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韶關周田趕圩逛早市,看看廣東集市上的貨品和你那兒有什麼不同


這段時間迷上了去拍了全國各地的早市,東北的、華北的、華東的、西南的、華南的......儘管各個地方早市的開市時間不一樣,賣的東西也不盡相同,但有一點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一樣的,在早市上賣東西的人幾乎都是中老年人。

上次在丹霞山,正好碰到山下週田鎮“趕圩”的日子,第二天一早就跟著原色客棧的朋友阿宇去趕了一個圩,周田鎮是距離丹霞山比較近的一個集鎮,那天一大早,遠遠近近的鄉村農民和商人都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趕到這裡,在街道的兩邊擺滿了貨物,本來就不算太寬的街道上擠滿了賣東西的鄉民和買東西的人群,場面確實非常壯觀、熱鬧。

周田圩日的集市非常長的,我們那天也就在賣新鮮蔬菜和農產品的這一片轉了轉,最多走了整個集市的三分之一,但就是這三分之一都讓我們眼界大開了。


和國內其他地方的早市一樣,周田集市上擺攤賣貨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這位老奶奶今年已經89歲了,她應該是那天集市上年齡最大的“老闆”了吧,老人的耳朵已經聽不到了,旁邊的人說她的家距離周田有好幾公里,她那天一大早就出發,先坐公交車到周田,然後佝僂著身子拄著柺杖用桶提著她親手做的十來斤酸筍來圩上賣,賣了錢再慢慢坐車回去......

這位老人也七十多了,她賣的也是自己醃的酸筍和酸菜,其實這些酸筍在市場上也就賣三四塊錢一斤,她們的那一桶酸筍在圩上也賣不了一百塊錢,老人們的生活真是太不容易了啊。

集市上的老人還很多,這位老奶奶賣的是煮水的茅草根,撿的乾乾淨淨、放的整整齊齊的,也就賣一塊錢一把。

當地朋友告訴我們,這邊的農村老人每個月有120塊錢的養老金,但現在的120塊錢夠啥呢?

同行的書影兄看見這麼多的老人不禁感慨,他們是生來貧困還是一生勤勞呢,就全國範圍來看廣東是富裕的省份,但粵北山區因為偏僻的交通,還是有不少貧困的地方啊......

在集市上又看到了這種紅色的米餅,丹霞山的朋友香香說這是用“紅曲”染的,煮飯時放一點進去,一鍋都是紅飯了,呵呵:)

這種掃帚好像只有廣東才有,老人說她編一個要一天的時間,賣7塊錢一把呢,這東西挺好的,可惜我們要趕飛機,不好帶。

市場上的那些新鮮蔬菜和我們重慶這邊差不多,只是叫法略有差別,但這種綠色的茄子真是第一次見呢。

還有這個,魚腥草的葉子,已經幹了,只能泡水喝了.......

那天圩上的水果挺多的,除了奈李和鷹嘴桃就數這“黃皮”了,黃皮含豐富的維生素C、有機酸及果膠,果皮及果核皆可入藥,有消食化痰理氣的功效。

還有這些黃皮黃瓤的黃西瓜,買了幾個回去,不過味道不如綠皮紅瓤的西瓜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