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NBA三項規則將修改:進攻犯規尺度寬鬆,將提升比賽節奏!

NBA三項規則將修改:進攻犯規尺度寬鬆,將提升比賽節奏!

根據NBA名記shams報道:聯盟將對3個規則修改進行投票表決。隨後NBA名記Woj確認了這一消息。

第一是在投籃之後搶下進攻籃板,回表24秒改成回表14秒。

第二是簡化進攻路徑犯規規則。

第三是擴大惡意犯規動作定義的標準,對於涉嫌惡意犯規的動作進行反覆的回放觀看。NBA賽事委員會將在當地9月20-21日投票表決這三項措施能否通過,另外,規則改變需要至少三分之二的球隊批准通過。

下面就來簡單分析一下這三個規則吧。

1、進攻方搶下進攻籃板之後

NBA三項規則將修改:進攻犯規尺度寬鬆,將提升比賽節奏!

計時器將從原本的重新計算24秒進攻時間更改為14秒。簡單來說就是隻要快攻上籃沒進,即使抓下進攻籃板重打一波,無論當時的進攻時間是否還剩下超過14秒,在抓下進攻籃板那一瞬間將會把時間更正為14秒。

毫無疑問的這個修改影響非常大,一般認為這個改動是為了提升進攻節奏,增加更多進攻回合和比賽進行的速度,有趣的是這個規則其實在國際賽季就已經正式實行,在2014年 FIBA(國際籃總)的規則變更,就已經更改成這條規則。個人認為這個規則有極高的機率會通過執行。

2、將明顯進攻路徑犯規的判定精簡化

NBA三項規則將修改:進攻犯規尺度寬鬆,將提升比賽節奏!

老實說翻譯的有點怪,不過大致上的意思就是,裁判在判定“明顯的”進攻路徑犯規上將更加的寬鬆,所謂的“明顯進攻路徑犯規”其實指的就是快攻犯規。防守方有時候會刻意犯規避免進攻方的快攻機會,在過去裁判手冊當中曾判定,要達到明顯進攻路徑判定必須要達成五個條件:

1.球從後場發球

2.犯規地點必須在後場圓弧頂部之外(就三分線最頂端之前)

3.轉換球權後進攻方明顯獲得球權(有時候會發生因為抄截爭搶中雙方沒有人確定掌握球權的情況)

4.犯規的時候,被犯規的持球者和籃板之間沒有防守者的球員

5.防守方從持球者的身後或是身體側邊犯規

而在這個修改之下,似乎可能會在判定上不再那麼拘束於這五個條件,會有這個規則改動,大概就是為了避免一些吹判上的麻煩,例如雙方比分拉鋸的時候,落後方球員刻意犯規卻因為沒達成上述要件,最終沒獲得哨音也沒成功把進攻時間凍結,反而又被得兩分的窘境。

3、將需要回放的惡意犯規的成立條件擴大

NBA三項規則將修改:進攻犯規尺度寬鬆,將提升比賽節奏!

簡單來說就是讓更多類型的惡意犯規都可以透過回放來判定,過去NBA只有達到某種程度上的惡意犯規,才會使用回放中心重新檢視犯規過程,在這個規則改動之下未來將會放寬這個限制,讓更多同樣也是惡意犯規的情形,也能透過回放來審視是否有誤判的地方。

我是覺得比起這個,要不要直接裝網球比賽那種的鷹眼,裁判誤判的問題在上賽季超級嚴重,我認為增設每支球隊在每一節都有兩次機會能向裁判提出抗議,並透過回放中心審視是否誤判還比較好一點,否則只是治標不治本而已。

當然這些只是我簡單的分析,是否能通過投票還要另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