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河北獻縣一農民用酒瓶做茶几、涼亭 “變廢為寶”成網紅

“沒人要的舊酒瓶竟能做成花架、椅子甚至涼亭,真是神奇!”近日,一組用普通瓷酒瓶組合製作的藝術品圖片在吳橋當地各個群裡熱傳,獻縣農民王國政也隨之成為網紅。

突發靈感與瓶結緣

河北獻縣一農民用酒瓶做茶几、涼亭 “變廢為寶”成網紅

手工達人王國政

58歲的王國政是獻縣城內北街人,他笑著說,自己與酒瓶“結緣”十分偶然。2010年的一天上午,開著一家燒雞店的王國政去飯店送貨,看到一個廢品收購人員正在往垃圾箱裡扔酒瓶。“挺好的酒瓶,怎麼扔了?”面對王國政的疑問,對方回答,廢品站不收瓷質酒瓶,因為它不像玻璃瓶能夠熔化再利用,所以再好看也沒人要。

王國政覺得可惜,挑了幾個葫蘆模樣的酒瓶帶回了家。中午,他給小孫子餵飯,兒子說要買個兒童餐椅。王國政來了靈感:“這麼簡單的東西還用買?我拿酒瓶就能給你做!”

說幹就幹,王國政收集到近百個紅色的廢舊瓷質酒瓶,又準備好電鑽、電焊機、切割機等工具。他去商場研究兒童餐椅的尺寸、結構等,回家畫好設計圖,挑選造型合適的酒瓶,用電鑽打好孔,像絲線穿珍珠一樣,用鋼筋穿起酒瓶,最後焊接鋼筋。考慮到舒適度,他把切割好的瓷磚做成椅面,又縫製了軟軟的坐墊和靠墊……

經過7天的設計和製作,“酒瓶餐椅”終於完成。鄰居們看了嘖嘖稱奇,小孫子也特別喜歡,這讓王國政信心倍增,從此,迷上了鼓搗酒瓶。慢慢地,酒瓶做的花架、衣帽架、盆架、茶几、椅子、床,在王國政家裡依次亮了相。

酒瓶傢俱越做越多,王國政做了成套的太師椅送給親友。在瓶友的推介下,還有周邊省市的酒瓶愛好者登門討教、訂購。

反覆琢磨精益求精

河北獻縣一農民用酒瓶做茶几、涼亭 “變廢為寶”成網紅

酒瓶涼亭

“瓷質酒瓶自帶藝術性,不易老化,不用打理,做成的工藝品中看又中用。”王國政笑著說,他看到酒瓶就會聯想能做成什麼,看到日用品又琢磨能不能用酒瓶做出來。

經過多年的研究、琢磨,王國政的技術越來越精湛,無論造型還是承重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我做的成品,承重一千斤沒有問題。”王國政說,至今他已製作出200餘件作品,都非常實用,家裡的床、衣架、花架,都出自自己之手。

2017年11月,經獻縣酒瓶收藏愛好者張英奇的推薦,王國政帶著自制的一組酒瓶太師椅走進全國酒瓶交流會,引來瓶友們的圍觀和讚歎。

王國政愛鑽研的勁頭兒感染著眾人。一些瓶友想更新收藏品,便主動把淘汰的酒瓶贈予王國政,支持他搞創作。獻縣當地一些酒廠、飯店、廢品站也免費為他提供廢舊酒瓶。王國政迷上酒瓶製作這8年,已上手過上萬只酒瓶。

“酒瓶造型各異,要通過設計、搭配,放大它們本身的美。”王國政說,他常琢磨,用哪些酒瓶做椅子腿才能讓椅子高度適中,哪種弧形的酒瓶能做衣架鉤,酒瓶的顏色和形狀怎樣搭配更協調……創作路上,他精益求精。

期待作品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今年5月,王國政受邀在吳橋縣酒章文創園設計製作酒瓶涼亭,助力旅發大會。比起椅子、花架這些以往的作品,用酒瓶製作涼亭可以說是王國政第一次涉足大型作品。雖說作品體型龐大,但這麼多年的經驗給了王國政十足的信心。整個炎夏,他每天早上5點多就開工幹活,一連忙活了兩個多月。

經過設計、打地基、挑選酒瓶、製作亭身、定製並安裝亭頂、整體美化等步驟,涼亭已於日前順利完工。“中間有個小插曲,我本身設計的是6根柱子,但安上頂子發現還是4根既美觀又承重,於是又在原地進行了修改。”王國政說。

王國政告訴記者,這座涼亭亭底近4米見方,涼亭的柱子、圍欄等由約700個酒瓶製成,亭頂是樹脂、塑鋼材質。他還用酒瓶碎片在亭底拼出了文字和花形,並在涼亭周邊建造了酒瓶圍欄,擺上了酒瓶桌椅,佔地大約近200平方米。

“期待我的作品能為大家帶來美的享受,好的心情。”王國政笑著說。

(燕趙都市報記者 代晴通訊員 劉耐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