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認為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最大的失誤是什麼?

川軍團機槍手迷龍


就軍事角度而言,日本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對未來的海戰形式做正確的認識,仍舊抱著艦隊決戰主義的思想,沒有想到面臨的卻是大規模的陸海聯合的兩棲作戰,圍繞制空權和制海權做長期的消耗戰。



這種思維造成的嚴重後果就是,在海上的防禦任務單獨的交給了日本海軍,包括海洋正面的大陸和海島的地面防務,事實證明海軍難以勝任地面防守任務,必須由陸軍兵力來完成。所在日本在結束南方戰事基本建立了一條海上戰略要線後,沒有抓住盟軍無力反攻這個空擋加強陸軍對於那些戰略要地的防禦部署,其陸軍的絕大部分都調去了中國和蘇聯方向上,等到美軍大規模的反攻開始,日軍才認識到陸軍防守戰略要地的重要性,但是此時日軍已經難以獲取絕對的制空權了,大量的陸軍在海上運輸過程中慘遭美軍擊沉,即使將兵力運輸上去,後續的物資補給也難以跟上,陸軍戰鬥力也難以發揮出來。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瓜島爭奪戰,日本海軍曾一度取得瓜島附近的制空權和制海權,但是卻沒有足夠的陸軍兵力用以重新奪回該島,等到從其他地方調來大量陸軍時,美軍已經在瓜島站穩了跟腳,儘管日軍在瓜島投入了數萬兵力,但是同防守的美軍相比實力太弱了,尤其缺乏進攻所需的火炮和彈藥,損失慘重,被迫撤退。假如一開始日本就在南方部署一定數量的陸軍,各島嶼由陸軍駐守,在美軍發起進攻時,即了調遣大量陸軍增援,必定會給予美軍所重創。


而日本陸軍同樣也沒有認真研究過在太平洋方向上的島嶼防禦問題,他們一直的作戰假想敵都是中國和蘇聯,對於南方作戰的認識同海軍一樣,認為只要前期派遣陸軍佔領後,便可以抽調主力撤向北方了,南方的防禦將是海軍之間的戰爭。所以其陸軍在一開始的島嶼防禦上缺乏經驗,損失很大,戰果卻很小,等到後期有經驗後在硫磺島、沖繩島都給了美軍重創,但是此時日本已經大勢已去了。


戰略論


從戰略上說,日本最大的失誤就是發動侵華戰爭,如果沒有侵華戰爭,那麼日本也就沒有必要考慮是否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問題,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戰敗投降了。

如果非要談什麼失誤的話,尤其時候就是從軍事角度來說,那麼日本的失誤太多了,太平洋戰爭中期的中途島戰役,以及隨後的水的瓜島戰役,都是一種嚴重失誤,而且影響非常重大,但是這種失誤談不上什麼意義,日本打贏了中途島,攻佔了瓜島也不足以改變最後的結局,日本根本沒有能力繼續前進了,再怎麼說也是一場戰術的勝利。後來曾經有專家學者進行過研究,認為日本即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也只能把戰爭拖到1946年,也就是說比歷史上晚投降一年。

美日之間的力量對比是1:10,很不幸的是,日本是那個1,美國是那個10,如此力量對比,讓美國根本就不擔心什麼,能不能打贏的問題,而是何時答應的問題。

更不要說日本犯了一系列錯誤,這不僅僅在戰役計劃的問題,更在一些思路問題,日本海軍一直根本就不重視反潛作戰,也不重視潛艇戰,日本的潛艇部隊相當有水平,卻沒有在戰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相反美國的潛艇部隊幾乎就卡死日本的脖子。

日本雖然極力地擴充自己的航空兵部隊,大量製造戰機,卻沒有能夠及時地培養出大量的飛行員,戰前就沒有大規模的飛行員培訓體系,戰爭開始之後才發現沒有飛行員資質,才急著培訓,結果飛行員素質越打越差。

如果瞭解一下日本的戰時情況的話,會發現日本犯的錯誤太多了,已經無法計數了。


南國軍情


異域邊緣認為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最大的失誤是戰略失誤,想當然的認為只要摧毀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就能夠震懾住孤立主義的美國,迫使其與日本進行談判,從而解決美國對日本的能源物資封鎖。日本這一想法完全是一廂情願的戰略賭博,可惜這次徹底賭輸了。

美國在日本侵略戰爭不斷的推進過程中,看到了極大的危機。尤其是其對東南亞的進攻直接損害到了美國的利益,美國為此對日本進行能源以及其他戰略物資進行封鎖,這對於日本來說可是致命的威脅。如何破解這一困局日本國內也是吵翻了天,最終還是日本狂熱的軍方獲得了勝利,最終主導了對美的戰略舉措。

日本軍方太過於迷信戰爭的威懾能力了,尤其是對美國還抱有可以通過戰爭使其退卻妥協的幻想。因此日本隨後的一切軍事行動都是建立於這一幻想的基礎之上,誰都明白建立在幻想之上的戰略是不會成功的,但是日本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相信他們能行。於是開始實施偷襲珍珠港的計劃,計劃的成功意味著日本成功的把美國拉進了戰場。

偷襲珍珠港之後的局勢發展完全與日本的計劃南轅北轍,美國沒有並沒有選擇與日本談判妥協,而是開啟了剿滅日本的太平洋戰役。日本這可真是弄巧成拙捅了馬蜂窩,美國強大的戰爭潛力,對日本來說猶如滅頂之災,這也註定了日本必然走向失敗。


異域邊緣


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失誤(或失敗原因)是有以下四點:

1.沒有登陸襲擊美國本土,如此一來,在海戰中拼耗資源小日本是耗不贏美國的,也不能使美國屈服。

2.小日本的戰艦和飛機沒普及雷達,這是個致命的裝備落後和思想差距,導致海戰和艦載機的戰果遠遠低於美國。

3.反潛能力差,導致小日本沒法阻止自己被美國潛艇壓制,最終導致被美國海軍封鎖、石油等戰備物資枯竭。

4.戰線太長太分散,目標太多太貪婪,讓美國有了充分時間調兵應戰和逐個擊破。


龍拳舞秀


最大失誤是不應該發動太平洋戰爭


古生物探索


對美國發動太平洋戰爭本身就是最大的失誤。


唐律疏議


原因多了,與美國開戰,如果不得已,要戰就佔領珍珠港及周圍群島,以此為跳板,用百萬日軍登陸美國本土,掠奪美國一切資源,破壞美國工業基礎,就算百萬日軍全部戰死,也為日本本土工業發展和掠奪東南亞重要資源贏得時間。還有另一種可能,如果美國本土戰場打得好,可以利用美國資源以戰養戰,逼迫美國籤城下之盟,瓦解同盟國。


手機用戶67738933985



陸陸111896796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大暴露,他們不顧日本人民的死活,實行軍國主義統治和壓迫日本人民。發動太平洋之戰實屬窮途末路之表現。鬼子國沒有自然資源保障,靠侵略奪取他國資源為日本軍國主義服務。從戰略上講,鬼子戰線拉得太長,侵略面擴大,加上資源無法供求,後勤供給就是死穴。總之,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非正義之戰。美國對日開戰屬於自衛正義之戰。憑日本實力對抗美利堅那就是石頭和雞蛋。·

···?


夏侯富寬


就是中途島海戰的失敗,日本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淹淹一息。失去了制海權和制空權,日軍據守的太平洋島嶼被美海軍陸戰隊逐一佔領。日本的戰略物質被掐斷。退守本土。美國出動大量飛機裸炸東京等大城市,更送上了原子彈到廣島長崎。最終投降。

日本發動太平詳戰爭,偷襲珍珠港,沒有真正實現戰略目標,毀掉美軍40多艘驅逐艦和戰略艦,而沒有毀傷美太平洋艦隊的三艘航母。正是這三艘航母日後把曰本海軍主力葬身海底。錯失時機留下後患。最主要的是日本的電子雷達偵測技術跟不上美國,處境被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