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正是出片的時候:螢火蟲拍攝的5個實用建議!

正是出片的時候:螢火蟲拍攝的5個實用建議!

第一點建議是在這種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環境中當然是要手動對焦,因為相機在弱光環境下對焦會非常困難,尤其是單反相機。 微單相機在弱光環境下,其實對焦會更有優勢一些。

正是出片的時候:螢火蟲拍攝的5個實用建議!

第二點是我們在這麼暗的環境下,相機也沒有辦法去測量光線,決定怎麼曝光了。所以你可以自己來設定曝光參數,也就是用所謂的M檔手動曝光模式。在手動曝光模式的前提下,我們首先需要使用一個高感光度來拍攝,這個感光度按經驗值可能是800到3200,甚至更高到6400、12800都有可能,看你那個環境暗到什麼程度。不管多暗的光線,只要你這個人還能隱隱約約地看到一點點的光的話,那麼按理說相機都是那麼拍亮堂的。拍出現在圖片中的這種效果,就是樹是純黑的黑影,草地稍微有一點顏色,這種效果應該是不難拍出來的。這個關鍵在於感光度一定要足夠的高,而且高到什麼值數你自己要根據現實情況去調的。那光圈倒是好辦,光圈就是最大就行了,因為已經這麼暗的光線了,如果你還用小光圈的話,那進入鏡頭的光線它又太少了。

正是出片的時候:螢火蟲拍攝的5個實用建議!

那麼第三個問題呢是關鍵的地方就是快門速度。螢火蟲它不是一個常亮光源,它是一個一直在閃爍的光源,所以你不要指望能拍出一個好長好長的光的線條、光的軌跡,我們能拍到是一小段一小段的線條。如果你的快門速度夠慢的話,每一個小光斑其實它都是一個被拉長的形狀,螢火蟲飛的越快的話這個線就會越長;但如果你使用快門速度偏快的話,那它們看上去可能就不像是線條,像是一個小點。另外慢速快門還有另一個影響,就是因為它是頻閃光源,而且它是移動著的,所以同一只螢火蟲,如果你給的快門速度夠慢,它可以在你的鏡頭前閃爍很多次,從而留下很多個光斑。那麼我們就有了一種非常好玩的玩法,就是在快門速度放到足夠慢的時候,螢火蟲留下的光斑數量會比它真實的蟲的數量要翻倍,甚至你有時候會覺得它們那些光點像排著路隊越來越遠的感覺,但實際上那不是一串螢火蟲在排隊,而是一隻螢火蟲在一邊閃著尾燈,一邊就向遠處飛過去了,所以慢速快門可以讓螢火蟲數量翻番。

正是出片的時候:螢火蟲拍攝的5個實用建議!

第四個建議是我們可以用廣角鏡頭來拍螢火蟲,這樣的話會有那種滿地的光斑的感覺,會非常漂亮。就是數量會非常多,光點非常多。但是如果用長焦拍攝的話,螢火蟲會顯得非常的擁擠,因為空間感被壓縮了。你看前者是地域非常廣袤,而且數量非常繁多;後者是雖然地域上看不出有多廣袤,但是蟲卻非常擁擠,光點非常擁擠。長焦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因為它的景深很淺,所以當我們手動對焦在遠處的某棵樹上的時候,近處的那些螢火蟲會被拍成大光點,就是現在這個範例圖片裡面的靠上的那幾個光斑,就是離鏡頭非常近的光斑,這種效果是在長焦鏡頭裡面會更多一些。

正是出片的時候:螢火蟲拍攝的5個實用建議!

最後一個建議是螢火蟲的飛行高度差不多是40到120釐米,相當於一個小朋友的高度。那麼三腳架架相機的時候,如果架在這個高度以內,就是說跟螢火蟲的高度是類似的。螢火蟲飛到鏡頭的上方,飛到鏡頭前變成大光點的這個幾率就大大的增加了。反過來講,如果你想拍那種特別大一片地上全鋪滿小光點的這種感覺的畫面的話,要強調螢火蟲的面積的話,應該讓我們的相機遠遠要高於普通的視角,三角架有多高升多高,升到個1.8米、1.9米,甚至是找一個小土坡,然後站在小土坡上來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