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場景為王”時代,頭部消費金融企業如何打造風控體系?

近日,重慶百貨發佈半年報顯示,公司投資參股的馬上消費金融上半年營收實現同比增長224%,淨利潤同比增長173%。經過3年發展,目前馬上金融的註冊用戶數突破了4000萬,近期經過第三輪增資,註冊資本已達40億元,成為註冊資本內資第一大消費金融公司。

藉此,記者採訪了馬上消費金融CTO蔣寧,他認為馬上金融得以穩健成長的關鍵之一,正是其完善的智能徵信系統和風險管理能力,風控是消費金融的核心。

蔣寧坦言,風險能力的不斷提高是源於深耕場景的需求。作為中國首家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消費金融公司,馬上金融深耕場景,重視多元領域的開發,開拓家電3C、旅遊、家裝、醫美、教育等多樣化場景,加強市場滲透率,實現產品全覆蓋。頭部消費金融的場景優勢不斷凸顯,也成為馬上金融發展壯大的關鍵因素。“線上線下讓我們的風控能力得到了最廣闊的鍛鍊,整個資產表現更加穩健,同時讓用戶體驗和收益得到比較好的平衡。”

目前,馬上消費金融服務涵蓋線上線下全場景。線下覆蓋200多個城市13萬家商戶,線上與中國包括BATJ等主要的互聯網平臺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線上線下更廣泛的人群意味著在用戶風險判斷上遇到的情況更復雜,這需要對場景中的客戶資質、消費需求、交易行為、資金流向等信息進行快速辨別,用來對貸款用途的真實性進行判斷,防止欺詐、騙貸;

蔣寧介紹道,馬上金融已經實現從貸前、貸中、貸後的全流程完善風控體系管理。在貸前審批上,馬上消費金融自主研發了貸前審批和審批決策流系統,可以通過大數據進行風險量化,達到優質客戶秒級審批通過;貸中管理上,馬上金融自主研發了“貸中管理決策引擎平臺2.0”,實現了額度管理、風險重新定價、二次營銷授權管理、催收管理、續期管理、凍結與解凍、客戶挽留等業務的統一集中化管理,使得貸中風控管理更加高效、靈活、智能;貸後管理方面,馬上金融建立了可以較準確預測客戶風險程度的催收評分模型。該模型不僅根據風險程度,還融合了響應可能性、還款可能性、預測損失程度等維度,進一步提高了信用管理的精細化作業。

作為中國最早實現智能風控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馬上金融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的評分卡進行有效融合,立足場景摸索出一套獨特的適合中國市場環境的風控體系,並已經實現對外向其他金融機構賦能的能力。目前,馬上金融與重慶百貨在智能零售領域展開合作,在4家重慶百貨門店上線了“刷臉支付”。

這樣的風控系統打造絕非一朝一夕,更在於經驗和數據的累積,以及技術上的不斷探索。未來,馬上消費金融將會在此方面持續加大科研投入,蔣寧告訴記者,消費金融是一個非常依靠科技能力的戰場,並且這個建設週期比較長,見效比較慢,投入產出比一開始也是比較低的,需要消費金融公司真正的能夠變成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