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同27寸的2K顯示器,有的一千來塊有的一千六七甚至兩千多塊?

暖Z陽


最近NVIDIA在發力推廣4K分辨率144Hz刷新率的頂級電競顯示器,很多玩家都在吐槽說,不要說一張GTX 1080 Ti,兩張SLI都得跪。確實是,當今顯卡性能還不足以帶得動。因此2K顯示器可能才是大部分人選擇的重點,不過近日外媒Prad.de一個說法就相當有趣了。由於2K、4K分辨率的液晶屏在採購成本上幾乎是一樣的,因此部分廠商可能會直接用4K液晶面板降級至2K使用,但不要以為自己撿了個大便宜可以“破解”成4K,非但不行,而且對比原生2K液晶屏還會出現畫質劣化情況。

Prad.de表示27英寸3840×2160的面板與2560×1440面板在採購成本上非常接近,因此有時候用4K液晶面板代替進行2K顯示器生產,並且以2K顯示器名義銷售。你可能在想,那麼是不是有機會將其“破解”成4K分辨率呢?其實難度非常高,首先硬件上就不一樣,為了驅動更多像素,4K驅動模塊會更加複雜與昂貴,2K顯示器是不會採用的,其次廠商會在固件中鎖死,防止利用。

更加驚人的是,不能破解就算了,原來這種4K降成2K分辨率的顯示器,在顯示效果上,與原生2K分辨率相差很遠,會顯得沒有那麼銳利,反而是一片模糊的感覺。所以你總是覺得自己的27英寸2k顯示器畫面不清晰,就要考慮是不是“中獎”了。

Prad.de沒有公佈相關廠商的名單,只是提供了一個不簡單,需要專業儀器的測試方法,那就計算像素點大小,原生2K的是0.23mm,而4K的則是0.16mm。


超能網


32寸以下的屏幕,確切說就應該叫顯示器,一般都是電腦和監視器才用的,由於屏幕比較小,大廠一般因為利潤低,不願生產,一般都是委託出去代加工,叫“OEM”,如果所掛商標是品牌的,基本都會溢價銷售,而代工廠自己的商標,價格就會降低很多,還有個區別是:OEM的標準是委託代理的要求標準,每一家委託代理的標準是不一樣的,這裡也會產生價差,但是品牌的標準相差不是很大,主要區別於品牌和小眾的價格差。總體是32寸以下的除去價格差異,通用品牌的產品質量幾乎沒有差別。


獨自精彩61641879


27寸光面板就有TN,VA,IPS的區別,還有2k分辨率,1080分辨率,色域,響應時間,曲屏,直屏,這幾樣一個搭配就是一個價格,你算算你能搭配出多少組合來?別看有的27寸買八九百,有的一兩千那真是一分錢一分貨堆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