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河砂日漸枯竭,機制砂指日可待?是時候帶你全面瞭解機制砂了

混凝土是現代土木工程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一種建築材料,其中,砂同石子、水泥一樣,是混凝土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砂資源短缺,在我國很多地區都出現了亂採亂挖天然砂的情況,特別在這幾年裡,毀田挖砂、破壞河道挖砂的情況很普遍,這些行為不但破壞了有限的耕地、防洪堤壩,並引發了不少工程事故。天然砂這一自然資源在我國出現了逐漸減少、質量日益下降、價格成倍上漲的現象。因此,尋找新的混凝土用砂資源已經迫在眉睫,開發和使用機制砂已成為解決建築用砂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機制砂代替天然河砂不僅具有一定的經濟性和適應性,還具有一定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由於機制砂生產 不受氣候、季節的影響,而且在生產工藝上還能得到有效控制。

河砂日漸枯竭,機制砂指日可待?是時候帶你全面瞭解機制砂了

機制砂的優缺點

機制砂的優點

(1)工廠化生產,質量可以得到保證

工廠生產可以從選材、破碎等一系列的工藝流程上建立質量監控體系,生產條件好,砂的質量才能得到保障。

(2)砂的物理力學性能好

可以有意識的選擇硬質岩石生產機制砂,避免採用軟質、風化岩石,同時,含泥(塊)量可以人工篩分控制。化學成份和母材、碎石一致,對混凝土沒有負面作用,適合做高強混凝土。

(3)機制砂的顆粒級配、細度模數可以調整

可以按照工程的需要,結合母材的特點及混凝土的要求,調整機制砂的細度模數與顆粒級配。調整的措施主要是通過破碎設備、工藝流程的選擇來完成。

河砂日漸枯竭,機制砂指日可待?是時候帶你全面瞭解機制砂了

機制砂的缺點

(1)天然砂顆粒渾圓,表面光滑。

天然中砂細度模數一般為2.6~3.0,級配較好,對混凝土的工作性十分越有利。機制砂顆粒尖銳,多稜角,表面粗糙,細度模數多為3.0以上,與天然河砂相比,機制砂的顆粒級配稍差,大於2.5mm和小於0.08mm的顆粒偏多,導致混凝土的和易性較差,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外觀質量缺陷。然而,機制砂的缺點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碎砂設備、合理利用砂中含石粉量、調整砂率,以及選用合適的外加劑等措施來克服。

(2)機制砂含有一定量的石粉。

石粉和泥的粒徑雖然都是小於0.075mm,但是他們的成份不一樣,細度相差也比較大。泥顆粒大多小於0.016mm,而石粉顆粒大都在0.016~0.075mm之間。泥吸附在砂的表面,妨礙砂與水泥的粘結;而適量的石粉卻可填充在水泥、細砂的空隙之間,使機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增強。

河砂日漸枯竭,機制砂指日可待?是時候帶你全面瞭解機制砂了

機制砂混凝土的性能

硬化前混凝土的性能

機制砂混凝土硬化前的性能主要涉及到混凝土的稠度、和易性、可塑性、可加工性等方面,這些性能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相互關聯,是從不同的角度描述新拌混凝土的特性。其中,混凝土的和易性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指標,它不僅表示混凝土澆灌成型的難易程度,也表示混凝土抵抗材料分層離析的能力。混凝土和易性的具體指標為坍落度。在水灰比相同的情況下,機制砂混凝土坍落度要比河砂混凝土的小,這主要是由於機制砂本身具有裂隙、空隙及孔洞,其有一部分顆粒為礦物顆粒集合體,這樣就增大了砂子的比表面積,吸附了更多的水,導致混凝土的需水量增加,坍落度減小。

機制砂混凝土的力學性能

混凝土的力學性能指標包括抗拉強度、抗彎強度、抗壓強度、彈性模量、粘結強度、疲勞強度、收縮徐變特性等。由於機制砂一般採用硬質岩石破碎,機制砂比天然砂的抗壓強度更高。因此機制砂混凝土與天然砂混凝土相比,各項力學性能指標更高。當然,混凝土的強度、彈性模量等力學性能指標除了和砂的強度有關之外,還與其他因素有關,如機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和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砂率等。

機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是指混凝土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具有抵抗凍融循環等氣候條件、酸鹼等物理化學侵蝕作用、受光熱作用、流水沖蝕作用的能力。如果混凝土越密實,那麼抗滲抗凍性越好。因為混凝土的抗滲性主要是和其孔隙有關。對於機制砂混凝土的抗凍融耐久性還缺乏系統的研究。綜合已有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機制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具有一定的微集料填充效果,各方面都優於中砂混凝土,機制砂和天然細砂混合配製出的混凝土抗滲性比中砂混凝土差。

尚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機制砂在我國混凝土結構工程實踐中的應用還處在起步階段,為了推廣機制砂在混凝土特別是橋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應用,還應開展深入、廣泛的研究。

機制砂顆粒形狀、顆粒級配的研究

機制砂的顆粒形狀、顆粒級配對混凝土的和易性、強度、抗幹縮性及耐磨等性能有影響。不同粒形的機制砂對混凝土的和易性影響比較大,片狀顆粒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較差,最理想的粒形是近似於立方體顆粒。機制砂中要含有適量的石粉,不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還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高效、優質制砂設備和制砂工藝的研究

凡是能經濟有效地加工出小於5mm的合格粒度級配的機械加工設備都可以作為制砂機械。目前,圓錐破碎機、磨碎機械、錘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輥式破碎機、籠型破碎機和立軸衝擊式破碎機都可以用來制砂。中小企業使用顎式破碎機較多,生產工藝比較簡單,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混凝土用機制砂對砂的顆粒形狀及級配有很高的要求。為了生產出符合要求的優質機制砂,需要從設備選擇、工藝流程、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隨著我國基本建設的不斷深入和環境保護的日益加強,自然砂的利用在很多方面都被限制。面對建築業需要砂量的增加,自然資源已經不能再滿足工程的需求,所以必須要在機制砂的利用上下功夫。如果機制砂使用取得成功,今後的施工組織將有可能發生轉變,例如在圍巖較好的隧道中施工,混凝土所需的碎石和機制砂就可以在掘進過程中得到解決。

機制砂混凝土攪拌設備的研究

攪拌設備也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機制砂混凝土的攪拌不宜採用小型攪拌設備。在施工之初,機制砂混凝土的攪拌是採用與自然砂混凝土攪拌的方法,結果不能滿足工程的質量要求。特別是少量混凝土的攪拌,決不能使用非強制性混凝土攪拌設備,否則混凝土的外觀質量難以保證。機制砂混凝土只有採用大型攪拌站或強制攪拌設備來攪拌,才能保證工程的質量。從而改善了混凝土的孔隙結構,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實度。

機制砂混凝土的應用須加強工程試驗

機制砂混凝土的使用必須按要求合理設立工程試驗室,以加強對混凝土的配比、和易性、抗滲、抗壓強度、抗拉強度、彈性模量、疲勞強度、收縮徐變、耐久性能等指標的及時監控,從而保證混凝土的質量。

結語

目前,機制砂混凝土在施工實踐中應用相對比較少,對這種混凝土的長期性能還缺乏深入的研究探討。這些性能主要包括收縮徐變性能、抗凍性能以及抗滲性能等耐久性指標。在今後的工程施工中應該不斷地加強研究,以完善機制砂混凝土的各種指標,使其在工程中得以廣泛的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