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對孩子發火後,家長如何快速和孩子修復關係?

晗晴說


孩子不聽話,爸爸媽媽難免會發火生氣。可往往事後,又會為自己的衝動感到自責。發火,擔心會傷害到孩子;不發火,又擔心孩子更加叛逆不聽話,究竟要不要對他發火生氣呢?又該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怒氣值呢?今天育姐就跟大家說道說道。

對孩子發火,爸媽不必過於自責

對孩子發火,大家無需感到過於自責。如果大家學會怎麼適當對孩子發火,就會發現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有好處的。

1.不發火是對孩子的溺愛或輕視

你從不對孩子發火並不能換來他的感激,因為他無法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孩子做錯事,你若無動於衷,這種放縱很難讓他學會如何明辨是非。

2.發火是無法避免的情緒反應

爸爸媽媽強忍著不對孩子發火,反而有可能因為強行積壓憤怒導致情緒失控。也許一開始只是想指責孩子的錯誤行為,最後喪失理智對孩子進行辱罵。

3.爸爸媽媽有權利發火

父母生氣沒什麼,很自然,當孩子的行為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作為家長的你當然有權利指出他的錯誤,讓他認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對的,影響了他人。

爸媽發火,請把握好“度”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家可以適當的發發火。但是請注意,這不是鼓勵大家可以隨意對孩子發火。發火具有破壞力,事後肯定要付出很多的代價。大家可以通過發火來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不能把孩子當成“撒氣筒”。

同時,大家要記住,發火只是要告訴孩子“我的忍耐已經到極限了,趕緊停下來。”發火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孩子,大家不能幹以下這些事:

1.翻舊賬、發牢騷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非常討厭別人翻舊賬。大家這樣做,對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沒有任何幫助。

2.辱罵或羞辱孩子

對孩子進行羞辱,會讓孩子內心很受傷。等到怒氣消失了,大家又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修復親子關係,何必如此呢?

父母控制怒氣值的技巧

生氣的時候容易喪失理智導致孩子受傷,所以要學會一些控制怒氣值的技巧。

1.情緒即將失控時

當你感覺自己無法控制情緒即將發火時,可以試著安排一段空閒時間單獨出門放鬆自己心情,避免負面情緒累積,也可以在一個沒人的地方做深呼吸。

2.正在發火時

當你真的發火時,試著這樣跟孩子說話,或許可以讓自己憤怒情緒得以平復,同時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1)直接告訴孩子該怎麼做。

(2)孩子做錯事,直接把事實說清楚效果更好,比如“衣服被你翻得亂糟糟的,太不整潔了!”

(3)孩子不聽話,多說自己的感受。比方說,孩子只顧看電視不去吃飯,你可以告訴他“媽媽好傷心呀,媽媽給寶寶燒好吃的,可是準備了好長時間的~~”看你這麼說,孩子一定會心疼你的啦~


育兒網


先確定一件事,人都會有情緒。只是成年人對情緒的控制力更強,孩子這方面能力弱一些。

對孩子發火這件事,有一些媽媽認為是完全不可以的,但又不可能在孩子面前保持情緒穩定,有時候刻意壓抑自己的情緒,搞得內心很糾結。

要肯定的是,把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肯定是不對的,但明明有情緒,還拼命壓抑,這種內心和行為之間的扭曲反而混淆了孩子對「真實」的理解。

發火之後,冷靜下來,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跟孩子道歉。不是因為有情緒道歉,而是因為這種強烈的表達方式,傷害了自己愛的人,需要道歉。這樣孩子也會知道,我可以有情緒,但因為有情緒傷害我愛的人,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第二件事,是跟孩子溝通發火的原因。是哪些行為不對,產生了哪些不好的結果,是孩子的問題就指出來,並且給出正確的示範。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回到第一步,真誠道歉。

第三件事,可以試著約定一個小暗號,如果說到這個小暗號就表示情緒上來了,比如,我要變獅子了。這樣一方面提醒孩子,另一方面也是提醒自己關照自己的情緒。

最後,有情緒很正常,但情緒的表達是有很多方式的。

明明很累,孩子還在吵著要出去玩要講故事,煩死了!這時候脾氣上來,你是粗暴拒絕還是先說清楚自己的感受,再給個替代方案?

粗暴拒絕的結果就是孩子不開心,更鬧,你更煩,然後完蛋了,亂成一鍋粥。換個方式呢?

你希望媽媽陪你,我也願意陪你。不過我今天工作特別多現在特別累,你一直吵我會很煩,就想一個人安靜的休息會兒。你可以先去玩積木,或者吃點水果,等媽媽休息半個小時再陪你。

這一大段話看起來複雜,實際效果比粗暴拒絕好太多,而且孩子會學到體諒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