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拍案|袋裝茶變“神藥”:養生廣告騙你沒商量

將普通的袋裝茶改頭換面,重新包裝成能治療多種疾病的“老湯”,並拍攝廣告宣傳片,然後在省級衛視循環播放,通過電視購物銷售。

近日,經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銷售假藥罪,依法分別判處李麗、陳強的公司罰金2000萬元,分別判處李麗、陳強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各處罰金280萬元。

拍案|袋裝茶變“神藥”:養生廣告騙你沒商量

- 1 -

三個月投放2000多萬廣告

家住淮陰城區的陳大爺患有高血壓,常年深受病痛折磨,平時對電視臺播出的養生、醫療等欄目格外關注。2014年5月的一天,陳大爺在收看了某省衛視的“健康大講堂”電視購物節目後,對其中推薦的“仲景百歲湯”很感興趣。隨後,陳大爺撥打了電視上的400電話,結果電話佔線。電話沒打通,陳大爺認為此時正是節目播放階段,打電話諮詢的人肯定很多,準備過一段時間再打電話諮詢訂購。

過了一個多小時後,一個自稱是“健康顧問”的人給陳大爺打來了電話。電話裡,對方很熱情地詢問陳大爺有什麼需要幫助,並對高血壓、高血糖、冠心病等老年常見疾病日常預防和保健知識進行講解。

拍案|袋裝茶變“神藥”:養生廣告騙你沒商量

一陣寒暄之後,該“健康顧問”切入正題:“針對您的病情,我們向您推薦購買3個療程的‘仲景百歲湯’‘仲景回春湯’‘仲景祛風湯’,3種藥物配合吃,效果更好……”

幾天後,快遞員將藥送到了陳大爺家裡,並收取了960元的貨款。

陳大爺遵照醫囑,吃了一段時間藥,發現並沒有宣傳的功效,病情毫無改觀。仔細審視藥品後,陳大爺發現該藥品沒有批准文號,懷疑買到的是假藥,便向公安機關報了案。

拍案|袋裝茶變“神藥”:養生廣告騙你沒商量

2015年5月份,淮陰區公安以

涉嫌利用電視購物廣告銷售假藥

將哈爾濱女子李麗與內蒙古男子陳強抓獲歸案

歸案後

李麗、陳強對銷售假藥一事供認不諱

↓↓↓

二人供述,為銷售產品,他們通過拍攝廣告片,以“健康大講堂”“名醫坐堂”“健康一對一”等虛假養生節目為名,先後在3家省級衛視播放,在每天早上6點至7點間每款廣告連播兩次。辦案檢察官介紹,僅在某省級衛視,早晨時段廣告費就是13萬元一小時。從2014年4月至7月,短短3個月時間,二人就在全國部分省級衛視頻道投放了2000多萬元廣告。

- 2 -

袋裝茶變身包治百病的“老湯”

李、陳二人銷售的所謂“老湯”,其實就是河南某藥業公司生產的“葛根砂仁袋泡茶”“苦瓜玉竹袋泡茶”兩種普通的袋裝茶。

2011年底,同是做商貿生意的李麗和陳強在一次朋友聚會時認識。相識後,二人便開始生意的合作,先後一起賣過保暖褲、袪斑霜等商品。

2014年春節以後,二人經過對電視購物市場的調查發現,藉助省級衛視平臺播放養生節目,銷售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風溼骨病產品的市場很好。二人遂產生在省級衛視頻道播放廣告,銷售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風溼骨病產品獲利的想法,並計劃以網上銷售的袋泡茶為原料,改頭換面進行“包裝”。同年3月,通過網絡查詢,併到河南某藥業公司實地考察後,決定對該公司生產的“葛根砂仁袋泡茶”“苦瓜玉竹袋泡茶”兩產品更換商標及包裝,換成“仲景百歲湯”“仲景回春湯”“仲景祛風湯”。

拍案|袋裝茶變“神藥”:養生廣告騙你沒商量

該公司應李麗、陳強要求,在不改變袋泡茶生產標準的情況下,將袋泡茶包裝上所載的原料成分,分別從7種虛增成28種、21種、32種,宣稱對多種疾病有顯著療效,並在外包裝上標註成分功效和400服務熱線,二人將“變身”後的袋裝茶稱為仲景“老湯”。至此,普普通通的一包袋裝茶,就這樣成為了包治百病的仲景“老湯”。

隨後,該公司將生產好的3種“老湯”根據銷量情況不定期通過物流配送到二人所屬公司位於北京市順義區、朝陽區的倉庫。

截至案發,二人已從河南公司購買了價值320餘萬元“老湯”產品10餘萬盒。

- 3 -

鉅額廣告引來鉅額利潤

接下來,在製作推廣銷售的電視購物廣告上,二人更是頗下了一番功夫。

他們經過研究,決定把3種產品分別拍攝成廣告片。內容主要以養生講座欄目的形式出現,主持人主持、專家講解、患者互動。片子的開頭專家先講解高血壓、糖尿病、風溼病這3種慢性病對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危害,然後再講正常治療的弊端,接著宣傳3種“老湯”產品的好處、產品功效及治療機理,最後由現場的患者進行互動,敘述服用這兩種產品以後取得的療效和感受。

拍案|袋裝茶變“神藥”:養生廣告騙你沒商量

李麗交代,市民在觀看電視購物時,往往會看到主持人或主講人在接聽觀眾現場打進的400熱線電話,其實這都是假的,都是拍廣告片時事先設定好的情節。

養生節目播放時間段,公司的話務人員即銷售人員是不接電話的。在廣告播出時,觀眾撥打進來的電話都被設置成語音自動接聽或者佔線忙音。廣告結束以後,話務人員將會以“健康顧問”身份一一回撥打進電話的觀眾電話,然後根據提前準備好的話術,再次宣傳和推銷產品,最後通過多家快遞公司,以貨到付款的形式,銷售所謂的“老湯”產品。

拍案|袋裝茶變“神藥”:養生廣告騙你沒商量

不惜巨資投放廣告,背後獲得的利潤更是驚人

經查,短短3個多月時間

李麗一家公司

僅通過順豐快遞就銷售“老湯”產品1100餘萬元

↓↓↓

李麗、陳強在銷售假藥過程中分工明確,陳強負責3種“老湯”產品廣告片的製作和3款“老湯”貨款,李麗則負責尋找衛視廣告段位,同時負責400電話業務,非法獲利二人均分。

近日

經淮陰區檢察院提起公訴

區法院以銷售假藥罪作出上述判決

 

拍案|袋裝茶變“神藥”:養生廣告騙你沒商量

拍案|袋裝茶變“神藥”:養生廣告騙你沒商量

檢察官

建議

一方面廣大患者要提高防範意識,不要輕信廣告宣傳,要注重瞭解產品本身的詳細情況,在購買電視或者報紙、宣傳單推銷的各類藥品、保健品之前,應撥打訂購電話詳細問清楚產品的治療效果、生產廠家、廠名廠址、電話號碼及售後服務,並撥打生產廠家的電話進行核實。如果訂購熱線不能提供詳細的相關資料,消費者就要多加小心,最好到正規醫院就診、到正規藥店購買藥品。

另一方面,除了相關部門要加強對電視銷售藥品的監管之外,還要加大對廣大群眾的法律宣傳,提高群眾防範、識別和舉報意識,通過典型製售假藥案例的發佈,揭露製假售假內幕,讓群眾熟知假藥的生產、銷售、流通和購買付費等各個環節,避免上當受騙。

—— END ——

張傳傑 賈洪剛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來源|檢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