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住在富平老城的60、70後們,你們還記得幫助家人種菜的那些歲月嗎

作為蓮湖村的六零後、七零後們都經歷過幫助家人種菜的各種繁索。

記得每年冬季算是相對比較閒的時候,大人們會給我們這些十幾歲的已有勞動能力的娃們,一人發一把鐵鍁,趁土壤沒有上凍之前先翻地。我們穿上千層底布鞋,三五搭伴來到地裡,一鍁一鍁地翻,有時在皎潔的月光下,我們邊翻地邊聽幾個夥伴五馬長槍地吹牛。有時我們也會在田間地頭打鬧,一家一畝多地經過我們這些小勞力的晝夜奮戰終於翻完。大人們便把地整碎,刨梁,只等開春栽菜。

住在富平老城的60、70後們,你們還記得幫助家人種菜的那些歲月嗎

栽菜自然要務菜苗,幾家人便合夥打苗床。先選靠礆畔的光照充足的地,然後用石錘子一錘子一錘子夯實,修整成一個後背高前沿低的長方形苗床。苗床整理好,下來就是我們這些娃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包紙盒。

我們會拿個小凳子,提個小竹籠,裡面裝上提前裁好的報紙。鐵筒筒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們姐妹倆一邊一個,先拿木板把地剮平,再給鐵筒裡裝上提前配好的糞土,再纏緊報紙,然後攥緊尾部,倒扣下去,一個紙盒便成功了。我們姐妹倆倒是利索,沒有幾天功夫便完成了幾千個紙盒的任務。看著一行行整齊的紙盒,心中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儘管手已凍裂,但卻常常能換來父母鄰居的誇讚聲。一切準備就緒,就要下菜苗了。

有經驗的叔伯們常常把黃瓜種子,西紅柿種子用沙布裝起來,用塑料一裹,毛巾一包,揣進自己的懷裡,寶貝似的晝夜不離身,為的是恆溫苗出得齊些。

住在富平老城的60、70後們,你們還記得幫助家人種菜的那些歲月嗎

看著那些幼小的生命都吐出了嫩嫩的小芽,我們都能感覺到大人們那滿心的希望。下苗那天便發動十幾個人來下苗,自然少不了我們這些手腳靈活的娃們。白嫩嫩的芽兒經不起手碰,便一人拿根筷子沾粒種子下到紙盒裡,大人們下苗床前沿,我們便被派到“後沿陣地”,橫搭一塊木板,齊刷刷的爬下來一粒粒下到紙盒裡。然後,請一位農活技術好的長者覆土、上水,最好蓋上塑料,待太陽落山再蓋草苫。一整個冬季每天早上揭晚上蓋,遇上雨雪天更是忙碌。大年初一也常常看到我們菜農忙碌的身影。一天天地通風、上水,務弄一冬終於盼得苗肥葉旺了,到了該裁苗進棚的時候了。

一開春,整個菜田便忙活起來,婆娘女子娃都下地插竹竿,扎大棚了。那時,你站在北門坡頭,放眼望去一片白色的海洋。大家齊心協力栽菜進棚,半人高的棚,人只能彎腰弓背行走,連蹲帶爬地把菜栽完。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常常會遇上起風的曰子。帶著哨子的風呼呼地颳著,熟睡的人們麻溜地穿衣下地,迎著寒風,急急地跑下北門坡。只見狂風肆虐地撕扯著塑料大棚,發出嘩啦啦的聲響,甚至有的塑料順風飄飛。溫棚的菜苗經受不起狂風猛打,可憐巴巴地垂下了腦袋,好像乞求主人的救助。人們手忙腳亂,提土壓棚,常常是這邊壓住了,那邊又開了,勤勞的菜農們跟著老天鬥智鬥勇,往往是棚壓實在了,風也停了。也免不了損失慘重的,要重新置棚、補苗,重整旗鼓。

住在富平老城的60、70後們,你們還記得幫助家人種菜的那些歲月嗎

經過一天天的辛苦勞作,一根根嫩綠的黃瓜條頂著朵黃色的小花一天天長大。西紅柿棚裡也是花開一片黃燦燦,在家人們頂著高溫佝僂在棚裡打芽子、順蔓、點花的辛苦付出下,那一嘟嚕一嘟嚕紅色夾雜著青色的西紅柿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菜農們看到了豐收的希望,也是對菜農們黑水汗流的回報。

菜終於可以上市了。早上五六點鐘,菜地裡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摘黃瓜的、摘西紅柿的、裝籠的、拉架子車的......人人就像旋轉的駝螺忙不停歇。一籠籠碼放整齊的西紅柿鮮紅誘人,一籠籠帶刺的黃瓜青翠欲滴,菜農們是不捨得吃好的,往往把挑揀出來的歪瓜,爛柿子拿回吃。我們這些娃們,往往是躲過大人的視線,偷吃又大又紅的柿子,又嫩又水靈的黃瓜。至今想起來都讓人回味無窮,那真是太美味了!如今再也吃不到原來的味道了!

住在富平老城的60、70後們,你們還記得幫助家人種菜的那些歲月嗎

一籠籠蔬菜被拉到菜市場,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有的很快便出售一空,有的稍一耽擱,等一天有時還賣不了。賣了好價的菜農們一臉愉悅,輕輕鬆鬆拉上空架子上城回家了。賤賣了的菜農拉著空蕩蕩的架子車,步履沉重地走著,好像拉有千斤重物。

到了秋季,家家基本上便只種長豇豆。記得有一次我去打豇豆,那茂盛的綠葉中夾雜著一朵朵紫色的小花,那一根根長豇豆隨風搖擺著它那水蛇般的腰肢。看著這可愛的尤物,我便一根一根把它摘下來,紮成一把一把的。正當我摘的起勁時,只見陰涼的架溝裡靜悄悄的盤踞著一條身著黃綠相間花紋的蛇,我驚叫一聲拔腿便跑。蛇受到驚擾,灰溜溜地跑了。我鼓足勇氣繼續摘,最終那些豇豆還賣了幾十元錢呢。

還有一次, 聽說菜場收西紅柿,我們全家人冒雨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著泥濘,摘了幾籠西紅柿,又冒雨吃力地拉到菜場,我們個個淋成了落湯雞。看著我們的狼狽樣,菜販一陣唏噓感慨:“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是呀,我們菜農哪怕天下刀子也要下地,不能讓菜爛在地裡。

住在富平老城的60、70後們,你們還記得幫助家人種菜的那些歲月嗎

現如今土地流轉,蔬菜大面積種植,機械化耕作,科學種田,農業合作社專賣,也有了互聯網銷售。我們蓮湖村土地也被徵用,年輕人外出打工,我們的父輩們要麼跳跳廣場舞,要麼含飴弄孫,養花種草也過上了無憂無慮的日子。種菜的曰子已成為一種幸福的回憶……

作者簡介:劉喜雲,富平老城人。喜歡靜靜地讀書,快活地奔跑。喜歡回憶過往,寫一些生活小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