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鬆滋籍醫學教授榮膺“中國醫師獎”

唐其柱,松滋陳店團山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院長、心血管內科專家,昨日,是首個“中國醫師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暨第十一屆中國醫師獎頒獎典禮上,唐其柱教授榮膺第十一屆“中國醫師獎”,也是湖北省部級醫院裡今年唯一的獲獎者。作為一名臨床醫生一所國內頂級醫院管理者,一名胸懷萬民蒼生的醫學大家唐其柱教授本次獲獎可謂實至名歸。

從上世紀90年代初,唐其柱就成為我國心血管病介入治療的第一批開拓者,近年來又在心衰領域做出突出貢獻,治癒大批病患。唐其柱教授說,想要讓自己經治的每一個病人,都得到當時的最好治療,是自己最初也是最樸素的願望。

他始終記得,自己剛參加工作沒多久,就遇到一個心力衰竭終末期的病人,病人極度呼吸困難已近瀕死狀態。作為一個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初級醫師,唐其柱在認真執行醫囑和密切觀察病情的過程中,不斷給予病人安慰和鼓勵。當他說道“我們再想辦法”的時候,病人絕望地回答:“你們還有屁的辦法”。這一幕令他至今刻骨銘心。

唐其柱深深感到,不僅要掌握已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術,還必須開展科學研究,不斷開展醫學技術和診療方法的創新。

從此,在他從醫的生涯中,始終秉持著一邊刻苦學習書本知識和老師前輩的寶貴經驗,同時注重廣泛查閱文獻掌握最新進展,並利用一切資源和條件開展研究和探索,並將其轉化為服務病人的能力。

1990年,在導師李庚山教授的指導下,他發表國內第一篇經導管射頻心內消融的實驗研究論文;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他成為我國早期從事心律失常射頻消融研究和介入治療的醫生之一,並參與主編國內第一本射頻消融治療心律失常的專著;

1996年5月16日,他成功完成全省第一例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植入術;

2000年左右,他發現慢性心力衰竭日益成為心血管病學領域越來越突出的防治課題,從此重點進行心力衰竭的防治和研究。

2013年,他的研究成果《心肌重構的發病基礎和臨床防治》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其研究結果和創新理論,對心力衰竭的臨床防治有重要指導意義……

多年來,他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突出的成就,贏得了病人的稱道、同行的欽佩和社會的認可。

擔任院長以來,唐其柱致力於推動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跨越發展。現在醫院每年為超過500萬門診患者、20萬住院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並努力建設世界一流醫院,推動“健康中國”建設。

在醫院管理工作中,他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理念,在全國首創和推行“四化醫療”(規範化、科學化、人本化、個體化)、“五制服務”(首問負責制、辦事限時制、流程便捷制、物品送達制和考核即時制),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病人的就醫獲得感。

他還積極投身健康湖北、健康中國建設,在湖北省內外組建了5種模式的醫療聯合體,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實現基層醫療水平的提高。

他還努力藉助互聯網+技術,組建各類遠程醫療服務系統,著力推進分級診療。

尤其是在湖北松滋市、潛江市和河南息縣等3地,他牽頭創建由湖北省人民醫院、縣級公立醫院、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共同組成全國首個“四級醫聯體”。這一模式除了幫助基層解決疾病診治問題外,更重要的是通過逐級指導,傳播健康知識和健康生活方式,達到疾病預防和控制的目的。

多年的臨床診療工作中,唐其柱教授也深刻認識到,以心血管疾病為代表的許多慢性病高發早發,與部分人群各種不良生活方式直接相關。

為此,多年來除了完成臨床診療工作,他還致力向大眾健康知識傳播,進行心血管病的人群防控。從上世紀90年代起,他就深入全省及北京、長春、新疆、海南等地機關、學校、企業、社區、鄉村等,進行健康知識的普及,義務舉行健康講座百餘場。

同時,他還自編自印了5萬多字的《心臟保健與長壽》科普書籍,並免費贈送給有需要的群眾,十餘年來免費贈書3萬多冊。

在此基礎上,唐其柱積極推動重大慢性疾病的防控研究。通過不懈努力,近期他又牽頭開展了“中南地區慢病防控科技綜合示範研究”的國家重大專項研究,這一研究將惠及中南六省超過千萬的慢性病患者。

對於此次獲得第十一屆中國醫師獎,唐其柱表示,自己非常振奮也深受鼓舞,同時深深感到身上的責任之重,“作為一名醫生和醫院管理者,不僅僅要治療疾病,更要在新時代履行新使命,為健康中國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