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中華V9最後一搏,學寶馬十幾年卻不如比亞迪請個德國設計師見效快

中華汽車,有著和紅旗一樣的頂級名字,佔盡先天之利。不同於紅旗那濃濃的政治味道,中華更為純粹,全球華人沒有人不希望中華好的。而中華汽車也很爭氣,早在2000年第一代的中華車就下線了,聘請意大利設計師設計,有著瀟灑大氣外形,前格柵的"中"字造型和篆體中字LOGO完美相結合,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該車在2002年上市,取名中華尊馳,承載著國人的嚮往,馳騁而來。

中華V9最後一搏,學寶馬十幾年卻不如比亞迪請個德國設計師見效快

後來,中華又傍了個大款——寶馬汽車。與寶馬汽車共線生產,讓中華擁有了成就中國頂級豪車的潛質。尊馳、駿捷和酷寶,主打10萬元以上轎車市場,形象很是高大上。再加上當時奇瑞還是QQ唱主戲,吉利還處於優利歐自由艦的階段,一時難以與中華爭鋒。

中華V9最後一搏,學寶馬十幾年卻不如比亞迪請個德國設計師見效快

不過隨著奇瑞A3的推出,代表著自主品牌開始向中高端市場邁步。中華也感到莫大的壓力,推出旗下首款緊湊型轎車中華駿捷FSV,進入了競爭激烈的8萬元以下轎車市場,加上做工粗糙,質量管控不力,自此,中華的高端形象跌下神壇。

中華V9最後一搏,學寶馬十幾年卻不如比亞迪請個德國設計師見效快

不過,有一點還是值得稱讚的,中華汽車挺能踩準市場節奏。緊湊型轎車火的時候,中華有H530;緊湊型SUV火的時候中華有V5;小型SUV火的時候,中華也有V3。在最輝煌的2015年11月份,V3銷量達到了1.88萬輛,成為中華有史以來月銷量最高的一款車型。可惜好景不常在,由於動力差,噪音大,發動機問題多,加之競爭加劇,產品不能持續優化,目前V3月銷量跌到不足1000輛。

中華V9最後一搏,學寶馬十幾年卻不如比亞迪請個德國設計師見效快

隨著近幾年7座中型SUV開始熱門,前有廣汽傳祺GS8以16.38-25.98萬元的高價一炮走紅,後有全新比亞迪唐供不應求,中華也繼續跟上熱點,於2018年6月推出首款中型SUV中華V7。雖然4702*1932*1753mm,軸距為2770mm的尺寸不佔優,但價格還是定了比較實在的10.87-18.97萬元。要知道這車可是搭載了寶馬1.6T發動機雙渦管單渦輪增壓發動機,0-100km/h加速時間不到9s。可惜壞就壞在用了寶馬發動機卻沒有匹配上寶馬的大雞腿ZF 8AT變速箱。那麼6AT是否也可以有呢?答案還是沒有,用的是格特拉克雙離合變速箱。這就有點掉價了,這個號稱中華"小寶馬" 7月份銷量僅為1480輛。

中華V9最後一搏,學寶馬十幾年卻不如比亞迪請個德國設計師見效快

但是這並不妨礙中華繼續前行。近日,有媒體曝光中華V9路試諜照,這次中華要做"大寶馬"了。作為中華旗下最大型的一款車,可見要來一次大手筆,作最後一搏——如果沒有V10的話。

新車整體比V7更加硬朗,車身尺寸較大,車頭成熟穩重,側面造型頗有點寶馬X5的味道。

中華V9最後一搏,學寶馬十幾年卻不如比亞迪請個德國設計師見效快

中華V9最後一搏,學寶馬十幾年卻不如比亞迪請個德國設計師見效快

中華V9尾部設計比較飽滿,平直的車頂,橫直的尾部線條,車內空間應該比較可觀,主打的7座也會更加實用一些。

中華V9最後一搏,學寶馬十幾年卻不如比亞迪請個德國設計師見效快

這款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傳聞中來自寶馬的2.0T高功率發動機,最大馬力為245ps。這下動力方面肯定是有保證了。只是不知道這次究竟會配一臺怎樣的變速箱呢?

中華V9最後一搏,學寶馬十幾年卻不如比亞迪請個德國設計師見效快

不過近幾年中華汽車的外形設計就不敢苟同了。尤其是前格柵造型,變得越來越激進,已經很難讓人再與原來的"中"字造型聯繫到一起,更是與中華傳統中庸文化大相違背。再加上中華與寶馬強攀關係,更讓人覺得這個家族臉譜的設計明顯是參照了寶馬的雙腎式前臉。也難怪這幾年中華汽車的銷量一年比一年差了,2017全年銷量為48461輛,年環比下降49%。

中華V9最後一搏,學寶馬十幾年卻不如比亞迪請個德國設計師見效快

那麼,最後一搏的中華汽車是否還有救呢?

其實,在全球華人眼中,最能和中華這兩個詞聯繫起來的莫過於龍的形象,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可惜最早讓中國車用上龍的元素的居然是一位來自德國的設計師,也就是比亞迪現任設計總監。自從採用了Dragon Face(盛世龍顏)家族式前臉設計,比亞迪的造型短板一下子補上了,新推出的宋MAX和全新一代唐翩若驚鴻,宛若游龍,變得非常搶手。

中華V9最後一搏,學寶馬十幾年卻不如比亞迪請個德國設計師見效快

這不得不讓人長嘆一口氣。中華汽車,光有中華之名,卻無中華之實。早先聘請意大利設計師設計出了一個"中"字型前臉,十多年居然不捨得做一下改變。而後來一直想著去沾寶馬的光,卻畫虎不成反類犬。豈不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充分挖掘一下便可讓中華汽車更有文化魅力,品牌更有內涵深度。嗚呼哀哉,如今只恨沒有搶先一步,把比亞迪的設計師請回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