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書香涵泳 夢想花開——曇華林小學“整本書閱讀”活動

“閒門古巷路 深柳讀書堂”。清晨,古巷深處傳來孩子們稚嫩的童謠.......古街盡頭,清水牆掩映下,一所秀麗清雅、古樸幽靜的學校躍入眼簾,它,就是武昌區曇華林小學。古街的傳統文化浸潤著書香校園,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揮毫書寫的墨香,深沉悠揚的古箏交織成一曲動聽的歌……

書香涵泳 夢想花開——曇華林小學“整本書閱讀”活動

學校創辦於1945年,是一所有著70年辦學歷史的市級素質教育特色學校,校園古樹俯仰,鮮花搖曳,樓臺亭閣錯落有致。校史廳、讀書堂、文化長廊讓人文與藝術交相輝映,彰顯了學校厚重的文化底蘊。

書香涵泳 夢想花開——曇華林小學“整本書閱讀”活動

學校在“三個了不起”辦學思想的引領下,確立了“在意每一個學生髮展”的辦學理念,實施以“全人、全程、全面”為核心的“三全”教育,落實“自豪自信自強”的育人目標,全方位構建了學校辦學體系。

辦學理念的確立,讓學校聚焦未來世界人才的三大素養,以“閱讀素養”為基本目標, 從教育管理、課程開發、課堂實施三個方面,全方位落實育人目標。

書香涵泳 夢想花開——曇華林小學“整本書閱讀”活動

在構建閱讀課程體系的過程中,學校通過“一體兩翼四驅動”策略研究,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終身發展能力,積蓄成才的力量。

其中的“一體”是指整本書閱讀,這是閱讀體系的核心,學校通過推介董宏猷、舒輝波這些本土作家的書,制定整本書實施方案,擬定年級閱讀計劃,開發閱讀指導手冊,開設閱讀指導課來搭建了共研共賞的平臺。

“兩翼”是指閱讀的路徑。課內例篇導讀重在興趣、習慣和方法指導,課外自主閱讀重在內容拓展、情感昇華和生活體驗。課內外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閱讀路徑,讓“整本書閱讀”如同一架快車,馳騁在校園,成為引領師生精神成長的生活方式。

書香涵泳 夢想花開——曇華林小學“整本書閱讀”活動

“四個驅動”,即閱讀與課程、環境、活動、生活的有效整合。為保證快車的高效運轉,學校提出了閱讀的““三進入”、“三聚焦”、“三改變””的指導策略,。

閱讀從作品、從作者、從學生進入。

著名作家董宏猷的作品《一百個孩子的中國夢》是《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系列圖書之一,分為四個分冊,以一百個中國孩子從四歲到十五歲不同的遭際和背景,作為夢境延展的線索,講述著這些孩子們曾經做過的、正在做著的以及將要做的夢,創造了一座廣闊而瑰奇的夢幻王國。作品貼近孩子們的生活,一經推出立刻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董老師就如同一個點燈人,用一個個美麗夢幻的純真故事,點亮了孩子們心中的明燈。孩子們手捧《一百個孩子的中國夢》,跟著董叔叔,感受中國大地真實的變化。他們徜徉在充滿奇思妙想的夢幻王國,心靈被震撼,思想變得成熟。孩子們用稚嫩而真摯的語言,寫下了一篇篇《一百個孩子的中國夢 · 讀後感》。

書香涵泳 夢想花開——曇華林小學“整本書閱讀”活動

閱讀聚焦研究、聚焦課堂、聚焦課程

閱讀讓教師們聚焦研究。作為閱讀課程的開發者,從啟動時的迷茫,中期的躊躇,到如今的豁然開朗,一路走來,碩果累累。他們開展四類課型的研究(推介型、指導型、交流型、彙報型),形成了“四結合”的閱讀指導策略,即初讀與精讀相結合、整本書泛讀與片段賞析相結合、讀懂內容與情感升化相結合、整本書閱讀與課外拓展相結合”。 他們以低年級繪本講述、中年級體驗想象、高年級思考啟示為重心,探索出了整本書閱讀的基本方法。低年級以繪本為媒介,“讀、想、說”三結合,重在興趣和描述;中年級“讀、思、悟”三結合,重在想象和感悟;高年級“讀、辯、創”三結合,重在交流和創作。

如今的曇小,“閱讀”悄然走進課堂,成為學科教學中的重要目標之一,各科教師廣開思路,以多種方式開發學科閱讀的內容。她們突破閱讀與學科教學的界限,進行跨學科融合式整合和超學科綜合性整合。目前學校開設的繪本創作課程,就是融合式整合的成果之一,它融合了藝術與閱讀的元素,孩子們用繪本、沙畫、工藝製作等手法表現自己的夢想,一幅幅用超清黏土製作的童話繪本應運而生;閱讀與音樂的結合同樣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寫歌詞,譜樂曲,用樂器和歌聲表達自己的夢想,一曲師生集體創作的校歌《校園夢.中國夢》由此而誕生。

書香涵泳 夢想花開——曇華林小學“整本書閱讀”活動

結合各類主題活動,設計一種融合語文、音樂、美術、數學等多學科元素的課堂,則是超學科綜合性整合的代表。活動讓孩子們學會了編劇本、寫串詞、製作道具、配曲錄音、攝影製作、統計成本等等。閱讀已成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綜合素養的有效載體。

閱讀改變環境、改變活動、改變生活

為了給孩子們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學校修建了“書香涵泳”讀書堂,“怡然書屋”,為孩子們購置了大量書籍,與圖書館簽訂了圖書漂流的協議,為孩子們提供優秀資源.....讀書堂內,孩子們徜徉書海、涵泳書香。“舊書不厭百回讀 ,熟讀深思子自知”的詩句,提示著讀書的途徑和方法;展板、櫥窗生動展示了孩子們的閱讀成果;原創書彰顯了小作家們的創新風采。校園裡班班有規則,班班有特色,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成為了閱讀的天地、創作的舞臺。

書香涵泳 夢想花開——曇華林小學“整本書閱讀”活動

活動也成為閱讀的有效載體。科技節孩子們身穿自己設計的“創意環保服裝”,自信地走臺展示。氣球裙子、紙殼機器人、光盤馬甲……環保時裝秀抒發了《我給藍天做清潔》的夢想。京劇藝術節讓孩子們聯想到董叔叔筆下的《社戲》,他們戴上親手繪製的臉譜,喝著京腔京韻,瞭解戲劇的發展史,認識戲劇中的各類元素,加深了對國粹文化的理解。“兒童節”學生自主創作課本劇、冬至節讀書分享會、民俗文化進校園活動讓文化藝術“節”“節”生色。

閱讀頻繁登上舞臺,讓活動更深刻更靈動;“閱讀”讓校園靜謐安寧,文明有序;生活經驗、旅遊見聞、社會實踐……也都成為閱讀的源頭活水,閱讀正悄然改變著師生的生活方式。

童年,是“夢”起源的地方,孩子們心中的夢想千姿百態、變幻多彩。絢麗的校園放飛孩子們的夢想,經典閱讀,指引著孩子們朝“夢”的方向不斷前行!

書香涵泳 夢想花開——曇華林小學“整本書閱讀”活動

古人云“聲之至清者,讀書聲為最”。古巷童謠聲聲,餘音縈繞;校園書聲朗朗,不絕於耳。最是書香能致遠,書香潤澤的校園裡,那一張張如花笑靨,正心繫夢想,揚帆遠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