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開學季,小朋友有了這張表,家長能輕鬆100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假期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因為假期是沒有上午的!

對於上班族來說,放假就是難得放鬆的日子,特別是春節假期,吃喝玩樂一樣都不能少。

假期一結束,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假期綜合徵久久影響著上班的積極性。

但是你知道麼?小孩也有假期綜合徵,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好不容易養成的生活習慣,全都泡了湯。

表姐說,在無數個早晨,她和2歲半的兒子興博,都要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7點開始叫起床,沒有30分鐘,是絕對出不來被窩的;刷牙洗臉簡直就是酷刑,大哭大鬧,洗手間每次都像剛打過仗;吃早餐就更別提了,這個不吃,那個太燙,吃完之後桌子上、手上、臉上、衣服上全是剩飯剩菜;到了晚上,故事讀了一個又一個,就是不肯睡覺……

這樣折騰了大半年,總算是聽話了,可是偏偏碰上過年。表姐表姐夫都有聚不完的會,吃不完的飯,打不完的牌,小孩也跟著打亂了作息習慣,甚至成熬夜族。

這不,那些沒有硝煙的早晨,眼看就要再次來臨,表姐說,想想就心累。

而大年齡的孩子,一般假期比較長,身邊沒有了老師的約束,分分鐘放飛自我。假期一結束,有些小孩不願意上幼兒園了,分離焦慮再次席捲而來;就算在幼兒園,也不願意按時休息、按時吃飯;回到家天天嚷著要出去玩,放煙花……

總結起來,這些都是因為寒假中,孩子原有的生活習慣被打亂了。如果,很不幸你家孩子也中招了,我想介紹表姐給你認識,讓你們抱頭痛哭一場。

但其實這一次,你真的可以不用焦頭爛額。

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總的來說有兩部分,一個是做事有計劃,另一個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

做事有計劃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感概:孩子做事沒一點計劃和條理性,不是虎頭蛇尾,就是丟三落四。不然就一件事沒完成就想著做另一件事,最後什麼事都沒做好,還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

所以,家長可以制定日程表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什麼時間該幹什麼,這樣孩子做起來事來更有計劃,生活更有條理。

一般的日程表都是一張大白板,上面雜亂無章的寫上一大堆孩子看不懂的文字。其實,這樣的日程表只是給家長看的,而孩子還是在按家長的計劃走,沒有自己的主見。

不如為孩子製作一個木質行為計劃表,讓它去引導孩子規劃自己的生活。

開學季,小朋友有了這張表,家長能輕鬆100倍

計劃表整體採用清新的綠色,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最頂端的掛繩設計,掛在孩子最容易看見的地方,是行為習慣養成的第一步。

開學季,小朋友有了這張表,家長能輕鬆100倍

孩子所需要養成的行為習慣,包括自己刷牙、洗臉、吃飯、穿衣服等,都採用生動形象的圖片形式,孩子一眼就能看明白,還能照著模仿。

對於小年齡段的孩子,計劃表正中間區域,用來制定計劃非常的方便。

將孩子本週需要做的事情擺放在最左側,週一到週日,如果完成了相應的事情,則可以獲得一顆小星星。隨著小星星越來越多,孩子的積極性也能隨之提高。

開學季,小朋友有了這張表,家長能輕鬆100倍

3歲半的小辣椒用行為習慣表兩個多月,現在小傢伙做了一件事情後,會一邊唸叨著“我覺得自己今天很不錯”,然後拿著小星星就往計劃表上貼。

對於大年齡段的孩子,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之後,計劃表還能進行自定義。

用可反覆擦洗的畫筆,在計劃表上讓孩子自己計劃,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2

自己的事自己做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作為家長都很寵愛自己的孩子,一手包辦,什麼事都替孩子做決定。以至於養成孩子依賴父母,不能獨立,沒主見的性格。

所以,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自己的東西自己管。不僅能增強孩子行動的獨立性,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能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

開學季,小朋友有了這張表,家長能輕鬆100倍

獎賞小星星制度,可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已。家長可以在制定計劃表時,讓孩子全程參與。並且制定“獎勵計劃”,例如:一週獲得10顆小星星,就能吃一次冰淇淋。將冰淇淋圖案,貼在右邊孩子的名字下方,孩子天天能看到這個誘惑,自己做事更有積極性了。

當然,對於小年齡段的孩子,家長還能有更多新奇的玩法。比如:在媽媽的幫助下,乖乖的刷牙,得一顆星星,如果自己穿衣服,則可以得兩顆星星。這樣,孩子自己做事也更有動力了。

小孩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帶有很大的模仿性。二胎家庭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需要耗費更大的心力。

對於二胎家庭,這個木質行為習慣表更有一個貼心的設計。在計劃表的右側能填寫兩個孩子的名字,獎勵星星也分為了兩種顏色。

在平常的生活中,可以讓大寶帶著小寶來養成好的習慣。也能形成一種良性競爭關係,激起孩子的好勝心,自然不怕他們不好好刷牙、洗臉、吃飯了。大寶也能在這個過程中更有責任與擔當,二胎之間的關係也更融洽,絕對是一舉多得。

另外,行為習慣表上面的小物件特別多,怎麼解決收納問題呢?

如果面板是帶有磁性的,所有小物件用完以後,直接往面板上一放,是不是就方便許多。

如圖所示的行為習慣表在這方面表現就不錯。所有卡片都是扁平式,粘上去之後想要碰掉?沒這麼容易!

這個計劃表,還不僅僅是計劃表那麼簡單。下方有一個小日曆,可以讓孩子在日曆上標上重大節日、紀念日,或孩子最不喜歡的日子。隨著小框框越來越靠近這一個日子,能讓孩子理解時間流逝的概念。右邊還有備註欄,每一天需要額外做的事情,也可以進行備註哦!

開學季,小朋友有了這張表,家長能輕鬆100倍

這款產品共有1只可擦寫水性筆、12塊行為規範磁貼、8塊獎勵磁貼、70塊獎勵星星磁貼,涵蓋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滿足孩子養成日常行為習慣的要求。

選擇這種行為習慣表,除了功能性以外,安全性也是媽媽們需要為孩子考慮到的問題。例如面板是否採用環保材質,彩印技術是否含有有害氣體,產品是否耐用,能不能禁得起小孩子的折騰,這些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都說好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對於媽媽來說,好的習慣能讓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長,是她們最大的心願。自主養成的習慣,能讓孩子更好地接受,也更容易堅持,這也是媽媽們要學會的一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