦州的外援。

錦州明將祖大壽經歷過大淩河戰役,他戰前就儲存了可供全城守軍三年之用的糧食,根本不怕短期的圍困。

相持到6月,皇太極下令多爾袞去指揮攻打錦州事務。

多爾袞到任,發現清軍士氣低落。就下令後撤30裡,以輪換的方式作戰,輪流回家。結果,祖大壽趁機打開缺口,又運了一批糧食入城。

皇太極聞訊大怒,撤銷了多爾袞的指揮權,還罰款降職,派濟爾哈朗去接替指揮。

濟爾哈朗親自帶人,四面布營,深挖壕溝,圍困錦州周邊地區。每個營地之間,也挖出長壕隔斷,日夜巡邏。圍得水洩不通。

“駐紮屯田,令明山海關外寧錦地方不得耕種”。

濟爾哈朗又派人偷偷買通城中的蒙古將領,打開了城門。 最終,祖大壽被迫撤到內城。以火炮防禦。守軍向朝廷求援。

“填壕毀塹,聲援斷絕”,錦州守將祖大壽嚮明廷報稱:“錦城米僅供月餘,而豆則未及一月,倘狡虜聲警再殷,寧錦氣脈中斷,則松、杏、錦三城勢已岌岌,朝不逾夕矣。”



崇禎皇帝接到錦州告急,調集了十餘萬人的兵力、四萬多頭騾馬和三千多門的各式火炮和充足的彈藥,全部交給薊遼總督洪承疇,並調來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這8個總兵的部隊,歸洪承疇指揮。

洪承疇也知道清軍鐵騎的厲害,吸取薩爾滸戰役分兵多路的教訓,就下令全軍集結在一處緩慢向前步步推進。

戰初,洪承疇派前鋒去攻打濟爾哈朗的松山右營。明軍攜帶了大量大將軍炮。儘管性能比較落後,仍然給清軍造成很大殺傷。明軍先鋒佔據了清軍部分營地。濟爾哈朗被撤職。多爾袞再次返回前線指揮戰役。

“清人兵馬,死傷甚多”,洪承疇將吳三桂列為首功,“吳三桂英略獨擅,兩年來,以廉勇振飭遼兵,戰氣倍嘗,此番斬獲功多。”

這是清軍遭到的第二次損失。

但10萬大軍糧餉消耗太大,洪承疇又不肯速戰速決,窮到要當褲衩的大明朝廷壓力山大。

而明朝境內發生了很糟糕的事情,鎮壓義軍得心應手、百戰百勝的孫傳庭被崇禎關進大獄後,原本已經被招安的張獻忠等人,降而復叛。他們趁著洪承疇帶著主力去與清軍作戰之際,不斷地騷擾各地。曾被洪承疇打得半死不活的李自成,也重出江湖,攻入河南,把福王燉了湯。



兵部尚書陳新甲很清楚崇禎皇帝是多麼的刻薄寡恩和暴虐無情。他只好要求洪承疇快戰快決。陳新甲進言崇禎,認為洪承疇只要快速進攻,就必能獲勝。

崇禎想成為扭轉乾坤的千古一帝,又恰逢明軍初戰告捷,而洪承疇躊躇不進令他疑心頓起。 於是,他下令洪承疇速戰速決,一戰定江山。

陳新甲又給洪承疇增派了三萬兵力,明軍在數量上就有了優勢。洪承疇這下子就被架到了烤爐上。

“陳新甲趣之,未免輕進以頓師”

捱了皇帝一頓訓斥,又得到了兵力補充,監軍張若麒又催得緊,“振臂奮袂,扶兵之勢,收督臣之權,縱心指揮”,於是明軍“但知有張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無可為矣”,洪承疇再沒有什麼動作就恐怕要惹禍上身了,只好放棄原定的穩紮穩打,“逼以車營,毋輕戰”,逐步推進的計劃。



7月26日,明軍推進到乳峰山一帶,決戰正式打響。

洪承疇突然改變戰術,讓對面的清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他之所以敢大舉進攻,除了上級壓力外,也是因為他自信在火力上完全壓制對手。

當時,明軍攜帶了3273門的各式火炮和彈藥。有新式紅夷大炮,也有仿造的佛郎機炮。但大多數是土製的大將軍炮為主。

紅夷大炮的技術趕得上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世界先進水平,但弗朗機可能只是15世紀後期的中世紀晚期水準。至於性能更差的大將軍,就只能到英法百年戰中去尋找歐洲遠親了。

多爾袞下令八旗軍隊發起全線衝鋒。

根據經驗,明軍的野戰能力很差,總是躲在車陣後方,用各種五花八門的武器還擊。但這一次,清軍吃了大虧,被明軍一陣炮火覆蓋,傷亡慘重,多爾袞無奈下令部隊後撤60裡。

這是清軍遭受的第三次損失。



由於明軍缺乏大規模的野戰突擊能力,清軍得以從容撤退,再次紮營固守。多爾袞向皇太極請求增援。

皇太極氣得流了鼻血。“上行急,鼻衄不止”,他怒火萬丈,率領所有餘下的軍隊,星夜兼程趕往乳峰山。

這樣,清軍就總共有七萬老滿洲部隊,科爾沁為首的三萬東蒙古軍隊,還有兩萬漢軍,共計十二萬人馬參戰。與明軍相比,絲毫不落下風。在戰鬥力和戰鬥經驗方面上,更是超出很多。

為了在火力上與明軍抗衡,清軍還將登州兵變後叛降的孔有德所部的精銳炮兵,全部帶上了。雖然在火炮數量上遠少於明軍,卻有37門紅夷大炮,還徵調了大量民夫運輸大炮和彈藥。

清軍的紅夷大炮不僅數量更多,質量也更好。

增援清軍趕到了乳峰山。皇太極一邊流鼻血,一邊觀察明軍防禦。發現明軍後衛不足,就下令紮營在松山和杏山之間,並且在王寶山、壯鎮臺、寨兒山、長嶺山、劉喜屯、向陰屯、灰窯山至南海口等處紮營。每個營地都深挖壕溝,斷絕交通要道,將明軍全部包圍了起來。



洪承疇看到八旗的陣勢後大驚失色。他知道一定要打破包圍圈,不然自己只有被困死在當地。鑑於明軍普遍守強攻弱的特點,他將主要進攻手段放在了炮兵身上。

8月20日,明清雙方開始了一場炮戰。

明軍這邊雖然有三千多門火炮,但是大部分射程很近,真正有遠程威脅的只有6門紅夷炮。

清軍情況恰恰相反,小型火炮少得可憐,卻有37門重型紅夷大炮。配備的炮手也是經過洋人教官認真培訓的。

明軍的炮兵陣地上,硝煙四起,震耳欲聾,炮聲隆隆。但幾千發炮彈,都落在清軍營地的前方。真正能打到清軍營地的,則只有6枚。加上炮手久疏戰陣,校準手法很差,沒有幾發能中命中目標。



清軍這邊聲勢雖然不大,每次發射都只有37枚炮彈。但每一枚炮彈都能飛到明軍的陣地,由洋人教官訓練出的炮手也更能準確的命中目標。

技術有差距,結果自然不同。

明軍被打得落花流水,本方紅夷炮也被擊毀了兩門。

清軍趁著明軍被牽制在松山,派出奇兵突襲,拿下了附近的筆架山,奪取了明軍的糧草。

糧草失陷,明軍上下陷入恐慌。他們只剩下了三天的補給。“因餉乏,議回寧遠就食”。

21日,突圍失敗後,明軍主帥大帳內,諸將商議分兵突圍,由總兵王廷臣帶領左路明軍突圍,總兵馬科帶領右路明軍突圍,等到晚上7點左右,同奔寧遠。

得知消息,明軍上下軍心瞬時崩潰。



總兵王樸未待時到,搶先開溜。明營頓時全軍炸營,各路人馬爭相奔逃,場面混亂之極。步兵和騎兵都在自相踐踏,隨處可見遺棄的弓箭和盔甲。 “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

皇太極早知明軍必會突圍。他下令蒙古騎兵前往海邊埋伏。左右兩翼的部隊埋伏在各個路口。

“且戰且闖,各兵散亂,黑夜難認”。

半夜,吳三桂、王樸帶人跑到了海邊,正好掉進了清軍精心編制的口袋中,被打得丟盔棄甲,往杏山方向逃去。跟著後面的其他人見勢不妙,改道逃往海邊,希望通過海路逃回寧遠。

等候已久的蒙古騎兵趁勢殺出,直接衝進了毫無戰心,魂飛魄散的明軍隊列之中。

天色已晚,明軍急於逃命,竟然爭相跳入海中,希望搶到幾艘漁船活命。

第二天,清軍清掃戰場,發現大海上密密麻麻都是人和馬的屍體,飄在海面上,場面蔚為壯觀。

總兵吳三桂、王樸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洪承疇等人突圍未成,困守松山城。

逃到了杏山的吳三桂和王樸,又在高橋遭遇清軍伏兵。激戰過後,二人損失慘重,逃回了寧遠。其餘的明軍除唐通等少數人外,也基本上全軍覆沒。

此夜一戰,明軍13萬大軍幾乎全部報銷。僅被清軍斬首的就有53780人,數以萬計的潰兵跳海淹死。

“輕進頓師,進不能突圍,退不能善後,形見勢絀,遂使重臣宿將選率驍騎,十萬之眾,覆沒殆盡”



洪承疇帶領殘軍撤入松山城中,上書求援。

崇禎怒不可遏,但無力支援。松山一役,十幾年剿匪鍛煉出來的將領和部隊,損失大半。餘下的殘餘也被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牽制,根本無力馳援。

為了解救洪承疇,崇禎命令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範志完率軍赴松山解圍,可是,“皆斂兵不敢出”。

洪承疇組織了幾次突圍,都被清軍的壕溝所阻,清軍不但挖了壕溝,還在上面放木樁並繫上鈴鐺,安排訓練過的戰犬蹲守。

時間流駛,“轉餉路絕,闔城食盡”,松山糧盡。松山副將夏成德叛變。

1642年2月18日晚上,清軍攻城,夏成德放清軍入城。

激烈的巷戰,明軍3600名士兵和100多位高級軍官被殺。洪承疇和祖大樂等人,連同1240多名士兵被俘,松山之戰結束。

被俘的洪承疇和祖大樂先後剃髮歸順清朝。

被困三年的祖大壽聽聞松山失陷,也開門向清軍投降。



最後來比較一下雙方的在這次歷時近三年的戰役中的損失狀況:

清軍繳獲:

清軍從松山繳獲紅夷炮5門,發熕炮2門,大將軍炮146門,二將軍炮737門,三將軍炮1237門,行營炮200門,佛郎機33門。

錦州繳獲紅夷炮7門,發熕炮1門,子母炮3門,大將軍炮18門,二將軍炮147門,三將軍炮176門,行營炮33門,佛郎機12門。

塔山繳獲紅夷炮1門,發熕炮2門,大小將軍炮409門,佛郎機37門。杏山繳獲紅夷炮2門,大將軍炮6門,二將軍炮122門,行營炮182門,佛郎機65門。

總共大小火炮3583門。

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冑九千三百四十六件。



明軍傷亡:

其中洪承疇潰敗進松山的大概有四萬人,之後有八萬人突圍失敗,八萬人中三萬人逃回寧遠,其他人或死或散,一部分人又補充進四城。之後洪承疇組織突進的數萬人突圍,結果全被海潮淹死,至1642年四城失陷時僅剩一萬多明軍,因此最後一次突圍失敗後,四城估計也就剩2~3萬人。


明軍最後的精銳,總共約十三萬人,清軍斬殺五萬三千多人,吳三桂率將近三萬人逃脫。海潮淹死和流散將近三萬人,降清一萬多人。

“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冑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盪,多如雁鶩。”

洪承疇為首百餘將領和3600餘殘兵被俘。

錦州失守,祖大壽降,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王樸問罪死。

“但姑念其(吳三桂)守寧遠有功,可與李輔明、白廣恩、唐通等貶秩,充為事官。”獨斬王樸。

清軍傷亡:

四品以上武官戰死:一品2人, 二品2人 ,正三品15人, 從三品2人 ,正四品14人 ,陣亡議政大臣一名,副都統3名。

清軍士卒傷亡估計有萬餘人。

對於清軍的總量來說,這樣的傷亡也算很慘重了。

戰爭前期,雙方傷亡相差還不算很大。當皇太極出現在戰場上後,洪承疇部被圍,明軍傷亡劇增。



此戰之後,“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


饞嘴肥貓鏟史官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在晚明和滿清的幾次重要戰役中,由於崇禎的自以為是剛愎自用 。導致了大明的亡國,尤其是在松錦這戰,這是大明最一次主動進攻,但此後,大明在遼東戰場徹底進入守勢。

在當時,皇太極的目的是徹底戰領遼東,為日後進取中原奠定基礎,而這關鍵的地方就在錦州,要麼攻取錦州,要麼就以錦州為誘餌。殲滅大明來救援的部隊,所謂攻取敵必救之地。駐守錦州的祖大壽已經被圍困多半年,數次請求救援,崇禎命洪承疇為薊遼總督、擊潰皇太極,這是大明所擁有的的最後的精銳部隊了。

作為主帥的洪承疇希望穩紮穩打,步步為營,而作為後方的崇禎卻天天像催命一樣地讓洪承疇快速進兵。崇禎性急可見一般。萬般無奈的洪承疇只有帶領13萬大軍直撲錦州,終於在松山一帶於清軍主力交鋒。應當說,就指揮能力而言。洪承疇還是不錯的,初戰告捷。清軍主將濟爾哈朗立即向瀋陽求救,而且前線部隊立即堅守不戰固守待援。皇太極得知初戰失利。親臨前線指揮戰鬥,對比之下崇禎的瞎指揮,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此時在松山一共聚集了雙方數十萬大軍,皇太極一方面沿著明軍前沿挖起了壕溝,這條壕溝深八尺(近3米)長達一丈(30米左右)同時派阿濟格帶兵奇襲火燒筆架山洪承疇屯糧所在。明軍13萬大軍頓時陷入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絕境,洪承疇只有退兵寧遠以圖他法,但由於措施不當。有部隊提前趁夜突圍,造成明軍自己營嘯,皇太極隨即讓大軍全力圍剿,此戰,斬殺明軍53000多人,俘虜戰馬7千餘匹。輜重軍需無數。1642年( 距大明亡國就2年),明軍副將引清兵入城中俘虜洪承疇一等人員。而他也就此投降做了漢奸。苦無救兵的祖大壽只有投降皇太極。

就此整個遼東就此納入滿清版圖,整個遼東只有寧遠一座孤城,而寧遠的後面就是山海關。山海關成為大明的最後的的一道防線,而這道防線主將叫吳三桂。滿清入主中原時間已經到來了。




清水空流


關於松錦之戰的文章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詳細的講述了明朝方面的得失,似乎很少有像題主這樣關注清軍損失的問題。其實這樣正常,因為歷來人們都是關注勝利方取得的積極意義,而不怎麼考慮勝利方的損失。

松錦之戰為期兩年,可以說是明清之間的關外大決戰,這一戰之後,明軍精銳盡失,再也沒有軍事實力遏制清軍的軍事行動了;而清軍也從此徹底所向披靡,稱霸東北亞了。不過,畢竟是大了兩年的仗,對於大明這種龐大的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家來說已經是耗盡精血了,那像滿清這種生產力低下的半中央集權帝制半奴隸制國家更是國力匱乏。這直接導致了滿清兩年之內都沒有什麼大的軍事行動,甚至1644年入關之前的初衷,也是到關內掠奪一些物資,好過生活。



松錦之戰後,明軍損失了近十萬人,而滿清也是損失慘重。1641年戰事初開的時候,吳三桂領遼兵大破清軍,斬獲巨多,斬殺清軍近七千人。具體戰後清軍損失數量沒有詳說,但是絕對是損失慘重。所以數字方面,我們要詳細分析一下。


清軍參加松錦之戰的總兵力是十四萬,其實數量要多於明軍(先頭多爾袞四萬加後來皇太極十萬援軍,這是滿漢蒙三個八旗的總和,當然了,滿八旗總數最多,至少10萬)。戰爭結束後,清軍幹了兩件事,第一是接受大明方面陳新甲提出的和談,第二是攻佔黑龍江(外興安嶺區域),然後掠奪索倫人和鄂倫春人來充軍(這兩種民族都是優秀的獵人)。我們一直說八旗戰鬥力很高,但是1643年清軍以6萬人進攻寧遠,卻被吳三桂打的潰不成軍,這足以說明此時清軍精銳喪失很多,八旗戰力大大下降。1644年清軍入關時,八旗軍總數12萬,其中其中滿軍不過7萬,漢軍2.6萬,蒙軍2.4萬。也就是說,松錦一戰後,清軍滿八旗損失近3萬,蒙漢不可估計,因為入關之前滿洲沒有綠營軍,固松錦之戰俘虜的明軍除了充軍便是當農民或者成了奴隸(為了防止蒙漢作亂,這兩旗分別總人數不得超過三萬)。然後寧遠之戰又損失一批,可以說滿清的日子也是不好過,本來生產力就低,醫療水平不高,人口增長慢,精銳又損失不少,說什麼基墊了統一中國的實力那是胡扯,至少1644年之前,清軍都沒有實力入主中原。


火器工坊


松錦大戰,又稱松錦之戰、松錦大會戰,由皇太極發動,明清雙方投入十幾萬大軍參戰,從公元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軍圍困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軍攻陷,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止,戰爭共經歷了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三萬殘軍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之後明朝在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僅剩孤城寧遠。此役是明清雙方最後的關鍵戰役,以後明朝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擊

清朝方面
自皇太極即位以後,審時度勢,對明清之間將不可避免的要進行一次大決戰是作了充分的各方面準備的,如進行內政改革,加強君權,對外入侵朝鮮,與其結盟,征服蒙古,與其聯合,於是孤立了明朝。因此,清不僅上下團結一致,而且又無後顧之憂。所以,它就有了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這場戰爭,從而保證了松錦大戰贏得勝利。
另外,皇太極在松錦大戰中,戰略打擊目標的選擇,作戰時機的掌握,用兵方略和臨陣指揮等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最為突出的是:他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如以往八旗精兵良將善於奔襲野戰之長,為了避其不長於攻堅城之短,因此在松錦大戰中,始終採取圍城打援的戰術,不僅消滅了洪承疇率領的十三萬援軍,而且困逼松山、錦州、杏山的明軍守將獻城投降,摧毀了明軍經營多年的寧錦防線,為進取中原鋪平了道路。
明朝方面
這次松錦大戰失敗,致使關外明軍精銳盡喪,松錦杏三城俱失,造成這種慘敗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明廷的政治腐敗,在此戰役中反映尤為突出的有以下幾點:
  1. 盲目催戰。當時崇禎皇帝、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人,偏信“原屬刑曹,本不知兵”的遼東監軍張若麒輕敵冒進之言,一味催戰。因此,洪承疇“輕進頓師,進不能突圍,退不能善後,形見勢絀,……遂使重臣宿將選率驍騎,十萬之眾,覆沒殆盡”。
  2. 督監不和。薊遼總督洪承疇根據關外兵力和錦州守將祖大壽“逼以車營,毋輕戰”的意見,主張且戰且守,步步為營,逐步向前推進以解錦州之圍。而監軍張若麒卻反對,“振臂奮袂,扶兵之勢,收督臣之權,縱心指揮”,於是明軍“但知有張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無可為矣”。總督和監軍兩者互相掣肘,明軍不知所從。
  3. 指揮失誤。洪承疇雖然精通兵家權謀,由於考慮到個人的得失安危,所以屈從於陳新甲、張若麒等人的權勢。當“陳新甲趣之,未免輕進以頓師”時,他就孤軍深入;當“張若麒惑之,倏焉退師以就餉”時,他就率軍南逃。因此,洪承疇在指揮作戰上,表現出猶豫和動搖,這就必然導致明軍失敗。
  4. 將官畏死。明軍在松山與清軍對陣時,兵員和火器都勝於清軍,本應決一死戰以解錦州之圍,但是一些明軍將領畏死,卻棄戰南逃,如總兵王樸為了自己活命,不顧全軍安危,違約先遁,造成明軍松山大敗。又如明廷為了解救洪承疇,命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範志完率軍赴松山解圍,可是“皆斂兵不敢出”。

神也看電影


明粉就是一群沒脊樑的軟骨癩皮狗,連面對失敗都沒有勇氣承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