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行测|4个部分、必知的8大问题

行测|4个部分、必知的8大问题

一、数量关系

从近几年的考试试题来看,数量关系在考试中时有出现,属于事业单位考试中的难点,很多考生在此类题型上失分严重。常考题型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数字推理要求考生寻找数字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要求考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它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在备考期间,考生要做到:

(1)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虽然多,但不难,认认真真地掌握,为解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主抓重要考点。结合近几年真题,数字推理主要考查等差数列及其变式、等比数列及变式、和数列及变式、积数列及变式等,数学运算主要考查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倍数判定、几何问题、排列组合问题等。掌握这些考点的相关公式、解题技巧及思路,就能得到基本的分值。

(3)坚持做一定量的练习。备考数量关系必须勤动笔,多计算,以便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从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来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所占的比例较大。常考题型有选词填空、病句辨析、语句连贯、段落阅读和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在备考期间,考生要做到:

(1)研究历年真题,注意材料类型和陷阱设置。

(2)熟练掌握相应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3)多度文段,培养语感,提高对于语句的敏感度。

三、判断推理

从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来看,判断推理考查的比较灵活,考生只需要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即可以不变应万变。本部分的题型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演绎推理和时间排序。

备考期间,考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历年真题,熟知常见的图形推理考点。掌握并熟练运用图形推理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2)演绎推理难度较大,这一部分建议考生先把基础知识掌握透彻,才能以相应的解题方法来快速解题。

(3)定义判断部分,考生应重点学会快速定位题干的关键词,抓住要点信息,注意题干的提问方法,可以对要点进行适当的归纳,然后将选项与题干定义进行比较。

(4)事件排序相对比较简单,考生只要恰当运用背景知识,并结合一定的作答技巧,即可快速解题。

四、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部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越来越侧重对速算技巧的考查。常考题型有文字类、表格型、图形型、综合型四类。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备考期间,考生要做到:

(1)理解常考概念。同比增长、比重、百分点等计算型概念和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进出口贸易等专业概念。

(2)把握常考列式。用快速定位关键词的阅读技巧定位资料数据,然后快速列式。

(3)熟练掌握估算方法。利用最快、最合理的方法进行速算。

1、行测还有好多没学,还来不来得及?

答:1,先来算笔时间账,今天距离预估国考时间是还有60天,事业单位17天!行测高频考点大约是100个,每天3个考点,日均耗时约2小时(早上半小时,中午半小时,晚上1小时,完全no problem!),加上周末,估计30天足够吃透所有考点,还有30天时间进行集中练题(注意,先学考点后练题,效率更佳。就跟“把握好上课前20分钟,这20分钟把基础听懂了,后面听课就轻松许多”是一个道理)

2,在职的伙伴们,若确实每天2小时都没有。那就要讲究策略才能高效备考。从行测题量、难度分布(分文科生和理科生)、分值分布等可知,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在考试中的性价比最高,最具复习价值,所以应优先复习这大块,以提升这三部分的正确率和作答速度为主。零碎时间和周末时间,可拿来攻克数学运算和常识判断。

2、行测、申论每天的学习时间该怎么安排?

答:以“行测基础较差,复习时长60天,日均2-3小时”的同学为例,建议优先集中攻克行测,因为每天2小时比较适合集中学一门,那么,可以优先抽取7—10天集中攻克行测(超过3小时的时间就留给申论,行测每天也不适宜学太久,会有点疲惫),行测复习进入状态后,言语、判断和资料分析学得差不多了,那么申论就要开始加入复习主计划中,最迟考前30天,必须抓紧学申论。而此时此刻,行测的重点要放在练题,学习重点是把申论学好。

3、课能听懂,但就是不会做题,怎么办?

答:问这个问题,就表示不是所有课都真正听懂了,首先要明确自己有没有听懂一堂课,三个点:1,有没有get到考点的基础理论原理;2,有没有get到考点对应的常见考法的特点;3,有没有get到不同考法对应的解题思路及其区别。好,get到这三个点后,去做课后练习了,那么,要会做题,谨记读题一个原则:命题人为什么要给出这个已知条件!只要想通这一边,将其与问题融会贯通,不会没思路!

4、做题顺序和做题时间如何安排?

答:建议做题时间(国考为例):常识判断10分钟;言语理解30分钟;判断推理35分钟;数学运算20分钟;资料分析25分钟。但这只是建议,并非真理!!所以,还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微调,但不能距离这些数字太远。。而且注意,考试时,提前发卷的话,有机会一定先看常识题,开考铃一响赶紧做常识题。

做题顺序,平时建议可以采用“常识—言语—资料—判断—数运”的顺序,但更重要的是2个原则:

1,平时训练习惯什么顺序考试就用什么顺序。不要考前1-2天听其他人说什么有效就去改,别人的总归是别人,绝对不适合你!

2,平时训练要灵活调整3-5次最后才定型。不去试试也不知道哪个最适合自己,所以可以先把会做的优先做,哪一次发现自己某个题型特别拖时间,下一次就将它的作答顺序往后挪一位,3-5次就基本能确定适合哪一种作答顺序。关键还是不能懒!

5、数学底子差,数学运算怎么提分?

答:1,相信:肯定有你会做的!!!2,学习:把常考考点的理论和常考考法给我至少看一遍!3,做题:只说不练假把式!(老师脑海中的小恶魔在吐槽:大爷,我求你把吐槽的时间拿去认认真真做会题吧)!4,重做,无论错还没有没错,做过的数学题都可以重做,不断尝试寻求更快的解题思路!

6、怎么积累词汇量?

答:1,从真题入手。每年的真题都代表着材料的选取类型、命题人偏好的词语类别,所以以真题为方向,积累相关词汇!2,老师已经整理好了,大家自己去看。在信恒教育QQ群中:313519394

7、要不要现在开始天天刷真题?

答:1,真题,肯定要刷!2,但不是天天做一套,一套真题做、分析、重做错题,至少2-3天(这三步都做好才叫刷完了一套真题)!

8、国考即将报名,有哪些职位选择注意事项?

答:1,注意公告的发布,还有提前选择职位。

2,不要在报名的最后1天报名,建议在报名结束的倒数第2天,因为报名后还要审核。而且,报名后几小时记得去查看是否审核通过。

3,文科专业,比如中文和法律,就业范围窄,考公务员的多一些,发狠的程度也很吓人,所以他们能选择的职位的竞争力要大一些。理工科的竞争压力小一些。

4,职位表中,“学历:本科”一般指的本科及本科以上,所以研究生可以报。除去职位表中特别标注“只招统招生”,那么自考本科生也是可以报考的。

5,职位选择,良心建议,优先选择“兴趣所在,发展前景不错、家人赞同”的职位,毕竟越喜欢就越肯花心思去备考,这样考上的希望更大!!如果想选择竞争压力小一点的职位,那显然,地方偏,单位小,没油水的职位竞争力要小一些。。所以啊,公考有说好考也有说难考的,比如海关、外交部等就很难考。因此,职位选择建议不要好高骛远,“实事求是”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