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國內宏觀週報:利率曲線大幅走平

文| 鍾正生 李蕙荃

國內宏觀週報:利率曲線大幅走平

主要觀點

工業生產繼續擴張,工業品價格漲勢弱化。本週,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繼續小幅上升,同比增速維持高位,但南華工業品指數漲勢收窄。分項來看,除了鎳、瀝青等價格漲勢增強,螺紋鋼、雙焦等價格明顯轉弱,反映當前的終端需求復甦狀態並不穩定。

近期鋼材價格漲勢有所減弱,與旺季需求接近尾聲、且高爐復產節奏較快有關:一方面,4月經濟數據顯示,終端需求復甦較不穩定,除了地產投資維持較強外,其他分項投資與消費增速回落,尤其是服務業/農業投資的拖累可能較為明顯。另一方面,本週例檢高爐6座、復產高爐12座,尤其是之前集中停產燜爐的新疆地區高爐本週陸續恢復生產,進一步推升了高爐開工與產能利用水平。往後看,下週仍有高爐復產,預計供給熱、需求冷的情形可能加劇。

受地緣政治衝突影響,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本週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週四布油盤中突破80美元/桶,主要因為上週六美國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引起市場對伊朗原油出口減少的擔憂。近期油價整體偏強的原因在於:需求穩步上漲,但供給端的地緣政治衝突風險加大。但是,油價年內高點可能已經出現,主要因為:OPEC剩餘產能較高,且頁岩油單井產油率穩步提升,可應對突發性的供給中斷;原油價格大幅上漲,也會抑制石油需求。

地產調控有所增強,土拍市場迴歸理性。本週,全國地產成交小幅走弱,但地產調控出現增強態勢。其一,近期住建部就房地產調控問題約談12個城市,其中7個城市已經做出回應。約談內容主要是一些城市年初以來放寬人才引進政策,導致樓市熱度明顯升溫;而各地回應內容主要是在限購、限售等政策方面強化了調控要求,整體上貫徹了“房住不炒”的原則。其二,儘管部分熱門城市加快土地供應節奏,但一二線城市流標數量激增,土拍結果顯示市場正在迴歸理性。一方面,地價上漲、開發貸收緊,中小房企拿地能力明顯減弱;另一方面,租售同權改革下,供地附加的租賃比例、配套建設等要求增多,也限制了房企拿地熱情。

央行加大投放力度,資金面大體平穩。本週,央行加大了逆回購操作力度,整週實現了資金淨投放4100億元;週一開展1560億元MLF,等額對沖當日到期規模。央行操作相對積極,主要因為週二月度繳稅與旬度繳準的時間點疊加。受此影響,本週資金面大體維持平穩,僅在前半周小幅緊張。本週Shibor利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上行,同業存單與利率債的周度淨融資也有所擴張,反映銀行負債端的壓力有所上升,流動性預期出現走弱跡象。

流動性預期轉弱,短端利率大幅上升。本週債券市場震盪走弱、曲線大幅走平,主要因為:第一,受週二繳稅因素影響,資金面前半周出現小幅波動,且同業存單與利率債的供給放量,導致流動性預期相對走弱,主導了短端利率明顯回調。第二,週二公佈的4月經濟數據呈現出供給強、需求弱的情況,反映出經濟內生動能較為一般,對利率債交易情緒形成了一些提振。第三,美債利率繼續大幅上行,對境內債市影響主要是流動性預期擾動與短端利率回調。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小幅貶值。本週美元指數繼續上漲,帶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小幅走弱,但CFETS人民幣指數延續升值。近期強美元期間的人民幣貶值幅度可控,既與逆週期因子的調節作用有關,也反映了人民幣匯率走勢整體偏強。往後看,考慮到“美強歐弱”的持續性存疑、強美元不符合特朗普的施政理念、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屬性已不如前等因素,預計本輪美元指數反彈的頂部可能在94左右。人民幣匯率仍處於寬幅波動、總體強勢的狀態之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很難貶值突破6.45。

一、實體經濟:原油價格一枝獨秀

1、工業生產

工業生產繼續擴張,工業品價格漲勢弱化。本週,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小幅上升至69.95萬噸,較上週增加1.7%,但同比微降至12.5%(圖表1)。本週,南華工業品指數繼續上漲,收於2079點,周終漲幅收窄至0.3%(圖表2)。分項來看,鎳、瀝青等價格漲勢增強,但螺紋鋼、雙焦等價格明顯轉弱。整體而言,目前工業生產繼續擴張,但工業品價格漲勢弱化,尤其是前期較為強勢的螺紋鋼、雙焦、銅鋅等價格走弱,反映當前終端需求復甦狀態並不穩定。

4月經濟數據同樣呈現出“供給熱、需求冷”的特徵。工業增加值、發電量等數據顯示,工業生產維持較高熱度,其中有今年春節後開工較遲的原因。需求端的數據則相對較冷,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增速都降至多年新低,出口交貨值也表現不佳。基建、地產、製造業等三大類投資表現不弱,服務業和農業投資可能才是拖累因素。

國內宏觀週報:利率曲線大幅走平

2、上游價格

油價大幅上漲,但原材料價格漲勢整體偏弱。本週煤炭價格漲勢減弱:焦炭、動力煤價格的周終漲幅分別收窄至1.0%和1.6%,焦煤價格轉為周終下跌2.4%(圖表3)。本週LME銅鋁價格震盪偏弱:LME銅、LME鋁現貨結算價周終分別下跌1.2%和1.0%(圖表5),但周內價格波動較大,整體走勢相對偏弱。本週鐵礦石價格小幅上漲。MyIpic礦價指數及其進口礦、國產礦指數週終分別上漲0.7%、0.5%、0.9%,漲價幅度較為一般(圖表6)。

近期黑色系與鐵礦石價格漲勢偏弱,主要與供給強、需求弱的格局有關。隨著去年以來煤炭先進優質產能加快釋放,主要產煤地區煤炭產量明顯增加;而採暖季後工業煤耗持續擴張,鋼企利潤較好也有利於維持復產積極性。這些因素使得供給強於需求的局面有所加劇。

本週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布倫特和WTI原油期貨結算價分別收於78.5美元/桶和71.3美元/桶,較上週五分別上漲2.9%和1.8%(圖表4)。週四布油盤中突破80美元/桶,刷新2014年11月以來的新高,主要因為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上週六美國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引起市場對伊朗原油出口減少的擔憂。近期油價整體偏強的原因在於:需求穩步上漲,石油庫存降至五年均值水平之下,但供給端突發性中斷頻現。但是,預計年內Brent原油均價維持在70美元/桶,油價高點可能已經出現,主要因為:OPEC剩餘產能較高,且頁岩油單井產油率穩步提升,可應對突發性的供給中斷;原油價格大幅上漲,一定程度上也將抑制石油需求。

國內宏觀週報:利率曲線大幅走平

3、中游產品

鋼材價格小幅上漲,高爐開工率繼續上升。本週螺紋鋼期貨結算價小幅上漲,周終漲幅與累計漲幅分別僅0.1%和1.2%(圖表7)。本週高爐開工率70.17%,較前值上升0.19個百分點,已經連續九週上升(圖表8);產能利用率78.98%,較前值上升0.36個百分點。

近期鋼材價格漲勢有所減弱,與旺季需求接近尾聲、且高爐復產節奏較快有關。一方面,4月經濟數據顯示,終端需求復甦較不穩定,除了地產投資維持較強外,其他分項投資與消費增速回落,尤其是服務業/農業投資的拖累可能較為明顯。另一方面,本週例檢高爐6座、復產高爐12座,尤其是之前集中停產燜爐的新疆地區高爐本週陸續恢復生產,進一步推升了高爐開工與產能利用水平。往後看,下週仍有高爐復產,預計供給熱、需求冷的情形可能加劇。

國內宏觀週報:利率曲線大幅走平

4、下游地產

地產銷售小幅減少,地產調控有所增強。本週,全國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積小幅減少,主要是二三線城市地產銷售相對減少(圖表9)。近期住建部就房地產調控問題密集約談12個城市,其中7個城市已經做出回應。約談內容主要是一些城市年初以來放寬人才引進政策,導致樓市熱度明顯升溫。而各地回應主要是在限購、限售等政策方面強化調控要求,整體上貫徹了“房住不炒”的原則。

上週,100個大中城市成交土地面積有所下滑,其中住宅類用地成交面積升至646萬平方米(圖表10)。近期部分熱門城市加快土地供應節奏,但土拍結果顯示市場仍在迴歸理性。例如,一二線城市流標數量激增,年初以來僅一線城市就有8宗土地流標。土地市場迴歸理性,與整體地產調控政策有關:一方面,地價上漲、開發貸收緊,中小房企拿地能力明顯減弱;另一方面,租售同權改革下,供應土地附加的租賃比例、配套建設等要求增多,也部分限制了房企拿地熱情。

國內宏觀週報:利率曲線大幅走平

5、食品價格

食品價格繼續下跌,生鮮食品價格跌幅放大。本週,農產品和菜籃子批發價格指數繼續走弱,周終跌幅分別為1.4%和1.6%(圖表11)。從分項數據看,豬肉、鮮菜、水果價格跌幅均有放大,反映生鮮食品價格整體較為疲軟,這與季節性的供應擴張有關。

此外,豬肉價格延續弱勢,部分地區豬價跌幅放大。最近一段時間豬價基本處在橫盤整理狀態,但近期豬價觸底反彈的預期也有增強。這主要因為生豬養殖自今年2月進入虧損期後,一些中小養殖戶可能因為虧損而退出產能;中央凍肉收儲行動,也發揮了一些積極作用;中美貿易戰升溫推升飼料成本的預期也在增強。往後看,豬價可能會相對企穩,但考慮到符合環保要求的大型生豬養殖產能將陸續釋放,豬價反彈空間也會非常有限。

國內宏觀週報:利率曲線大幅走平

二、金融市場:利率曲線大幅走平

1、貨幣市場

央行加大投放力度,資金面大體平穩,但流動性預期轉弱。本週,央行加大了逆回購操作力度,整週實現資金淨投放4100億元(圖表13)。此外,央行週一開展1560億元MLF,等額對沖了當日到期規模。央行操作相對積極,主要因為週二月度繳稅與旬度繳準的時間點疊加;而美債利率近期大幅上升,也對國內流動性情緒形成一些擾動。受到央行積極投放的影響,本週資金面大體維持平穩,僅在前半周小幅緊張。本週,隔夜與7天回購利率分別較上週五上升7bp與2bp(圖表14)。Shibor利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上行,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則相對平穩。與此同時,同業存單週度淨融資大幅增加到近3800億元,利率債淨融資也較之前進一步擴張。這反映銀行負債端的壓力有所上升,流動性預期出現走弱跡象。

國內宏觀週報:利率曲線大幅走平

2、債券市場

流動性預期轉弱,短端利率大幅上升。本週債券市場震盪走弱、曲線大幅走平。其中,1年和10年國債收益率周終分別上升14bp和2bp,收於3.07%和3.70%(圖表15),10年-1年的國債期限利差大幅收窄至64bp(圖表16);1年和10年國開債收益率周終分別上升14bp和3bp,10年國開債隱含稅率小幅走擴至18.3%;主力合約T1806整週上漲0.11%,交與持倉規模均有收縮。

近期利率債市場延續震盪偏弱走勢,且現券走勢較弱、曲線大幅平坦化。主要因為:第一,受週二繳稅因素影響,資金面前半周出現小幅收緊,且伴隨著同業存單與利率債的供給放量,流動性預期相對走弱,主導短端利率明顯回調;第二,週二公佈的4月經濟數據呈現出供給強、需求弱的情況,尤其是服務業/農業投資拖累可能較大、出口增長前景不容樂觀,反映出經濟內生動能較為一般,對利率債交易情緒形成了一些提振;第三,美債利率繼續大幅上行,但對境內債市仍主要是在流動性預期層面的影響,這導致週三週四短端國債利率顯著調整。

國內宏觀週報:利率曲線大幅走平

3、人民幣匯率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小幅貶值。本週美元指數週終上漲0.8%,帶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繼續小幅走弱,整週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貶值239點,收於6.3763;CNY貶值409點,收於6.3760;但是,CFETS人民幣指數升值0.30%,收於97.88(圖表23、圖表24)。

近期油價大幅上漲,美元指數與美債利率也在週中顯著上升。但人民幣貶值幅度較為一般,既與逆週期因子的調節作用有關,也反映了人民幣匯率走勢整體偏強的格局。4月下旬以來,人民幣中間價的實際貶值幅度要明顯小於“市場供求+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穩定”所要求的貶值幅度,表明逆週期因子再度發揮了平抑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的作用。

往後看,考慮到“美強歐弱”的持續性存疑、強美元不符合特朗普施政理念、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屬性已不如前等因素,本輪美元指數反彈的頂部可能在94左右。人民幣匯率仍處於寬幅波動、總體強勢的狀態之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較難貶值突破6.45。

國內宏觀週報:利率曲線大幅走平

財新智庫莫尼塔,系財新智庫旗下的獨立投資研究與商業諮詢公司,專注“宏觀政策”、“市場策略”、“草根調研”與“海外研究”四大板塊,服務國內外金融機構與企業客戶。歡迎洽談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