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哈爾濱一醫生穿40斤重鉛服抱患者上手術檯堅持12年,你怎麼看?

潔白de素描紙


首先,特別感謝提出這個問題的小夥伴,讓我能夠有機會跟大家來講講我們這位哈爾濱醫生的故事。這件事再次詮釋了這樣一句話:醫者仁心。

問題中提到的醫生叫李佳樂,37歲,是黑龍江省醫院血管外科的一名醫生。

前不久,一位曾經得過腦梗的患者在醫院被確診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需要通過介入手術把閉塞的血管開通。在手術門即將關閉的一刻,患者的兒子親眼目睹了身穿鉛服的李醫生將他190多斤的父親抱上床的畫面,被醫生的舉動深深地感動了。



我們也有幸看到了患者的兒子拍下的這暖心一幕,當時老人緊緊地摟著李醫生的脖子,從醫生抱起患者的停頓,弓起的腰背,讓人能感受到他的吃力,但最終,還是穩穩地將老人抱上了手術床。儘管只是短短的10秒鐘,卻是如此的打動人心。我覺得,不僅是患者家屬被暖到了,所有看到這個畫面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這件事後,我們聽患者的兒子說起,他在國外生活了很多年,一直覺得國內的病人多,醫生也會很急躁,不可能耐心面對患者,但是李醫生對父親的這一抱,讓他徹底改變了自己之前錯誤的想法。

也是通過這個事,讓我們認識了這位暖心的醫生。作為主任的助手,幾乎科裡的手術,李醫生都會上臺。工作12年,粗略的算下來,他至少抱了5000多位患者。

聽李醫生說,介入手術床都比較高,而且患者大多是老人,或是半身不遂,行動困難。如果他們自己上床,需要趴好,再翻身,位置不正的話還要一點點挪位置。雖說沒有規定要這麼做,但他不忍心看著患者自己吃力的“折騰”,所以還是將他們抱上手術床。雖然沒花錢健過身,但200多斤的患者他也抱過。



一套鉛服將近40斤,我們在現場想試穿感受一下,但毫不誇張的說,衣服太重,根本就拎不起來。最後還是在李醫生的幫助下,才穿上了鉛服,那種感覺就像是全身掛滿了沙袋,直不起腰,壓的人喘不過氣,更別說還要去抱人了。

介入手術都要在放射線下進行,但射線對人的身體危害很大,所以醫生上手術檯必須要穿鉛服,而且一站就是一天,可想而知,汗流浹背、汗如雨下這些詞都不足以來形容了。而且為了手術靈活操作,鉛服是沒有袖子的,面部也無法遮擋。

聊天中我們瞭解到,李醫生的父母心疼兒子,勸他不行就休一年,要個孩子。因為射線的影響,男醫生想要孩子都需要一年不進手術室。但患者多,李醫生一直沒休息,也沒轉崗,至今也沒要孩子。

我們還聽說了很多關於這位李醫生的暖心舉動,比如他曾“撿”回一個患者,每天給人換藥還自掏腰包買飯;冬天去敬老院慰問老人時,發現一位精神失常的老人在外面呆了一宿,把腳凍壞了,跑出去買藥給老人做處置,後來又把老人接到醫院,給老人治療;還常年資助了阿城農村的一對困難雙胞胎姐妹上學……

也許,這些舉動不驚天動地,但卻實實在在、打動人心。前面我感謝了提問者,最後,我還想感謝那位患者的兒子,是他那雙善於發現真善美的眼睛,讓我們看到了這世間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真情。

(圖片來自新晚報)


新晚報


要說穿著重鉛服做手術,其實我還真體驗過一次,那一身的服裝穿起來真的要比想象的重多了,剛開始是因為採訪拍攝,我就穿上了這身裝備到手術室裡面體驗了一次,要說這位醫生堅持了12年一直在手術室裡,其實我想說的不是什麼表揚。這只不過能表現出這位醫生或者全國權世界的這些醫生要是都能堅持下來的話,表示他們敬業唄!能夠為了自己的行業風險!

為什麼這麼說,倒不是說對哪個行業的歧視,只不過雖然穿著40斤的重鉛衣非常的痛苦,但是你要知道,你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那就是為了救死扶傷啊!你要是覺得難,之前就可以完全不選擇這個行業啊!有的是的行業都是坐辦公室的!為什麼不選擇,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下去!而且話說回來,醫生這個行業在國內掙得還是比較多的吧!雖然這麼說不太好,但是明面的工資和暗面的紅包都足以讓不管哪個醫院的醫生掙得盆滿缽滿,甚至有的掙出來的錢幾輩子都花不完,那我想說,即使你超負荷的工作,你多麼多麼的努力的工作,最後得到的好處或者掙到的錢你又沒有捐獻出來,有什麼好歌功頌德呢?雖然我的觀點今天有點極端,有點不那麼近人情!但我覺得就是這樣啊!之前我不瞭解醫生這個行業,後來因為採訪啊!等等各種原因,瞭解到,比如在哈爾濱來講,一個較為出名的醫生,一個月的工作和紅寶就能掙到數十萬元,這個工資在全國不管哪個行業來講,都應該算是高工資的水平了吧!那有什麼好抱怨的呢?但是反過來說,雖然人家很努力地工作,掙了那麼多錢,那我想說也沒什麼好羨慕的,畢竟人家書讀的多,上完學都已經30多歲了,所以掙得多點也是正常!所以要問我怎麼看的話,。我覺得只不過就是敬業罷了!各行各業都有敬業的人存在!比這辛苦的,環衛工人等等,工作在一線的工作者都是這麼辛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