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會有日暈月暈?

飛天的井底蛙


在天文學中,人們將出現在月亮周圍的光圈稱之為“暈”,即月暈。月暈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氣象現象。

月球的周圍之所以會出現光圈,是因為當月光透過雲層中的冰晶時,通過折射而形成的光可以在月亮的周圍形成光圈。這些出現在月亮周圍的光圈有時呈現出來的是白色的光圈。通過研究,天文學家指出,那些出現在月亮周圍的“暈”,實際 上是卷層雲,就是當冷空間遭遇到比較暖和的溼空氣時,便會形成即將下雨的雲。由於此時的雲層非常冷,導致水滴被凍成了六角形的冰晶。 到了夜晚出現月亮時,月光照射到那些六角形的冰晶上, 便形成了月暈。

經過無數次的觀測,天文學家發現:一旦月暈出現,往往代表著天氣就要發生變化,比如很有可能會出大風天氣,出現在月暈上面的缺口所在的方向便是大風的方向。這便有了“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的說法。那麼,當月暈出現時,一定會出現颳風的天氣嗎?

對此,天文學家指出,並非每一次月暈出現都會引起大風。月暈發生時,最主要的是看捲雲層之後的中低雲呈現什麼樣的發展的。若是中低雲層繼續發展,導致雲量增多、雲層增厚,這樣的情況便會 引起大風天氣。不管是一連幾天的“月暈”或是縣花一現的“月暈”,判斷即將出 現的天氣時,還必須看“月暈”後面中低雲層的發展速度。

由此可見,細心的人們往往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發現一些自然現象的變化,若想對天氣有所瞭解,或許從對自然現象的變化中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了解的東西。


天馬行文


日暈、月暈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是光通過卷層雲時,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當光線射入卷層雲中的冰晶中,經過兩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出現在太陽周圍叫日暈,出現在月亮周圍叫月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