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滁州:化蛹為蝶著華章!

滁州:化蛹為蝶著華章!

滁州:化蛹為蝶著華章!

南湖公園夜景(資料圖)。 楊志國 攝

悠悠清流河述說著過去的興衰,千年琅琊山記錄著歲月的更迭。

滁州,自古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形兼吳楚、氣越淮揚”“儒風之盛、夙貫淮東”之譽。1992年撤地設市以來,在歷屆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滁州人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譜寫著現代化都市建設的精彩故事,尤其是2008年以來,“大滁城”建設讓滁州城市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為經濟發展拓展了空間,為擴大開放改善了形象,大大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工作環境。一個與南京同城的新家園、魅力後花園,一座宜居宜業宜遊的新型區域中心城市正快速崛起於合寧省會城市之間。

經歷改革開放40年的洗禮,如今的滁州風華正茂、風姿綽約。立體路網內通外聯,幢幢高樓鱗次櫛比,公園綠地花團錦簇,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服務功能逐步提升……

觸摸亭城脈搏,感觸時代變遷,你會發現這座安徽東大門、毗鄰長三角的千年古城實現了華美“蝶變”,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你款款走來……

滁州:化蛹为蝶著华章!

南京太僕寺鳥瞰。範循林 攝

古城落伍——

滁州是大明王朝的發祥地,是“大包乾”的策源地。然而,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滁州城鎮化發展水平相對滯後,已成為影響滁州綜合競爭力、招商引資和工業化進程的短板。作為“大包乾”的發源地,與滁州聲名遠播不相匹配的是滁州的城市建設在上世紀末走到邊緣,逐漸落後周邊城市。

時光回溯到上世紀80年代,滁城老城區內73條大街小巷,皆為青條石路面,道路狹窄,高低不平;路燈只有東大街、中心街、遵陽街等白熾燈照明;街道無地下排水管道,全靠自然排水和明溝排水;城市橋樑只有廣惠橋、廣濟橋、文德橋等幾座古橋。滁城城市綠化除幾條主要道路種植“法桐”外,無規模公共綠地。

1982年11月15日,撤銷滁縣設立縣級滁州市後,滁州城市建設開始加速,拓寬舊城街道,興建琅琊大道,建立琅琊山森林公園和南湖公園。同時,形成東、西、南三片工業區,城區向東南擴展,1987年城區面積由1982年的4.62平方公里增到9.8平方公里。1992年建成區面積14平方公里。同年,12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滁縣地區和滁州市(縣級)設立省轄滁州市,城市建設進入新階段。1993-2008年,市政府實施中心城市帶動城鎮化戰略,改造舊城與開拓新區並行。城市向南推進,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向東擴展建立工業園。到1998年,城區面積擴展到20平方公里。2007年,滁城城區面積45.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40萬人,城市道路228公里。

城市是一個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對外展示形象的第一名片。雖然在歷屆滁州黨委、政府的努力下,滁城面貌發生很大變化,但由於財力物力等因素制約,滁州城鎮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市規模不大,基礎設施落後,城鎮功能不全,集聚和輻射效應不強,“擠、破、舊、髒”依然是滁州城市面貌的真實寫照。

隨著時代的發展,周邊的合肥、南京等地紛紛加速馳入發展的快車道,“塌陷”的狀態與現實讓處於兩地夾縫中的滁州明顯力不從心,位次在全省一步一步後移。城鎮化發展水平相對滯後,已成為影響滁州綜合競爭力、招商引資和工業化進程的短板。伴隨著新世紀的腳步,滁州人抬頭四顧,重新審視這座城市,不得不承認,與周邊城市相比,滁州落後了。

如何建設滁州?建設什麼樣的滁州?滁州百姓在期盼,滁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在深思。

滁州:化蛹为蝶著华章!

滁城風光。趙辰 攝

“造城”行動——

2008年4月,古老的滁城從一片春色中醒來,猶如一隻等待破繭而出的幼蝶,靜候展翅高飛那一刻的到來。市委四屆七次全會正式提出建設“大滁城”戰略,一座“經濟繁榮、山水相連、生態優美、宜人宜居”的新滁城呼之欲出。

2008年4月,一個值得滁城人銘記的時間。在市委四屆七次全會上,一個“131”組團式發展戰略浮出水面——以滁城為中心,來安縣城、全椒縣城、南譙政務新區為3個副中心,琅琊山風景區為依託,組團建設,扇形拓展。目標是做到一年全面啟動,兩年拉開框架,三年初具規模,五年展現新貌,打造“經濟繁榮、山水相連、生態優美、宜人宜居”的新滁城。規劃主城區到2020年,在原有40平方公里基礎上拓展到100平方公里,人口由40萬增加到100萬,琅琊山風景區由115平方公里擴展到240平方公里,3個副中心城區面積和人口將分別達到100平方公里、100萬人。這就是引領滁州新時期城市化建設的“大滁城”戰略。

“大滁城”之大,首先在大思路。跳出市區範圍,打破市縣界限,包容發展、輻射周邊,探索在傳統農業地區推進統籌發展、加快城市化的新路徑。其次是大趨勢。城市化和產業轉移是大勢所趨,“大滁城”建設站在城市化和產業轉移的結合點上。再次是規劃面積之大。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100萬人口,具備了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的基礎。四是大在人心,順應了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得到了廣大群眾的高度贊同。

過去的建設囿於老城區範圍之內,視野不夠開闊。“哪裡好搞就搞哪裡,哪裡方便就在哪裡建”,結果,城市主幹道挖了填、填了挖,不斷被開腸破肚。“小打小鬧,到處是‘三岔口’,到處是斷頭路,到處是‘小’區,老百姓對此很有怨言。”市建委的工作人員介紹。

滁州:化蛹为蝶著华章!

琅琊路小學學生在醉翁亭景區研學。王家國 攝

城市是經濟發展的載體,規劃則是城市建設的龍頭。多年來城市建設的教訓警示後人:規劃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規劃的損失是最大的損失,因此,在戰略推進伊始,規劃就被作為龍頭引領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

為了完善“大滁城”的構想,我市專門成立了高規格的規劃委員會和規劃專家評審團,東南大學和天津大學的兩位院士多次帶隊來滁州出謀劃策,最終形成了滁州市總體規劃、滁(州)來(安)全(椒)4500平方公里城鎮群規劃、城南新區概念性規劃等19項專業規劃。站在全市的高度,掃描兩區六縣。在此次規劃的“131”組團建設中,全椒和來安兩個縣首次被收進了視線之中,這就突破了行政的區劃,也擊碎了傳統理念的藩籬。

富有開拓精神的滁州人緊緊圍繞“大滁城”建設目標,以非凡的勇氣和魄力,開始了以改變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位、創造優美人居環境為核心的“大滁城”建設,掀起了滁州有史以來城市建設的高潮。

10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建設者日夜拼搏、埋頭苦幹下,主城區發生了鉅變。人們最突出的感覺是,滁城變大了,建成區面積已由2008年初的40平方公里擴展到近90平方公里,人口由不足40萬人增長到70多萬人,城鎮化率躍居52%,年均提高1.4個百分點;滁城變寬了,新建主幹道路大部分達到六車道以上,並且以瀝青路面為主,路網框架拓展到120多平方公里;滁城變高了,滁城已建成、在建和規劃的11—32層以上高層建築達1300多棟;滁城變美了,通過深入開展文明創建,城區得到淨化和美化,山環水繞的滁州變得更加秀美。

隨著城市框架的拓展,城市的承載能力顯著提升,除城市基礎設施水平明顯提升之外,各項服務功能正在得到完善。“大滁城”建設以來,一批城市商業綜合體、五星級酒店投入使用;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蘇滁現代產業園首期12平方公里開工建設。滁州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提升了城市顏值,也帶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滁州招商引資高歌猛進,商賈雲集,惠科電子、獵豹汽車、盼盼集團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紛至沓來,“蘇商最佳投資城市”“浙商最佳投資城市”“深港企業投資潛力城市”成為滁城新名片。“來了滁州有不想走的感覺,有想投資的衝動,有想合作的願望。”國家開發銀行規劃總監、信貸管理局局長郭明社來滁考察時對我市的發展環境給予高度評價。“前幾天,我們舉辦一場產品推介活動,客人來了以後都說滁城變化很大,像一個大都市了。”安徽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步顯勇振奮地說,當初選擇滁州,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從韋應物、歐陽修筆下的古城,到今天的省轄地級市,再到“大滁城”,滁州城市的版圖隨歲月流淌不斷擴大,演繹著一曲“城市化”的激昂樂章。

滁州:化蛹为蝶著华章!

滁州花博園。百樂 攝

民生優先——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改善民生作為“大滁城”建設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堅持民生先行、環保先行、基礎設施先行、公共服務先行“四個優先”理念,努力讓發展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

“新房子91平方米,自己只掏了3萬多元。去年春節,我們一家人終於住上了新房子!”68歲的章書虎高興地說,多虧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不然,我做夢也住不上這麼好的房子呀。談起曾經的生活環境,他深有感觸,“原來的房子是老式瓦房,40多平方米,沒有衛生間,一下雨就頭疼。孩子小時還能擠擠住,長大了都不願意回來。每年春節,兒子一家從外地回來吃過飯就走了。我們是盼星星,盼月亮,天天盼著拆遷啊!前年一聽說要拆遷,大家滿心歡喜,早就把家騰空搬走了。市委、市政府真是給咱們遵陽街的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啊!”

遵陽街是滁州的一條老街,滁州人稱其為“老東關”。在老滁州人的記憶中,這條街滿滿都是木匠、鐵匠、篾匠等各行各業的老手藝,耳邊似乎還回響著流動貨郎的叫賣聲。這裡曾經是老滁州商業最繁華地段之一。日月更迭,滄海桑田。舊時繁華地卻因城市的發展逐漸成為“被遺忘的角落”。看到城市日新月異,這裡的群眾坐臥不安,曾經多次上訪要見市領導,一個願望,那就是拆遷。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2016年,市政府聽民意、順民心、解民憂,正式啟動房屋徵收工作,這裡的一千多個家庭的命運就此改變。

姚殿珍一家也是這一千戶居民的其中之一。在遵陽街地塊房屋徵收工作中,姚殿珍搬出擠了大半輩子的狹小房子,住進位於龍池花園的安置房。因為她身體不好,還有一個孩子上大學,當時找不起差價,工作組瞭解情況後建議她辦理產權共有。啥時候有錢,啥時候把差價補上,也沒有利息,毫無壓力。困擾多年的住房問題一朝徹底解決,50多歲的姚殿珍一下子覺得生活如此美好。

像姚殿珍一樣受益於舊城改造和房屋徵遷的普通百姓,在滁城不下萬數。作為“大立”之前的“大破”,房屋徵遷是城市建設最先啟動的第一步。“大滁城”建設戰略實施以來,我市以改造老城區為切入點,加大各類棚戶區改造力度,完成拆遷650多萬平方米,建設安置房500多萬平方米。“兩路一場”地塊、清流河綜合整治地塊、龍池街地塊、南湖四期延伸段地塊、蘇滁現代產業園地塊、遵陽街地塊……一場場房屋徵收戰役,鋪平了城市大手筆改造和大氣魄建設的準備之路,也鋪就了無數滁城人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之路。

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市委、市政府改善民生作為“大滁城”建設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市堅持民生先行、環保先行、基礎設施先行、公共服務先行“四個優先”理念,優先建設安置房,實施最優惠的房屋徵收補償政策,程序不合法不拆、未簽訂協議不拆、安置補償不到位不拆,切實讓群眾在城市改造建設中優先受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群眾,決不能讓百姓吃虧。”這是我市房屋徵遷工作中從上至下、從決策層到執行者的集體共識。

這種“以人為本”的意識在房屋徵收和安置房建設工作中得到多處體現。位於滁州龍蟠公園的龍蟠安置小區,規劃入住人口達2.4萬人,各項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良,其建成後不久即被安徽省住建廳評為“2010年度安徽省人居環境範例獎”。

我市堅持新區建設與老城改造並重、城市建設與城市管理並重,聚焦“十大工程、十件實事”,一批城市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投入運營。從2015年起,市政府每年為民辦十件實事,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廣大市民群眾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如今,在逐漸拉開的城市框架上,越來越多的建成項目和重點工程如繁星遍佈,點亮整個城市版圖。

在老城區,改造後的南湖芳容展露,擴大數倍的湖面上水波湛湛。每當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湖面上閃耀的霓虹光彩流動,碧波之上保生橋,楊柳岸邊八角樓,都宛如在夜色中披上華美禮服,站成老城區新的風景和路標。

在城南,距離龍蟠安置小區不遠處的龍蟠河主題公園,在城市原先的版圖上只是一片城鄉結合部雜草叢生的河濱地帶。如今,這裡建成總長度約4.5公里的城南新區重要的歷史人文、自然景觀風光帶,成為附近居民茶餘飯後休閒散步的好場所。

還有綜合整治後的清流河如玉帶穿城而過,成為集防洪、景觀、休閒、娛樂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市政工程和民生工程。此外,滁州規劃館集國內先進科技大成,如立體名片向世人敞開了解滁州的嶄新窗口;新建的市民休閒廣場如一顆明珠靜臥城南,等待在人氣日益聚集的城南版圖中逐漸顯示位置和作用……

規劃建綠、讓路增綠、拆牆透綠……2011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啟動了規模大、範圍廣、標準高的“綠色滁州行動”,先後完成了南湖公園、清流河公園、龍蟠河公園等20餘個公園及街頭遊園綠地,新增綠化面積1200萬平方米。如今的滁州,城在綠中,路在林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城市景觀環境明顯改善,市民出行不足500米就能步入綠色空間。

50多歲出租車司機宋國付開著他的出租車幾乎駛遍滁城的每一處大街小巷,道路上發生的每一點變化,都把他心裡那幅無形的滁城交通圖作一次修改。特別是最近幾年,這幅地圖飛快更新,頻率近乎達到“每天”,城市在“呼呼”地長高,道路如觸角般向四面八方蜿蜒而出,城市重心開始南移,城南新區、政務中心、龍蟠河公園、市規劃館……一個個嶄新的地名正從滁州人的地理詞典中從無到有,成為城市新的路標和名片。

滁州:化蛹为蝶著华章!

西澗湖。何紅安 攝

品質提升——

聚力推進“四個一”工程,不斷增強中心城市能級。以創則必成的信心決心,積極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不斷提升新時代全市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努力打造一座讓近者悅、遠者來的現代化活力新城“什麼時候滁州才會有這樣一塊地方呢?”12年前,王童被派到蘇州市駐點招商,每每經過蘇州工業園時,總會觸動他內心深處的嚮往之情。

當年,他在向蘇州推介滁州時,用的總是這樣的“老套路”:一文(《醉翁亭記》)、一書(《儒林外史》)、一帝(朱元璋)、一村(小崗村)。一次偶然的機會,王童聽說蘇州工業園正計劃向外擴張,建設新的工業園區。他第一時間反映了這一動向,也由此開啟了滁州對這一項目長達6年的追尋歷程。2012年4月28日,中新蘇滁現代產業園正式開工。新加坡駐上海總領事王首毅趕赴現場,望著這片陌生而生機勃勃的土地,他滿懷希望:這裡,一定會成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合作的新典範。

而今,在當年36平方公里荒蕪的田野上,已成為“現代工業”與“理想家園”完美結合的“新天堂”,一個產城融合、開放創新的新高地在滁東迅速崛起,“一座產業園”成了滁州的新名片。

發展的步伐遠不止於此,前所未有的城市大建設熱潮,正深刻改變著皖東大地的發展格局。在中心城區建設上,圍繞一山、一湖、一河、一城“四個一”工程建設,打造山城一體、城湖共生的城市形態。

一山:以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引領,加快醉翁亭、豐樂亭景區綜合整治,提升深秀湖、琅琊寺等景觀,推進龍池街改造,提高琅琊山名氣;

一河:清流河力推治汙、蓄水、綠化等綜合整治,逐段佈置園林景觀,完成園路、廣場等配套項目,實現路通、燈亮、水清、景美,提升滁城靈氣;

一城:滁城古城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完善南湖景觀配套,啟動城中河拆遷改造工程,展示古城風貌,延續精脈,留住記憶,以古色古香增添滁城文氣;

一湖:啟動23平方公里明湖建設,深化細化區域控規和城市設計,啟動水利工程、溼地工程建設,拓展滁城生態空間,涵養城市元氣。

雖是盛夏,街頭景觀花依舊迎著驕陽怒放,街角處處都有志願者的身影,醒目的文明標語、深入群眾的“道德講堂”、全民參與的文明創建……滁州這座榮膺省級文明城市的山水之城,在城市建設上不僅延伸了發展高度,拓展了城市寬度,還一點點積蓄屬於自己的城市溫度。

2018年春節前夕,滁州喜獲佳音——中央文明辦正式確定滁州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標誌著滁州取得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資格,意味著我市創建工作實現又一重要突破。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契機,滁州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增加環衛設施投入,完善“門前三包”責任制,大力開展對“亂停、亂擺、亂放、亂佔”行為的綜合整治。滁州衝刺全國文明城市,其勢已成、其時已至、其興可待。

數據表明,“大滁城”建設戰略實施10年來,我市創下“實施項目、投資規模、拆遷面積、建設速度、發展成果、城鄉變化”六個歷史之最。在成為滁州全新的品牌工程和形象代言後,“大滁城”建設的內涵和影響卻遠不止此,它所產生的帶動和引領作用也遠未止步。“大滁城”建設已成為推進全市城鎮化發展的新引擎,引發皖東大地掀起全面加快城鎮化建設的新高潮。

如今,每個滁州人都生而有幸,他們親身見證這個城市變大、變強、變美的每一步,他們又同時都是這座城市奏響從經濟版圖的“邊緣”向區域性“中心城市”跨越進行曲的合奏者。

那一年,一個戰略,改變了主城格局,繪就了“大滁城”雛形,引發了一城蝶變。

滁州:化蛹为蝶著华章!

蔚然深秀。方純 攝

每一次振翅

都是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

每一次振翅

都是跨越發展的時代強音;

每一次振翅

都在向更廣闊的天空飛翔。

來源

滁州日報

作者|喻松、蔣瑞蕊 、汪勇、 劉兵

主辦|滁州市旅遊局

運維|滁州學院蔚然新媒體中心

聯繫|[email protected](如覺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