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和尚有話說

詩之於心,可逞才藻,可寫襟懷,或端莊凝重,或輕靈飄逸,均發乎心而合其節。詩之於用,可進取干謁,可頌聖祝悼,或典雅雍容,或沉痛哀慼,或鏤金錯彩,或含蓄蘊藉,均量其才而達其志。僅以頌聖為例,其氣宜長,其格宜雅,其韻宜協,其意宜莊,渾厚凝重若淵渟嶽峙而不可動毫釐,雍容典雅若九天鈞樂而不可未狎半分。然,詩有別才,人有巧思,於頌聖恭維之外展露才情,於方寸規矩之內暗藏諷勸,亦頌聖詩題中之義。

《紅樓夢》第十八回元妃省親,寶玉、寶釵和黛玉均依元春之旨寫大觀園題詩。其中人物性格,才思學養均有所展露。最可玩處,黛玉幫寶玉寫詩,寶釵給寶玉點撥,一回書寫得有趣真實。

本篇文章將繼續論及寶釵、黛玉寫的大觀園題詩,兼及二人性格探討。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薛寶釵詩及性格探討

凝暉鍾瑞 薛寶釵

芳園築向帝城西,華日祥雲籠罩奇。

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

文風已著宸遊夕,孝化應隆歸省時。

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

王和尚解讀

薛寶釵是《紅樓夢》中重要人物之一。曹公在文中如此介紹寶釵的性格“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首先薛寶釵端莊嫻雅,謹守大家閨秀的本分,她很少發表意見,個性也不很突出。其次,寶釵非常善於察言觀色,並且善於逢迎別人,總以息事寧人為上。第三,寶釵非常博學,她的學識和素養絕不在黛玉之下,只是寶釵不顯露自己,低調並且安分隨時。第四,寶釵此人,性格比較冷淡,與人多保持距離,有種凜然不可侵犯之威,雖然她隨和低調,但是絕不可褻玩。

因此寶釵的性格可以用“藏”“博”和“冷”字來形容。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寶釵之藏,在於她隱藏自己的才學和真實內心,很少批評別人表露意見,並且從不摻和別人的事情。這種藏是非常聰明的藏。另外,寶釵性格比較謙和,也比較壓抑內心,所以她說話辦事很符合家長對其的要求。寶釵之博,在於寶釵不僅僅在詩書上下功夫,對其他學問也一樣留心,並且對人際關係和家庭瑣事都看眼眼中。寶釵雖博,但是極少顯露,這是她善“藏”也是她“冷”的原因。寶釵之冷,在於寶釵雖然在賈府穿梭來往,但是她極少發表意見,並且從不參與。在賈府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寶釵之冷是一種聰明也是一種自保。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但是也有評論者論及,寶釵之“冷”恰恰反映了她內心之“熱”,寶釵對仕途經濟的熱衷,對寶玉有意無意的過分關心和在意,以及在“賈探春興利除弊”一回的初露崢嶸,都顯示寶釵“冷”之外的“熱衷”。另外,有論者論及,在《紅樓夢》結尾處“情榜”,寶釵之定評應為“無情”。因全書未完,和尚不做猜測。但是細考“無情”二字,也確實符合寶釵之心。(此“無情”後文會論及,在此不贅。)

然則寶釵即是與黛玉所相對的“惡”麼?和尚不以為然。寶釵之端莊和深慮,符合當時大家閨秀的定位,並且以臺灣歐麗娟老師的論點,寶釵之“博”“藏”和“冷”恰恰是古聖賢所具備的品格。以和尚來看,寶釵恰恰是世俗中的閨秀,與黛玉之仙才逸品相對。這不是寶釵的缺點,恰恰是寶玉現實中理想的對象,而黛玉則是寶玉心靈上的知己,雖美好照心,在現實中卻難實現。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關於寶釵之性格,後文會繼續補論,暫且看詩。

以詩法來看,寶釵之詩是典型的頌聖作品,寫得典雅含蓄,大氣莊嚴,而寶釵的性格在詩中也有顯露。看其題目“凝暉鍾瑞”,即可知此詩莊重,“暉”用“凝”寫其端莊;“瑞”用“鍾”,寫其厚重。

首聯“芳園築向帝城西,華日祥雲籠罩奇”,點出大觀園在帝城之西,“芳園”“帝城”雙舉,園為“祥雲籠罩”,開篇即寫得大氣,緊扣“頌聖”題目。用詞華美,極盡誇張渲染之能事。二聯“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二聯轉入寫大觀園內景,“柳”為“高”,“篁”為“修”,用字皆典雅,符合詩大氣端莊的品格;而“鶯出谷”“鳳來儀”,寫得院內鶯歌啁啾,熱鬧非凡,“喜”字則寫出元妃省親,賈府人人臉上均帶喜氣,而“鳳來儀”又暗用“有鳳來儀”的典故,如此寫元妃省親,非常合理典雅。二聯以景寫情,以景寫人,寫得含蓄蘊藉,很有韻味。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三聯“文風已著宸遊夕,孝化應隆歸省時”,這句從句意上來看多是吹捧讚頌之意。元妃省親,詔眾弟妹寫詩,是為“文風”;元妃省親略盡孝道,並且感念皇恩浩蕩,是為“孝化”。這句直筆寫省親之事,對仗工穩,用字斟酌,可見寶卿之用心。

值得指出的是,寶釵此詩並未著力刻畫大觀園之景,而是寓情於景,以景寫人,從手法上比李紈迎春輩高出許多。

尾聯“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這聯上句回扣“文風已著宸遊夕”,以“睿藻仙才”來讚美元春題詩,顯得過於誇大,雖屬於頌聖詩固有之義,也反映出寶釵的聰明和內斂。而歸結到自身上時,她寫“自慚何敢再為辭”,此句顯得謙恭低調,表現出寶釵的深沉老練性格。與探春“奉命何慚學淺微”之自信昂揚形成對比,寶釵之性格也呼之欲出了。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值得著重指出的是,寶釵的詩章法謹嚴,用字精準,氣脈得體,可見是用心結撰之作。雖然寶釵表面對事多不關心,但是一到正經場合,寶釵之做派行為,依然滴水不漏。有趣的是,後文寶玉叫寶釵姐姐,而寶釵笑道“誰是你姐姐?那上頭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認我這姐姐來了。”這句是否看出,寶釵對元春之奢華尊貴,略有一點豔羨之意呢?寶釵本是為進宮選才而進京的,雖然文中並未交待寶釵候選的結果,但是根據文中推測,寶釵應該是落選了。那麼此時的寶釵是怎麼樣一種心境呢?讀者可自思。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林黛玉詩及性格探討

世外仙源 林黛玉

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王和尚解讀

如果說寶釵是世俗中的大家閨秀,那麼黛玉就明顯帶有幾分仙氣了。書中這樣寫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可謂至當。從世俗來說,黛玉遠離家鄉,寄養在賈府,雖然賈母對她百般呵護,其他人也遵從賈母的意思,對黛玉容讓並且關懷。但是黛玉內心是敏感的,再賈母的溺愛之下也變得驕縱了些。以敏感脆弱之心,處於包容溺愛之境,加以周圍親熱但陌生,愛護又疏離的環境,黛玉怎能不變得敏感孤獨呢?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從書中交代之“絳珠仙草”之說,亦可推論出黛玉身上自帶一種仙氣,不是凡塵中人的意味來。黛玉所思所想,均是詩人氣質,她思維跳躍,言辭聰慧,故而她一出言令人驚奇。而黛玉喜讀書,善寫詩,這樣鍛煉出來的人自然就更多的考慮文學才思,而世俗瑣事就很少介懷了。黛玉之孤高,在於氣質蕭然,落落寡合;其自許,又帶幾分孤獨和排外,所以顯得高高在上。而“目無下塵”則更顯示出黛玉內心的孤高和純粹。按脂批,紅樓夢結尾黛玉在“情榜”上定評為“情情”,即只對值得付出真情的人和物用情,對不值得的人則冷冷略過了。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因此,黛玉的性格可以用“痴”“清”和“孤”來形容。其痴類似寶玉,黛玉的詩人氣質讓她顯得不入凡塵,而對詩書和內心的忠誠,讓黛玉也帶有幾分痴氣。後文寶玉和黛玉不斷地口角,其實就是“痴”在作怪。黛玉之“清”,在於黛玉愛潔,對外事也不甚關心,顯得純粹而堅定。黛玉身上也帶一種清冷疏離的氣質,總喜歡冷眼冷語,不隱藏內心的真實想法,讓人愛不得恨不得。而黛玉的“孤”更是顯而易見,黛玉內心是孤獨的,故而她的心事多寄託在詩上,黛玉又是敏感的,故而她時而顯得小心眼,有時又顯得嬌慣了。而其內心之孤獨,更多的在於身處賈府,而內心卻缺乏安全感。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但是不可忽略的是,黛玉對內心的忠誠和對性靈的堅守,比寶釵要堅強許多了。寶釵關心瑣事,黛玉則心無旁騖;寶釵聰敏內斂,而黛玉則內心高潔,不染片塵;寶釵克己守禮,黛玉則肆意灑脫,直言不諱;寶釵隨時守分,黛玉則獨抱一腔痴意無法排遣。因此,從世俗角度上來說,寶玉和寶釵確屬一對,但是從寶玉內心來看,其心靈知己唯有黛玉一人。寶玉對寶釵是敬中遠,而對黛玉則是憐中近。

以寫詩而論,寶黛均善詩,但是寶釵卻不以詩書為務,僅僅作為點綴而已;黛玉則不然,詩書似乎是黛玉之生命,故而全書黛玉詩最多。黛玉在詩中抒發性情,但是黛玉不會為詩而委屈自己,詩出由心,萬死莫贖,一片性靈,純粹倔強,應該是黛玉詩格的底色吧。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關於黛玉之性格,後文會不斷補述,在此不贅。暫且看詩。

黛玉不似寶釵世故練達,深沉機敏,在元妃省親的大事中,黛玉竟然想著“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將眾人壓倒”,真可謂痴人。其意有二,其一,黛玉內心純粹,寫詩就要爭第一,絲毫不隱瞞委屈自己,因此她才有爭勝之念;其二,黛玉內心雖孤高,但是卻很要強。因此在這重莊嚴場合,黛玉卻獨尊性靈,可見遠不如寶釵見事明白。而黛玉之才不得伸展,黛玉就心灰了,故而“只胡 亂作一首五律應景”。可見黛玉真有詩才,寫詩也是胡亂一些而已。

從題目“世外仙源”來看,黛玉之思路就與其他眾人不同。大觀園諸景皆備,而黛玉著眼於“世外仙源”,可見其仙才逸品之思。寶釵著眼世俗榮華,而黛玉著眼幻美仙境,兩人一實一虛,一俗一逸,高下立判。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首聯“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本句起句扣題,平平寫來,灑脫隨意。題外話:寫詩有重起句,或對起,或重筆,而黛玉此句閒閒寫來,隨意而起,確實稱得上“胡亂”而寫的。但是從詩法上說,如此起句更顯得瀟灑不拘,流麗自然了。二聯“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此聯以虛寫實,寫得輕靈巧妙,“山川之秀”乃是從大自然中借來,思路巧妙;而“景物之新”又直扣大觀園之落成。這一聯寫得信手拈來,毫不費力,但是其輕捷才思已經顯露其中。說黛玉是詩中老手,實不為過。

三聯“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這句是一首之眼。金谷暗用石崇金谷園之典故,寫大觀園之富麗堂皇,而著一“香”,顯得陰柔旖旎,而“融”字又極具形象和力量。這句用典貼切,語句清麗,煉字精準。而對句用一“媚”字,花之嬌豔,就顯得俏皮而形象了。“玉堂人”按指元春,寫出花面交相映的美景,並且帶有歡迎之意,如此頌聖,顯得巧妙新穎,並且富有情趣。

林黛玉的痴情和寶釵的無情,誰更適合寶玉?紅樓夢詩詞全鑑(九)

尾聯“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承接“玉堂人”直接寫元春,由於皇恩浩蕩,故而得以宮過往,著一“何幸”又顯得謙恭含蓄。並且從全詩來看,這首五律寫得輕巧清新,流動自然,不帶一毫滯澀之氣,舉重若輕,隨意灑脫。黛玉之才思,可見一斑。

對比寶釵和黛玉的兩首詩,可見二人之性格不同。寶釵端莊凝重,黛玉輕靈灑脫;寶釵含蓄蘊藉,黛玉纖巧清麗,寶釵重氣度,黛玉重風韻,寶釵以自謙低調為上,黛玉以風神雋逸為先。諸位詩友,如此二人,你喜歡哪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