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利潤連跌 探路者無奈重回主業

業績的持續下滑,使得以專業戶外運動用品起家的探路者時隔三年重新聚焦主業。7月25日,探路者宣佈重回主業,並對與戶外主業相關性較小的業務進行剝離和退出。三年前,探路者遭遇了上市後第一次利潤大幅度下滑後,就開始不斷嘗試多元化發展,並通過收購兼併易遊天下佈局旅遊O2O等。2015年,探路者初步形成了三大事業群。不過,探路者的多元化戰略並未能帶來業績的提升。業內人士認為,由於國內外戶外品牌競爭日趨激烈,探路者再次迴歸主業仍面臨很大考驗。

剝離“副業”包袱

7月25日,探路者在互動平臺上回答了關於投資者的提問,並表示2018年將聚焦資源促進戶外用品主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並將逐步進行剝離及退出旅行、體育等領域中與戶外主營業務相關性較小的業務和投資項目。

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探路者開始謀求多元化轉型發展。探路者不僅將公司名稱由“北京探路者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探路者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還規劃了戶外用品、旅遊服務、大體育三大事業群。其中,戶外事業群是探路者的基石業務,以多品牌戶外用品業務的研發、運營及銷售為主,產品覆蓋國內戶外生活的主要領域;旅行事業群主要提供體驗式旅行,包括易遊天下、綠野、探路者戶外安全等多家子公司的運營;體育事業群以滑雪場運營及投資業務為主,是探路者培育的新興業務板塊。

2015年,探路者先是以1.307億元收購了定位於旅行的O2O綜合服務商易遊天下,後又增資易遊天下1億元,合計取得易遊天下74.56%股權。2015年7月易遊天下開始被納入探路者業績報表,期內對探路者營業收入的貢獻為19.58億元。

除了佈局旅遊事業群,探路者還進軍大體育業務。探路者2015年1月27日宣佈與江西和同投資管理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探路者體育產業併購基金,開始在體育行業進行佈局;2016年1月23日開始試運營合資公司在河南鄭州鞏義市嵩山北坡籌建建設的第一個滑雪場;2016年1月27日探路者簽署了《鷹潭市探路者和同體育產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有限合夥協議》,實現首期資金募集1.1億元,並完成了對樂動天下、Fittime、奧美健康以及冰世界等重點項目的投資。

業內人士認為,受國外戶外品牌市場衝擊,戶外行業短期內市場增速放緩、品牌競爭加劇、電子商務業務發展等因素,促使探路者轉向與主業相關的旅遊、體育板塊發展。

多元化反成拖累

探路者頻頻加碼多元化,副業甚至一度超越了主業。數據顯示,2015年以前,探路者戶外用品板塊佔集團總收入達99%以上;2016年,探路者戶外用品佔比縮減至59.25%,旅遊服務佔比為40.75%;2017年,探路者旅遊服務營收佔比超過戶外用品板塊,佔比達53.12%。

但是,佔比巨大的旅遊、體育板塊卻並未能給探路者帶來如期回報,反而拖累了業績。探路者2015年披露的年報顯示,探路者營業收入同比激增121.99%達到38.08億元,但營收的激增帶來的卻並非淨利潤上漲。同年,探路者歸屬淨利潤出現了上市後的首次下滑,同比下降10.50%至2.634億元;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13.47%至2.489億元。對此,探路者在公告中表示,旗下旅行業務子公司易遊天下的經營情況持續惡化,導致探路者整體淨利潤虧損0.23億元,給公司合併口徑的淨利潤造成了負面影響。

隨著多元化戰略的深入,探路者依舊沒有能夠實現業績的改善。2016年,探路者營收、淨利潤均出現雙位數下滑。其中,探路者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4.42%至28.78億元;歸屬淨利潤同比下滑37.13%至1.656億元。2017年,探路者歸屬淨利潤再次暴跌151.24%,首次出現虧損8485萬元。

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認為,探路者轉型過度多元化,分散了企業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主營業務剛剛佔據市場份額但並未深耕發展,導致其在市場上的品牌形象不夠穩固,企業的發展野心沒有品牌影響力和實力的支撐,使得轉型之路舉步維艱。

對此,探路者在2018年一季度財報的重大風險提示中指出,在2013-2016年探路者構建了三大業務社群生態,雖然有效推動了戰略落地,但同時探路者與被投資公司在經營風格、企業文化、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差異,不排除後續經營不善將繼續減值給公司整體利潤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

重回主業待考驗

面對淨利潤連虧三年的尷尬局面,探路者開始調整發展戰略,重回戶外用品主業。探路者看中的是戶外用品行業的發展空間。

調查顯示,國內戶外用品行業在經歷了2008-2012年的快速增長期後,2013年至今行業增速逐年放緩,進入了夯實調整期,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不過,國內戶外用品行業仍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預計在2018年後將逐步迎來新一輪更加健康的可持續增長期。

雖然前景可期,但北京商報記者查閱發現,探路者戶外用品主業發展並不理想。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探路者歸屬淨利潤同比下降65%-70%,預計盈利2400萬-2700萬元。其中,上半年探路者戶外用品主業實現營業收入4.97億元,與去年同期營收的5.43億元相比,今年上半年探路者戶外用品收入縮水近10%,雖然探路者在公告中表示“基本達成年初既定的經營計劃目標”,但仍難掩主業疲軟之態。

探路者創始人盛發強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探路者主業有所下滑,未來探路者將調整戰略發展節奏,重心迴歸戶外用品主業,以品牌差異化和新零售的重新定位,謀求行業競爭中的突圍。實際上,為了加快扭轉業績困境,探路者在2017年11月底完成了董事會的換屆選舉,經盛發強提名,探路者聯合創始人王靜迴歸擔任公司董事長和總裁。

對於探路者此次明確未來將業務重心迴歸戶外用品主業,程偉雄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重回主業並不算晚,但也是無奈之舉。在探路者弱化主業的幾年時間裡,國外戶外品牌蜂擁進入中國市場,國內本土品牌也不斷佔據市場份額,擠壓了探路者的原有市場。重回主業,探路者將面臨更大的挑戰,這包括探路者需要在資金、產品、供應鏈等方面有更大的投入。

北京商報記者就重回主業後如何發展採訪探路者,但截至發稿對方並未給予回覆。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實習記者 白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