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慶祝抗戰勝利73週年,季朗友:尋找豐縣被遺忘的抗日英烈

1938年5月25日日冦調集豐、沛、徐州等地的日本兵圍攻豐縣四區趙莊集。

我方在彭元仁、渠時漢指揮下,戰鬥激烈打響,由於雙方人員、武器懸殊,四區官兵大部分壯烈殉國。

當時黃體潤先生日記說,四區官兵傷亡二百多人,較流行的說法,陣亡121人。

這些陣亡烈士,大家知道姓名不過十餘。

郁達夫說過,“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

我想以個人的力量,去調查、挖掘這些遠去抗日英烈,把他們的名字留住,讓後人記住他們的英勇事蹟”!

慶祝抗戰勝利73週年,季朗友:尋找豐縣被遺忘的抗日英烈

尋找,被遺忘的抗日英烈

姓名:宋毛孩

出生日期:1919年

住址:豐縣趙莊鎮西北6裡北宋樓村

犧牲年齡:19歲

犧牲地點:豐縣趙莊鎮北黃樓村於家林附近

為完善趙莊集抗日文章,我到王炮樓村蒐集渠時漢英烈的資料。

在村上來回走了幾趟,遇到一位老者,打聽渠時漢的事蹟,老人瞭解不少,但渠時漢並不住王炮樓,與他一同犧牲的胞弟渠時淑住王炮樓,渠時漢在這北面十多里的鬼莊村。

騎車北行,在一村後見一老人割草向前問路,我順便問了一句,“這個村有在趙集打日本犧牲的烈士嗎”?“有三個”,老人的回答。

我感到意外。

通過了解,這個村叫北宋樓,老人叫王文祥,並熱情地帶我去找烈士的親人。

在村東南方一個較老的土牆屋子,我見到92歲宋新榮夫婦。屋子陳設很舊,老人正用的東西,可以進民俗博物館了。

慶祝抗戰勝利73週年,季朗友:尋找豐縣被遺忘的抗日英烈

通過詢問,老先生講了胞兄宋毛孩的抗日事蹟。

宋毛孩兄弟三人,他為長。沒有大號,小名叫毛孩,跟著隊伍打日本時叫宋毛孩。

1938年5月跟著彭元仁、渠時漢抗日駐守趙莊集。

5月25日早晨戰鬥打響,下午隨部隊從趙莊北門撤退,在黃樓村於家林,遭遇日軍包圍,展開激戰。

臉部全部打爛,不能辯認。

戰鬥結束的第二天上午,父親找到宋毛孩屍體,不敢確認。

其母手巧,給毛孩張(做)一雙襪子,在襪底繡花。

其母親自去戰場認兒子屍體,脫掉鞋通過襪底繡花,確定是自己的兒子宋毛孩。

宋新榮老伴宋黃氏說,婆婆在世經常唸叨,“你哥哥毛孩19歲,給日本打仗死在趙莊集,他還沒有說上媳婦”。

這是老人常說的一句話。

閒聊時宋新榮老人從屋裡拿出一個木盒,拿出一張撫鄦證,讓我吃驚的是盒裡還有老人胞弟犧牲朝鮮的烈士證,一門雙烈。

撫鄦證:豐縣笫四區常備隊特務中隊列兵宋毛孩,糸江蘇豐縣人,於卄八年五月卄五日在趙莊集抗戰陣亡。

按照本縣第四區,黨政軍聯席會議決定,每月優給該故兵遺族撫鄦公糧伍拾斤,除截留存根備查外,合行掣給領糧證收執,此證,右給故兵之父宋廣然收執。1943年豐縣國民黨政府。

宋新榮老先生說,“幾十年了,從他母親去世後,再沒有人提哥哥的事了,只是偶爾他會想起,村上知道這件事的人也不多了”。

他問我:“你一個外人,為什麼要打聽這件事”? “想把你哥哥的英勇事蹟挖掘出來,他是個英雄”!一旁的王文祥先生問我,“向他們家是否還有照顧”?“ 我只是一個喜歡豐縣歷史的人,是以個人的力量想留住真實歷史,希望這些英雄不應該在世上遺忘。

如果不調查,很可能就消失了。

把他們的英勇事蹟挖掘出來,讓後人記住他們的名字。

告別老人時,我同他握手,老人不知所措,說了句“謝謝”。

我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

我不知道該怎樣回答這位淳樸的老人。

出了老人的院子,想一首歌曲:

母親叫兒打東洋

妻子送郎上戰場

我們在太行山上

......

季朗友調查

宋毛孩烈士弟弟宋新榮先生(92歲)、弟媳宋黃氏口述

感謝宋樓村王文祥先生

2016年7月17日上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