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帝嚳娶4個妻子生三個著名兒子,可為啥要讓最小老婆去禮拜月亮?

帝嚳,五帝時代第三位大帝。

他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根基,是華夏族共同人文始祖。

他的一生,娶了4位妻子,一位元妃,三位次妃。

這四位妻子,每人都生有兒子,著名兒子有3個,影響中國歷史。

第一位:元妃——姜嫄

上古時候,有個部落叫做有邰氏,是傳說中炎帝神農氏姜姓的一支部落,起源於陝西眉縣之邰亭,後東遷於汾水下游,稱為臺駘。其後有繼續東遷至山東費縣之臺亭,稱墨臺氏,春秋初被魯國所並。這個據《左傳》昭公元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臺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帝嘉之,封諸汾川。

姜嫄,嫄亦作原,她是五帝時期有邰氏部落的女子,長大後嫁給了帝嚳,是正妻(元妃)。

有一次,她出外遊玩,在路上看到一個巨大的腳印。姜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腳印,覺得很新奇。她把自己的腳放在上面去比較,發現自己的腳太小了,只能踩在腳印的大腳趾部分。這一踩,讓她內心受到一種特別的震動,回來不久就懷了孕。

帝嚳娶4個妻子生三個著名兒子,可為啥要讓最小老婆去禮拜月亮?

踩大腳印

這個經歷看上去很獨特,有點神奇。但是,這不少杜撰的,而是記載在正統的史書中的。

姜原沒有與丈夫同房就生下了一個男孩。這位年輕的母親很無奈,悄悄的將兒子扔到了一個狹小的巷子裡……可是,奇蹟發生了,經過那裡的馬、牛都避開不踐踏孩子!母親又把他移到樹林裡去,剛好又碰上林子裡有許多人,趕緊又換了個地方,丟在了郊外結冰的溝渠上。可奇蹟接著又發生了,飛翔的鳥群用翅膀為孩子鋪墊、遮蓋……

姜原覺得神奇,乾脆就將孩子留下,為他取了個名字:棄。

姜嫄好清靜,做事很專一,喜歡乾田地裡的活。等到棄長大了,姜嫄就教他種樹和桑麻。棄既聰明又仁義,也非常喜歡農事活動,一學就會,逐漸有了名氣。等到後來,到了堯做了天下大帝的時候,帝堯便讓棄做了稷官(農事之官),以邰為國,並將邰加封給棄,所以,棄有另外一個更響亮的稱謂“后稷”。等到堯死了,帝舜即位,帝舜對棄說:“棄,百姓飢餓,你身為稷官,要按時播種百穀。”這以後,后稷的後代代代都當農事之官,一直到了姬昌和姬發時代。

第二位:次妃——簡狄

上古時候,有個部落叫做有娀氏部落。

關於這個部落,現代人有兩種說法。其一,依據《史記·殷本紀》張守節《正義》有解釋:“有娀當在蒲州也。”即在今山西省運城市西永濟市蒲州鎮一帶。一般稱:山西永濟。其二,考證的內容比較複雜,說少昊威姓是黃帝時代被迫西遷不周山一帶的少昊玄烏氏,因其先在東部稱帝時發明金兵鉞斧而威震天下,與蚩尤同稱“靈威仰”,所以,稱“威姓”、稱“娀”(sōng)。他們成為不周山(六盤山)北少昊威姓族裔。後來,少昊玄烏氏一分為二,一支東遷陝西蒲城。後遷河南商丘;另一支向西直到羅布泊,傳為樓蘭古國之先祖(在樓蘭遺址中已發現至今四千年以上的木雕簡狄女祖;還發現唐代壁畫的絹畫上有簡狄像)。兩種說法,似乎山西永濟的說法影響大一些,在解釋“娀”字時均採用它。

簡狄,就是有娀氏部落五帝時期的一名女子,長大後嫁給了帝嚳,成為了次妃。

簡狄另外還有幾種稱謂:簡易、簡逖、娀簡、繭翟。這一位有娀氏女子,嫁給帝嚳之後,並沒有馬上懷孕,而是等到了某一天,相傳她與本氏族的兩個姊妹出行,在玄丘水中洗澡,有玄鳥(即燕子)飛來,生下一隻鳥卵,簡狄誤取鳥卵吞食,因有了身孕而生下了契。這件事情也是很嚴肅的記載在正史《史記》之中:“三人行浴,見玄鳥墜其卵,簡狄取吞之,生契。”(《殷本記》)在中國第一部詩歌集《詩經》之中也有記錄:“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頌·玄鳥》)

帝嚳娶4個妻子生三個著名兒子,可為啥要讓最小老婆去禮拜月亮?

玄鳥生商

契(xie)長大後,助大禹治水有功,後被舜帝任為司徒,掌管教化,封於商地,賜姓子氏。過了很多年之後,契的後人興旺發達,有個叫做成湯的國君很賢德,重用了很有才的伊尹,後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所以,簡狄的兒子契成為了商的祖先。契的名字最早叫做“卨”(讀音:削)。商朝人對於這一段歷史記載得很清楚,將它記載於《詩經》之中,商朝的國君和子姓的族人,對於簡狄因為生下了商族的始祖契,被商族的後代至少頂禮膜拜了大約2000年(帝嚳時代—商的建立和滅亡,即前30世紀-前1046年)。

在先秦的朝代之中,秦國曆史源頭也發生了女祖宗吞蛋的傳說。

“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史記.秦本紀》)這一位女子女修,也寫作“女脩”,史記記載她是顓頊帝的孫女。後來經過考證,此女不是孫女,而是顓頊帝的女兒。那麼,她就是帝嚳的堂姐或者堂妹了。女修跟她堂哥的老婆簡狄一樣,是因為吞了鳥蛋才有了身孕生下兒子大業(音:大爺),成為了兩個國家的祖先,一個是趙國,一個是秦國。這兩國的祖上都是嬴姓(注意:是嬴,不是贏)。女修是嬴姓族人的老祖母。

秦國人為了與商朝有所區別,他們將女修吞蛋的故事與簡狄吞蛋的故事進行了區分。他們認為,秦人以種植“秦”(隴西谷名)作物和“調訓鳥獸”為主體的部族,農業的發展是與農業授時密切相關的,玄鳥就是鳳鳥,《左傳.昭公十七年》說:“鳳鳥氏,歷正也。”“玄鳥隕卵”是原始時期的歷法計算名稱……由此證明鳳鳥與立法有關。

他們對於商人的玄鳥流傳下來這樣的故事:三個女子在場裡的草垛後脫光比身子,看誰的身體白嫩。一個貨郎路過看見了,起了奸心,就把一個蛋倒空蛋液,上面寫了字,繞道高處偷偷的把字蛋拋了下去,下面女子撿起一看有字,看周邊無人,知是天上掉下來的。此時,貨郎搖著貨郎鼓假裝過路的,女子問貨郎哥蛋上寫的啥?貨郎說是上天叫女子和自己睡覺,如果不睡,會遭天打五雷轟的,三女子怕上天懲罰,就和貨郎睡了。這個傳說中的貨郎就是“商人”,“三女子比身子”就是史記記載的“三人行浴”,“拋字蛋”就是“墜其卵”,古“奸”字是三個女,貨郎是“奸商”反之是“商奸”。

帝嚳娶4個妻子生三個著名兒子,可為啥要讓最小老婆去禮拜月亮?

簡狄

這樣的區別,顯然有詆譭商朝的意思,真實性值得懷疑,《詩經》不會亂記載的,“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個在古人的眼中,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將它庸俗化只有後人才做得出來。

第三位:次妃——慶都

在《史記·五帝本紀》之中,記錄的是“帝嚳娶陳鋒氏女”。

“陳”字,左邊由旌旗演化而來,右邊由車輪的象形組成。“鋒”字,與豐、蜂、烽、風、峰、鋒、峰、逢、酆等字都是通假字。陳鋒氏=陳豐氏=陳蜂氏。這個作為古族名,預示著這個部族有兩個特長,第一個特長是善於造車,第二個特長是擅長養蜂。

帝嚳的曾祖父黃帝,其父親少典所娶的女子是“有蟜氏”的。“蟜”(音jiǎo),是古書上提到的一種蟲,首見於《山海經》。有蟜氏是蜜蜂為圖騰的部族,部落的人崇拜蜜蜂。有蟜氏部落長期與有熊部落通婚。

居住在平逢山;那麼,有蟜氏是崇拜蜜蜂的氏族部落,長期與有熊部落通婚。昔者少典娶有蟜氏之女女登(又稱:安登),生下炎帝。炎帝自陳遷都空桑,支子別封在陳,是為有逢氏,又稱陳鋒氏,“逢”或“鋒”意為蜜蜂,古稱“驕蟲”,為炎帝母族有蟜氏的圖騰。故少典的兩個妃子女登、附寶均是有蟜氏之女。實際上,有蟜氏與陳鋒氏實為同一個大的部族,陳鋒氏部族算是這個大系之中的一個分支罷了。

陳鋒氏與有蟜氏可以大致劃等號的。

陳鋒氏(陳豐氏)部族活動區域有三個地方:第一,陳倉的陳豐。陳豐氏部落起源於今陝西歧山縣西面的陳倉山,離寶雞市約十公里。陳倉山又作陳鋒,山上有石,形若山雞,因此又叫雞峰,山下便是陳坂,這個陳坂便是陳豐氏部落的初居之地。第二,陳留的陳豐。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縣治):春秋時鄭地,為陳所侵,故曰陳留。第三,.河南宛丘陳豐。五帝時代之前,陳鋒氏部落和黃帝部落東遷中原,開始由遊牧生活轉向農業定居生活,定居在河南宛丘(今淮陽縣),始居於平逢山;此時,陳鋒氏開始馴養蜜蜂,並以蜜蜂為圖騰,所以,又稱陳蜂氏。陳豐氏部落的這次遠徙意義非凡,為中華民族中一個最龐大的家族帶來了一個特定的徽記:陳。

帝嚳從經常性的與有熊部落通婚的陳鋒氏族落,再一次娶到對方部落的女子。

帝嚳娶4個妻子生三個著名兒子,可為啥要讓最小老婆去禮拜月亮?

貌似嫦娥的慶都

這名女子的名字叫做——慶都!

傳說,慶都出生於淮夷族三阿之南(今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塔集鎮)。她是陳鋒氏部落伊長儒之女。慶都嫁給了帝嚳,成為他的第三個妃子。慶都跟姜原和簡狄不一樣,沒有踏巨人腳印或者吞燕蛋等事情發生;但是,她也不甘示弱,同樣發生了一段神奇的事情。

慶都成婚以後仍留住孃家,某年春正月末,慶都與父母坐上小船於三河之上游覽。正午時,空中突然出現一條飛舞的赤龍。第二天又出現了形體小些的赤龍。晚上,慶都睡不著,閉著雙眼還不由得抿嘴發笑。朦朧中,陰風四合,赤龍撲上她身。醒來時她身上還留下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張沾滿涎水沫的畫兒,上面畫著一個紅色的人像,臉形上銳下豐滿,八採眉,長頭髮,畫上寫著:亦受天佑。之後,她就懷孕了。過了十四個月,生下一個兒子,模樣兒竟然生得與畫中人一模一樣。

這個時候,帝嚳的母親去世了,孝子帝嚳為母親的去世哭成了淚人兒,之後為母親一連服孝三年,完全顧不上慶都和兒子的事。於是,慶都帶著兒子住在了孃家,直到把兒子撫養到十歲,才讓他回到父親的身邊。

這個孩子就是歷史上被稱為最高聖賢帝王的——堯!

慶都因為兒子堯而名聞天下。在河北唐縣城東北5公里處有一座山,名曰慶都山。那就是上古時期堯帝的生母“慶都”居住在這一帶,因而用了堯帝母親的名字來命名山名。

帝嚳娶4個妻子生三個著名兒子,可為啥要讓最小老婆去禮拜月亮?

慶都山

唐堯幼年隨母慶在此地居住,流傳下來“供奉帝嚳皇后慶都之靈位”的唐代“靈源寺”遺址。慶都山的山體並不高,與附近山體也沒有連接,是一座孤立的小山頭。這裡堯泉常年流水不斷,山上古柏蒼翠,山下靈源湖風景秀麗。2000年,唐縣人民政府決定依託慶都山修建唐堯文化園,之後山上修建了石階,山頂修建了堯帝的巨幅石雕像,靈源寺也得以重修。

第四位:次妃——常儀

在《史記》之中,不但記錄了“帝嚳娶陳鋒氏女”,還記錄了帝嚳“娶娵訾氏女”。

娵訾,發音:jū zī(居資)。這兩個生僻字組成的詞,與中國古代天象有直接聯繫。

中國古代進行天象觀測,在確定7個最常見天體的運行軌跡和方位時,是以天區黃道圈內四周分佈的恆星作為參照系的。這7個常見天體是日(太陽)+月(月亮)+五大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為了量度這7個天體的位置,古人將黃道帶分成十二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一個名字,每個名字(算的星次的名字)對應一個時辰。

它們是——

娵訾(亥)、

降婁(戌)、

大梁(酉)、

實沈(申)、

鶉首(未)、

鶉火(午)、

鶉尾(巳)、

壽星(辰)、

大火(卯)、

析木(寅)、

星紀(醜)、

玄枵(子),

此即所謂的“十二星次”。此十二部分是按天赤道的經度等分的,跟二十八宿關係很密切,或對應兩宿或對應三宿。因為黃道在天球上並沒有標誌,所以就以黃道的背景恆星組成的星座表示它的位置。娵訾在二十八宿為室宿和壁宿。其位置相當於現代天文學上黃道十二宮中的雙魚宮(見圖中西北方向所標示)。

帝嚳娶4個妻子生三個著名兒子,可為啥要讓最小老婆去禮拜月亮?

十二星次

在古籍之中,有過娵訾星次的記載,如:《左傳‧襄公叄十年》:“及其亡也,歲在娵訾之口。”《爾雅‧釋天》:“娵觜之口,營室東壁也。”

如果時間有限、對古代天文學又不感興趣的話,我們沒有必要去深入鑽研“十二星次”。筆者舉例的意思,是要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個氏族(原始部落)為什麼用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來作為部族對外的命名?

這隻能夠有一個解釋,這個部落與天文有關。

娵訾氏——這個部落,他們的長處,就是擅長觀測天象。娵訾,所對應的時刻是亥時,半夜三更,屬於“陰”而不是“陽”。因而,這個部落在觀察天象之中,是以月亮為觀測對象,即所謂的“佔月”,而不是“佔日”(擅長佔日的是另外的部落)。

帝嚳從這樣的一個佔月的部落迎娶了一位女子,她的名字叫做常儀。

在《山海經》裡,至少有三處提到帝嚳的這位次妃:1、“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浴日)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南經》)。其中說到的“羲和”,指的就是帝俊(帝嚳)之妻。2、“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大荒西經》)常羲,也就是上一段中的“羲和”,明確指出她是帝俊(帝嚳)的妻子。3、“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榮水窮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大荒南經》)說得再明白不過,娥皇,仍然指出她帝俊(帝嚳)的妻子。

《山海經》中所言:“有女子方浴月”(前面第2條),“浴月”,是指在觀月之前的淨身儀式。上古將月亮視為月神,觀測之前是要進行淨身的。帝俊(帝嚳)將觀測月亮這一項重要事情,交給了第四位妻子進行管理或者操作。

帝嚳娶4個妻子生三個著名兒子,可為啥要讓最小老婆去禮拜月亮?

常儀

有現代人會問:觀測月亮幹什麼?

“生月十有二”。目的很清楚:制定曆法。

觀測月亮制定的歷法,被叫做“陰曆”(月為陰,日為陽),後世叫“農曆”。

常儀是制定曆法的一位大師,因為她來自觀測月亮的娵訾氏部落,從小受到薰陶!

如此推測——陰曆應該是常儀發明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