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北京南中軸區規劃方案全面徵集 南部城市空間有望重構

北京南中軸區規劃方案全面徵集 南部城市空間有望重構

本報記者 王曉慧 北京報道

一直以來,北京南城的發展均遜色於北城,如今,隨著各種針對南城區域規劃的實施,未來的北京南城發展能否比肩甚至超越北城?

近日,北京南中軸地區概念性規劃研究擬面向全球徵集設計方案,該項目包含了南苑森林溼地公園詳細規劃等內容,總面積達26平方公里。據記者瞭解,未來南中軸將會建設成為一條文化軸、生態軸、發展軸,這也是南城繼“城南行動計劃”、新機場之後又一世界級重大、全新的項目規劃。

“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在北京也有體現,其中南北城發展不平衡是北京不平衡發展過程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4月11日,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在“南中軸核心崛起 引領未來城市更新——南中軸核心區發展論壇”上表示,北京的中軸路由三段組成:第一段是傳統的中軸,就是老城區的中軸,南邊從永定門開始,北邊到鼓樓結束,被稱為北京文化的脊樑骨。第二段是從鐘鼓樓往北,一直到奧森公園。第三段是從永定門向南一直延伸到新機場。

在這個軸上有很多重要的文化資源,既有傳統的文化,又有一些新的文化設施的佈局,對整個北京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所示,明確了中軸線及其延長線功能將以文化功能為主,是體現大國首都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區。區域既要延續歷史文脈,展示傳統文化精髓,又要做好有機更新,體現現代文明魅力。

據記者瞭解,北京南中軸地區概念性規劃項目完成後,將極大改變南中軸的城市空間品質,增強地區發展活力,進而帶動整個南城地區的價值加速兌現。同時,作為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中軸將要規劃建設成為生態軸、文化軸、發展軸。

就此,趙弘介紹,文化軸就是北部的文化向南延伸,特別是永外的文化繼續體現。生態軸主要以南苑森林溼地公園為標誌,體現出對於生態資源的重視。發展軸體現了對區域不斷地研究、探索,尤其是大紅門區域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之後的未來發展。以及雄安新區的建設、新機場的建設都在這條中軸帶上,未來南中軸應該是綠色發展、高端發展的區域。

“南面有後發優勢,在成本方面也有後發優勢,特別是生態資源方面。這次南城的發展,特別是新機場的發展,還有南苑機場的退出,能夠下這麼大的決心,把它作為生態中心保留下來,成為北京市最大的一塊綠色資源,就是南城最大的綠色資源的釋放。”趙弘表示,在這樣的理念之下,南城的品質會得到很好的提升。

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發展策劃研究所副所長彭劍波同樣認為,從全球來看,美國紐約城市公園、倫敦海德公園都是推動兩個城市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城市非常重要的因素。對北京來說,公園體系的建設非常重要,在南邊有南苑森林溼地公園這麼大體量的公園建設,在大力度、大魄力的支撐之下,南中軸的價值應該是不言而喻的。

會上,眾多專家預計,南中軸地區的空間秩序將會重構,整體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增強城南發展活力,帶動更多的高端資源向南部集聚。其中,南二至南四環的主城區,將首當其衝享受到該城市級規劃的躍升利好,未來價值將急劇凸顯,南中軸核心區正在逐漸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