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武则天的“狼性”是被谁逼出来的?

旧时的史官们无不恶毒地咒骂武则天,总骂她天生就是个恶毒、淫乱的女人。正如《讨武曌檄》中骂的那样,说她“虺蜴为心,豺狼成性。”但据记载,进宫之前的武则天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秉性恬然,那么,武则天后来为何会成为一个颇有心计、心狠手辣的女人呢?

武则天的“狼性”是被谁逼出来的?

二次进宫获宠成皇后眼中钉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王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击垮萧淑妃。

武则天一入宫就有了双重身份:李治要她女人的美色;王皇后把她当成行使离间诡计的工具。于是,武则天一下子便被人投入到激烈争斗的漩涡之中。王皇后困兽犹斗,淑妃在她恶毒的算计下失败了,但令她没想到的是,本用来对付淑妃的武则天竟成了高宗新宠。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下半年,武则天生下一个男孩,李治为之取名弘,不久被封为代王。永徽五年(654年)三月,武则天被封为昭仪。与此同时,高宗又宣布武昭仪的直系亲属可以出入宫禁,使她能得到畅叙家庭之乐。

武则天的“狼性”是被谁逼出来的?

武则天在宫中地位的迅速变化,使王皇后等人忿恨不已,她认为一个进宫不久的尼姑、乱了天伦的淫妇,得寸进尺,又如此张扬,简直厚颜无耻,便咬牙切齿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生下儿子没多少天,武则天又怀孕了。这个消息更加刺疼了王皇后,她愈加疯狂、变态。在后宫肆意诋毁武昭仪,让她舅舅柳奭在大臣中恶毒散布武昭仪的谣言,并无耻地去找被她迫害的淑妃,重结联盟对付武昭仪。她甚至扬言:别以为那个臭尼姑有什么了不起,今天我还是皇后,六宫之中党政军是我说了算,谁敢不规矩我会给她好看的!

王皇后的作为传到武则天那儿,她着实吃惊。一点也不错,在后宫中皇后秉有大权,一旦宫妃有误,皇后可以不经皇帝而动用家法。此外,前堂上那群出身豪门的大臣们,也是王皇后的有力援手,武则天稍有不慎,就会被扼杀。这时摆在武则天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被众狼吃掉,要么得比狼还凶。如果说武则天是狼,那也是狼群把她变成的狼,她被迫咬杀的也是狼。就在这一刻,武则天下定决心要取代这个女人的位置,只有成为皇后,才能改变自己的仍然险恶的处境,有王皇后存在一日,她和她的儿子、母亲就无任何保障可言,为了一家的生命安全,她必须得反抗了。

武则天的“狼性”是被谁逼出来的?

采取措施以对抗王皇后

武则天开始她的行动了。

第一步先要向皇帝示警,告以自己在后宫中的危险局面,让皇帝先有思想准备,以便周转。

当高宗又临武则天的宫室亲近爱妻幼子时,武则天说:“皇后因为皇上宠爱臣妾,要用家法整治臣妾了。望皇上以大局为重,多多看顾皇后,免伤皇后的心。”李治只好快快而至正宫。王皇后一见皇帝到来,以为自己的威仪毕竟让武则天害怕了。并一再向皇帝诋毁武则天,李治听后,果然如武氏所言,顿时皱起眉头,十分不悦地说:“皇后也该有皇后的体统,为何屡与妃嫔相闹呢?前时总说淑妃不好,现在又说得武昭仪这么难听,是何道理!”皇后见皇帝动怒,再不敢多言。李治也愈加生气,干脆甩袖而去。

武则天的“狼性”是被谁逼出来的?

第二步是争取后宫的人心。

王皇后统慑后宫大权,如果对武则天突然发动,则将仓促难以预备,造成被动。而如果取得了后宫众宫女的人心,即使皇后欲加之罪,后宫的六尚女官、女史们也会替她说话,皇后就未必能轻易处置她。

王皇后及其母魏国夫人的弱点是自视太高,以为自己出身又高贵,平日毫不体贴下人,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大家对此深怀不满。武则天平日就很注意宫中人际关系,而今有心于此,更加努力去做,她不断施以恩惠,有了赏赐,不论厚薄,全拿来赏给她们。尤其是被皇后冷落的女官和宫女,更是专意笼络,赏赐丰厚,毫不吝惜。这就是正史中的记载:“后不能曲事左右,母魏国夫人柳氏及舅中书令柳奭入见六宫,又不为礼。武昭仪伺后所不敬者,必倾心与相结,所得赏赐分与之,由是后及淑妃动静,昭仪必知之。”这样一来,后宫众女官和下层宫女们无不敬重和效忠武昭仪,各宫里发生了大小事情,很快便都向武昭仪报告。

组织朝中的庶族和受排挤的官员,作为高宗执政的支持者,是武则天的第三步行动。

唐朝立国依靠的是关陇士族集团的势力,太宗英明,有时候重大举措也为关陇集团左右。高宗仁厚孱弱,大小政务全要听他们的,皇帝几成傀儡。高宗每每下朝,多悲叹连声,有事难以决定时,就回后宫找武则天商量,武则天成了他的好参谋。

一天,高宗又找武则天问计。说郑州刺使许敬宗上了个要求告退的奏章,不知怎么裁决好。原来许敬宗是前朝有功之臣,本人也有文才,但如今把持朝政者是长孙无忌、褚遂良、柳奭、韩瑗、于志宁等,他们同声共气,利益相关,不让庶族官员和山东及南方的“外来户”立足。共同排挤像房玄龄、岑文本、李勣等,许敬宗受排挤,是长孙无忌这一团伙共同利益争斗的反映。武则天为高宗拿出主意:“既然许敬宗是个出色的人才,又是皇上倚重之人,就招回朝中做他原来的修史之事,长孙无忌等人也说不出别的来。要培植自己的基础,就从许敬宗开始好了。”

高宗听了武则天的主意,便把许敬宗调回中央,任弘文馆学士、兼修图史等职。许敬宗回京后,武则天还亲自见了他,让他多做些工作,多交些知心朋友,不然还会遭排挤,是没有安静官好做的。许敬宗心领神会,表示效忠。

辅助高宗掌权成为皇后

不久,朝中发了一件扑朔迷离的“谋反”案(高祖女丹阳公主夫薛万彻和宗女高阳公主夫房遗爱在一次闲聊中,发牢骚:“如果国家有变,可奉司徒李元景为主。”)长孙无忌等则利用此机会大杀异已,首要分子是吴王恪(太宗第七子)和高宗的叔父李元景。高宗明知长孙无忌借刀杀人,甚至连本案也未必会是事实。他想把自己的叔叔和弟弟救出,宣判前器着向长孙无忌求情:“荆王,朕之叔父;吴王,朕兄,欲丐其死,可乎?”而长孙无忌串通兵部尚书崔敦礼等人一再上表:“陛下虽欲申恩,究竟不可枉法,如或谋反不诛,如何惩后?”二人终被处死。

武则天通过此案清楚地看出,长孙无忌貌似忠诚厚道,实为残忍徇私,而高宗软弱,眼瞪着长孙无忌等藐视君权,自作主张杀害忠良,杀害他的亲族而不能相救,她为之悲叹。这更坚定了她力劝高宗任用亲信、树立天子威仪的信心。而有长孙无忌为首弄权的关陇集团控制朝廷,就不会让高宗做个真正有所作为的皇帝,也绝无她的出头翻身之日。

后宫和朝堂残酷的争斗,让武则天看到,如果手中无权,仍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不利形势中,她将永无宁日。自己已有的地位会轻易失掉,甚至连身家性命也难以保住。所以,在目睹几番腥风血雨之后,她暗下决心,一是要推倒王皇后,夺取后宫的统权大权,二是要摧垮把持朝政的关陇集团,司植自己的政治势力,还高宗一个真正的天子地位。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后与其母柳氏为“厌胜”事发,高宗大怒,令柳氏不得入宫。此时,在皇后废立问题上朝臣分为两派: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等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袁公瑜等拥护立武则天为后。唐高宗这时已经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唐高宗再次下诏,将武昭仪立为皇后。武则天随后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反对武皇后的大臣都被或贬或杀,一个不剩,而高宗也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