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每日一篇《論語》典章,感受國學無盡力量,第一篇君子之風

每日一篇《論語》典章,感受國學無盡力量,第一篇君子之風

子曰①:“學而時習之②,不亦說乎③?有朋自遠方來④,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⑤,不亦君子乎?”

每日一篇《論語》典章,感受國學無盡力量,第一篇君子之風

註釋:

 ①子: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如:孔~。先秦諸~。等《論語》中“子曰”的”子”都是對孔子的稱呼,義同“先生”或者“老師”。說道老師,小編在這裡稍微拓展一下。我們平時雖然稱呼學校裡某教師為“某老師”,但這裡的“老師”其實是教師這種工作,教書是其基本功能,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其涵蓋內容非常廣泛。明清以來,一般稱教師為“先生”。直至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等將西學(美式教育)引入中國,創辦新式學校後,便開始在《學生操行規範》裡面明確將教師稱謂定義為“老師”。但絕大部分學生約定俗成將“先生”改稱為“老師”,則是從國民政府時代開始,並一直沿用至今。②時習:按時溫習。③說(yue):同“悅”,高興,喜悅之意。④朋:古時同門為朋,同志為友。同門就是同一師門,也就是同學的意思,所以在這裡我們理解成朋友或者同學都可以講通。⑤慍(YÙN):怒。

每日一篇《論語》典章,感受國學無盡力量,第一篇君子之風

試譯:

孔子說:“學習知識並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有同學(或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不被別人瞭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風度的嗎?”

每日一篇《論語》典章,感受國學無盡力量,第一篇君子之風

試解:

小編才疏學淺,但喜好古人之言。記得東晉大家陶淵明有言“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事”,這既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心靈最好的慰藉。世間最美好的風景我想只有我們沉浸在書本中的時候,才會真切的感受到!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在求知的山峰上攀巖,你終究會發現別樣的風光讓你心曠神怡,耳目一新。孔子教導我們在求知的過程中學會自得其樂,在用心交友中收穫真誠的喜悅,即使我們懷才不遇,才華無處施展也不怨天尤人,整天無謂的抱怨發牢騷,因為“時運不濟,命途多舛”不只你我,我們要做的是不斷積蓄力量,厚積方可薄發。做一個從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 現代社會物慾橫流,人們行色匆匆滿身銅臭,司馬史公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古典風範蕩然無存,人心不古,勾心鬥角,奸營勢利;試問當今社會為何戾氣如此之重,為老不尊,為幼不孝,古人所言君子之風何時才能重現?

每日一篇《論語》典章,感受國學無盡力量,第一篇君子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