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老師,請拉黑她!我們已經離婚,孩子判給我了,她沒資格過問孩子

老師,請拉黑她!我們已經離婚,孩子判給我了,她沒資格過問孩子

01

昨天我的讀者徐老師接到一位學生爸爸的電話。

“喂,老師。請你“涅槃重生”這個微信名踢出班級微信群,並把她拉黑!我跟她已經離婚了,孩子都判給我了,她沒有資格過問孩子的事!以後她的電話也不準接!沒有經過我同意更不能讓她來學校班上找小武!”

從小武的週記中,徐老師瞭解到:小武的父母一直感情不和,經常吵架,脾氣暴躁的小武爸爸還經常打媽媽和小武。

半年前小武的媽媽和爸爸離婚了。

離婚後小武爸爸不讓媽媽接觸小武。還到處散播謠言,說女方自私心狠、只管自己瀟灑,不要孩子,也不管孩子!更不允許小武見媽媽和接受媽媽寄來的任何東西。他還告訴小武,他的媽媽死了,不准他叫媽媽。

小武媽媽只能來學校看小武,通過打電話給班主任徐老師聯繫小武。

如果說,醫生是最能夠見慣人情冷暖的職業。那麼,老師就是最能看清孩子家庭關係的職業。

都說師者父母心!但是對於這種家庭背景的孩子又能奈何?

02

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看過一些“中國式離婚”:仇視對方,把拉攏孩子作為手段。同仇敵愾的對付對方,為達目的的不惜毀了自己的日子和孩子的未來!

家裡一位大姨,兒子兒媳離婚時孫子判給了兒子。農村的離婚孩子多半會判給男方。離婚後,大姨和表哥阻攔表嫂對孩子的各種關愛,甚至連表嫂看望孩子的權利都沒有。

大姨更是經常在孩子面前咒罵孩子的媽媽。比如“你媽是個大壞蛋!”“你媽她不要你了!““你媽有神經病!你不許跟她親近,她會把你賣了!這個世上只有奶奶和爸爸才會真正對你好!”

見面時也會跟大姨和表哥聊,我說大人離婚是大人的事,婚姻破裂了,不該讓孩子的骨肉親情也斷掉。每個孩子都需要媽媽的愛。

然而,每當我這麼說時,大姨和表哥都會咬牙切齒地說:“誰讓她提出離婚!就要讓她嚐嚐骨肉分離、親兒不認的痛!就要讓她為離婚付出代價!”

我多說幾次,大姨和表哥反而怨我胳膊肘往外拐……

有一些離婚的父母喜歡把婚姻的不幸轉嫁到無辜的孩子身上。孩子有什麼錯呢!當初表哥表嫂甜甜蜜蜜談了6年戀愛,才有了愛情的結晶。

到後來感情不在了,孩子便成了父母的武器,成了一把刺向對方要害的利刃。

人這一生,所面對的外人的傷害遠沒有父母的一句憤怒、惡毒的咒罵來的深。

夫妻之間的矛盾本該上不及父母,下不及兒孫!夫妻矛盾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不管多大的仇、多深的怨都與孩子無關。

為什麼中國的離婚總是會傷害孩子!其實傷害孩子本身的不是離婚這件事,而是離婚後父母跟孩子的相處模式。無論父母是否在一起,親子關係是永恆的!

03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無奈!我並不提倡打著為了孩子的旗號死守失敗的婚姻。

如果父母為了孩子勉強在一起,給孩子帶來壓抑感、無愛感、冷漠感。這樣的生活環境如同地獄一般,更會影響他的成長。不妨,面對現實,冷靜處理夫妻之間的關係,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離婚後,爸爸媽媽依然關心孩子,抽時間陪孩子。

一位當公務員的老同學,生下女兒不受重男輕女的公婆待見,也沒幫她帶過孩子。老公大男子主義不分擔家務也不帶孩子。二胎政策出來夫家全家催生兒子。

她不願生二胎,老公說不生就離婚。老同學心如死灰地離婚了。為了減少離婚對女兒的影響,不想跟夫家撕破臉皮,她放棄了財產權益。男方婚前買的一套房、婚後他們共同買的一套房子和車子,都歸男方。離婚後高收入的前夫每個月僅付500元撫養費給女兒。

現在她獨自帶著女兒租房子住。她當律師的姐姐為她鳴不平,誓要討回她的權益。她說,倘若打起官司,必然會跟孩子的爸爸和爺爺奶奶撕破臉。

比起財產,她覺得更重要的是,不能破壞的孩子身邊的愛的氛圍。

現在她的女兒小學三年級了,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也很陽光活潑。

為母則剛,無論境遇如何,心中有陽光,才能給孩子傳遞正能量。她的女兒能有今天的表現,背後是她的堅強、隱忍和付出。

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結局。

04

婚姻失敗本是成人的責任。對於孩子來說,出生不是他選擇的,而失敗的父母也不是他選擇的。孩子不該為成人的錯誤買單!

無論如何,孩子是你們帶到這世界的,都應該被父母愛。別讓孩子成了婚姻破裂的犧牲品。

願每一對父母,都不僅僅是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更是領著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美好。

願所有孩子都可以有相愛的父母,如果沒有,也希望他們有陽光的童年。

來源:簡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