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世界銀行建議養老金替代率不低於70% 中國普通退休職工僅為45%

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它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平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養老金替代率,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養老保險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員生活水平的經濟指標和社會指標。

為了保障職工退休後的生活水平不致有大的下降,讓退休職工得以分享社會發展成果,實現尊嚴養老,養老金替代率必須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從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職工養老待遇的歷史情況,職工和企業的繳費水平,以及國家對公民應承擔的養老責任出發,養老金替代率應保持一定的水平,世界銀行建議養老金替代率必需不低於70%。

中國公務員養老金替代率80-90%世界第一

中國公務員和百姓養老金替代率之比世界第一

據《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國際比較研究》一書,芬蘭、奧地利兩國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的替代率與國民養老保險制度的替代率相同,分別為80%及60%,瑞典的公務員養老金替代率為73%,略低於國民養老金替代率76%,其他國家公務員養老金替代率都高於國民養老保險制度的替代率。和我國公務員養老零成本不同,國外公務員大多亦承擔部分甚至全部繳費責任。這便涉及到各國不同的養老金制度問題。

中國絕大多數公務員群體目前基於制度保障的養老金替代率,在80-90%,而中國普通職工的養老金替代率,僅為45%。

不久之前我國公務員養老金制度的特點包括,在籌資方面,個人不用繳費,全部由財政負擔,在調整機制方面,退休待遇調整與在職人員工資同步。基於2006年人事部、財政部《關於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計發離退休費等問題的實施辦法》,工作滿20年以上的公務員,退休後收入至少按照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的80%計發。

2012年由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12》對城鎮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進行了測算。數據顯示,養老金替代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05年的57.7%,此後一直下降,2011年為50.3%。根據中央財經大學社保系主任褚福靈的測算,2005年企業職工養老金替代率降低到47.94%的水平後,一直處於45%左右的區間。

世界銀行組織建議,要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養老金替代率必需不低於70%,國際勞工組織建議養老金替代率最低標準為55%。

中國五項社會保險法定繳費之和超過工資水平的40%。這還不算國家強制的企業個人雙方各7的住房公積金。中國法定強制的社會保險繳費在181個國家中排名第一,約為金磚四國其他三國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歐五國的3倍,是G7國家的2.8倍,是東亞鄰國和鄰近地區(中國香港和臺灣)的4.6倍。

目前上海地區企業32%,個人10.5%,合計42.5%,我國其他地區負擔的五險總費率平均在40%以上,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等還不計在內。其中養老保險企業承擔20%,個人承擔8%,個人壓力大,對企業的壓力更大。我國養老繳費比例一直處於世界最高水平。數據顯示,美國社會保障工薪稅率加總為12.4%,僱員僱主各6.2%。日本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17.82%,僱員僱主各一半。

世界銀行建議養老金替代率不低於70% 中國普通退休職工僅為45%

我國的企業員工大多集中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和服務行業,這些企業利潤最薄,勞動者工資成本也最高。現在企業和個人承擔了五險總費率40%以上,相當於半個勞動力的工資成本,目前勞動力的供求關係已經發生變化,工資是所有硬性成本中增長最快的成本。社保跟著工資增長,不僅加重了企業的成本,也加重了個人的負擔。一旦經濟不景氣,必將導致大量中小微企業倒閉或陷入困境。

為什麼這些發達國家,企業和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較低,參保人卻享受到較高的養老金替代率水平?其原因在於政府肯不肯資助養老金支出,國外一般政府資助養老金的比例佔了30%~40%,而我國卻不到10%。我國目前的財政支出大量用於重複建設形象工程投資等,是典型的建設型財政,國外多為保障型財政,把大量的財收入用於資助全民社保福利體系,而中國只是保障了不到10%的少數特權階層。

世界銀行建議養老金替代率不低於70% 中國普通退休職工僅為45%

養老金雙軌制來源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標準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準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按照2017年的統計,企業人員養老金平均2300元到3000元之間,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早已超過5000元~6000元,差了2-3倍。

中國養老金制度大致分三類:城鄉居民養老金制度、城鎮職工養老金制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城鄉居民的月人均養老金水平僅為80-100多元,與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待遇相差二三十倍,與公務員的差距更為懸殊。很多網友認為必須首先解決養老金雙軌制,消除不公,包括農村老人養老金嚴重過低現象,目前每月僅僅100多元,僅靠此收入生活將非常艱難。目前公務員養老金金已經改革,國務院正式發佈《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明確,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

但是如果先漲工資再繳納養老金,最終還是繳納稅收的人民買單。而且養老金雙軌制導致的巨大的差距還是存在。

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