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武則天的“狼性”是被誰逼出來的?

舊時的史官們無不惡毒地咒罵武則天,總罵她天生就是個惡毒、淫亂的女人。正如《討武曌檄》中罵的那樣,說她“虺蜴為心,豺狼成性。”但據記載,進宮之前的武則天天真活潑,無憂無慮,秉性恬然,那麼,武則天后來為何會成為一個頗有心計、心狠手辣的女人呢?

武則天的“狼性”是被誰逼出來的?

二次進宮獲寵成皇后眼中釘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後,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感業寺為尼,但是她與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斷絲連。唐高宗即位後,他的妃子蕭淑妃專寵,永徽二年,王皇后復召武則天入宮,企圖“以毒攻毒”,擊垮蕭淑妃。

武則天一入宮就有了雙重身份:李治要她女人的美色;王皇后把她當成行使離間詭計的工具。於是,武則天一下子便被人投入到激烈爭鬥的漩渦之中。王皇后困獸猶鬥,淑妃在她惡毒的算計下失敗了,但令她沒想到的是,本用來對付淑妃的武則天竟成了高宗新寵。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下半年,武則天生下一個男孩,李治為之取名弘,不久被封為代王。永徽五年(654年)三月,武則天被封為昭儀。與此同時,高宗又宣佈武昭儀的直系親屬可以出入宮禁,使她能得到暢敘家庭之樂。

武則天的“狼性”是被誰逼出來的?

武則天在宮中地位的迅速變化,使王皇后等人忿恨不已,她認為一個進宮不久的尼姑、亂了天倫的淫婦,得寸進尺,又如此張揚,簡直厚顏無恥,便咬牙切齒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

生下兒子沒多少天,武則天又懷孕了。這個消息更加刺疼了王皇后,她愈加瘋狂、變態。在後宮肆意詆譭武昭儀,讓她舅舅柳奭在大臣中惡毒散佈武昭儀的謠言,並無恥地去找被她迫害的淑妃,重結聯盟對付武昭儀。她甚至揚言:別以為那個臭尼姑有什麼了不起,今天我還是皇后,六宮之中黨政軍是我說了算,誰敢不規矩我會給她好看的!

王皇后的作為傳到武則天那兒,她著實吃驚。一點也不錯,在後宮中皇后秉有大權,一旦宮妃有誤,皇后可以不經皇帝而動用家法。此外,前堂上那群出身豪門的大臣們,也是王皇后的有力援手,武則天稍有不慎,就會被扼殺。這時擺在武則天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被眾狼吃掉,要麼得比狼還兇。如果說武則天是狼,那也是狼群把她變成的狼,她被迫咬殺的也是狼。就在這一刻,武則天下定決心要取代這個女人的位置,只有成為皇后,才能改變自己的仍然險惡的處境,有王皇后存在一日,她和她的兒子、母親就無任何保障可言,為了一家的生命安全,她必須得反抗了。

武則天的“狼性”是被誰逼出來的?

採取措施以對抗王皇后

武則天開始她的行動了。

第一步先要向皇帝示警,告以自己在後宮中的危險局面,讓皇帝先有思想準備,以便週轉。

當高宗又臨武則天的宮室親近愛妻幼子時,武則天說:“皇后因為皇上寵愛臣妾,要用家法整治臣妾了。望皇上以大局為重,多多看顧皇后,免傷皇后的心。”李治只好快快而至正宮。王皇后一見皇帝到來,以為自己的威儀畢竟讓武則天害怕了。並一再向皇帝詆譭武則天,李治聽後,果然如武氏所言,頓時皺起眉頭,十分不悅地說:“皇后也該有皇后的體統,為何屢與妃嬪相鬧呢?前時總說淑妃不好,現在又說得武昭儀這麼難聽,是何道理!”皇后見皇帝動怒,再不敢多言。李治也愈加生氣,乾脆甩袖而去。

武則天的“狼性”是被誰逼出來的?

第二步是爭取後宮的人心。

王皇后統懾後宮大權,如果對武則天突然發動,則將倉促難以預備,造成被動。而如果取得了後宮眾宮女的人心,即使皇后欲加之罪,後宮的六尚女官、女史們也會替她說話,皇后就未必能輕易處置她。

王皇后及其母魏國夫人的弱點是自視太高,以為自己出身又高貴,平日毫不體貼下人,頤指氣使,盛氣凌人,大家對此深懷不滿。武則天平日就很注意宮中人際關係,而今有心於此,更加努力去做,她不斷施以恩惠,有了賞賜,不論厚薄,全拿來賞給她們。尤其是被皇后冷落的女官和宮女,更是專意籠絡,賞賜豐厚,毫不吝惜。這就是正史中的記載:“後不能曲事左右,母魏國夫人柳氏及舅中書令柳奭入見六宮,又不為禮。武昭儀伺後所不敬者,必傾心與相結,所得賞賜分與之,由是後及淑妃動靜,昭儀必知之。”這樣一來,後宮眾女官和下層宮女們無不敬重和效忠武昭儀,各宮裡發生了大小事情,很快便都向武昭儀報告。

組織朝中的庶族和受排擠的官員,作為高宗執政的支持者,是武則天的第三步行動。

唐朝立國依靠的是關隴士族集團的勢力,太宗英明,有時候重大舉措也為關隴集團左右。高宗仁厚孱弱,大小政務全要聽他們的,皇帝幾成傀儡。高宗每每下朝,多悲嘆連聲,有事難以決定時,就回後宮找武則天商量,武則天成了他的好參謀。

一天,高宗又找武則天問計。說鄭州刺使許敬宗上了個要求告退的奏章,不知怎麼裁決好。原來許敬宗是前朝有功之臣,本人也有文才,但如今把持朝政者是長孫無忌、褚遂良、柳奭、韓瑗、于志寧等,他們同聲共氣,利益相關,不讓庶族官員和山東及南方的“外來戶”立足。共同排擠像房玄齡、岑文本、李勣等,許敬宗受排擠,是長孫無忌這一團夥共同利益爭鬥的反映。武則天為高宗拿出主意:“既然許敬宗是個出色的人才,又是皇上倚重之人,就招回朝中做他原來的修史之事,長孫無忌等人也說不出別的來。要培植自己的基礎,就從許敬宗開始好了。”

高宗聽了武則天的主意,便把許敬宗調回中央,任弘文館學士、兼修圖史等職。許敬宗回京後,武則天還親自見了他,讓他多做些工作,多交些知心朋友,不然還會遭排擠,是沒有安靜官好做的。許敬宗心領神會,表示效忠。

輔助高宗掌權成為皇后

不久,朝中發了一件撲朔迷離的“謀反”案(高祖女丹陽公主夫薛萬徹和宗女高陽公主夫房遺愛在一次閒聊中,發牢騷:“如果國家有變,可奉司徒李元景為主。”)長孫無忌等則利用此機會大殺異已,首要分子是吳王恪(太宗第七子)和高宗的叔父李元景。高宗明知長孫無忌借刀殺人,甚至連本案也未必會是事實。他想把自己的叔叔和弟弟救出,宣判前器著向長孫無忌求情:“荊王,朕之叔父;吳王,朕兄,欲丐其死,可乎?”而長孫無忌串通兵部尚書崔敦禮等人一再上表:“陛下雖欲申恩,究竟不可枉法,如或謀反不誅,如何懲後?”二人終被處死。

武則天通過此案清楚地看出,長孫無忌貌似忠誠厚道,實為殘忍徇私,而高宗軟弱,眼瞪著長孫無忌等藐視君權,自作主張殺害忠良,殺害他的親族而不能相救,她為之悲嘆。這更堅定了她力勸高宗任用親信、樹立天子威儀的信心。而有長孫無忌為首弄權的關隴集團控制朝廷,就不會讓高宗做個真正有所作為的皇帝,也絕無她的出頭翻身之日。

後宮和朝堂殘酷的爭鬥,讓武則天看到,如果手中無權,仍處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不利形勢中,她將永無寧日。自己已有的地位會輕易失掉,甚至連身家性命也難以保住。所以,在目睹幾番腥風血雨之後,她暗下決心,一是要推倒王皇后,奪取後宮的統權大權,二是要摧垮把持朝政的關隴集團,司植自己的政治勢力,還高宗一個真正的天子地位。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后與其母柳氏為“厭勝”事發,高宗大怒,令柳氏不得入宮。此時,在皇后廢立問題上朝臣分為兩派: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來濟、等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許敬宗、李義府、崔義玄、袁公瑜等擁護立武則天為後。唐高宗這時已經企圖借“廢王立武”重振皇權,打擊元老大臣勢力。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終於頒下詔書: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並加囚禁,她們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嶺南。七天以後,唐高宗再次下詔,將武昭儀立為皇后。武則天隨後殘忍地虐殺了王皇后和蕭淑妃;讓自己的兒子李弘做了太子;為高宗出謀劃策,採用先易後難的策略,先後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最後除掉了長孫無忌,至此,反對武皇后的大臣都被或貶或殺,一個不剩,而高宗也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