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公務員面試應注意哪些細節?

柳家建軍


對於眾多考生來說,筆試入圍只是走完公務員道路的第一步,面試才是所有考生應該高度重視的重點環節。因為面試完全不同於筆試,簡單說就是“一對多”的考試,大多省份公務員招聘崗位都是採取結構化形式,一個考生面對7位左右考官的評價,來最終確定哪位考生是最適合崗位需要的。而大多數考生缺乏面試經歷經驗或者對面試有不夠正確全面的理解,最後導致惜敗。

那麼怎樣能夠完勝公務員面試?中公教育專家幫助大家科學梳理面試題型特點,尋找和把握面試的題型應對技巧,為大家的成公道路披荊斬棘。

一、抓“問法”特點

怎麼看?這是公務員面試經常考的一種題型問法。有的會變化為“你怎麼理解”、“你認為什麼原因導致、應如何解決”、“你認同他的觀點嗎?請說明理由”等不一而足。這種問法的實質是考察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抓“對象”特點

問的對象必須把握住。可能是針對一個有爭議、有“問題”的社會現象,如“小官巨腐”現象你怎麼看?也可能是針對一個具體的事件如“王某某見義勇為”談你的看法;還可能是針對古代或當代名人名言、一個蘊含哲理的故事要求談理解;也有的是拿近期某部門機構頒佈的一個政策、採取的一個具體做法來請你談理解,也有的會結合前面的對象卻存在不同人士的觀點而讓考生髮表自己的看法。

三、抓“身份”特點

讓“你談看法”“談理解”等,“你”是誰各位考生一定要搞明白。當然某事現場肯定指的是考生自己,我們相信考生自己也是會對題目對象有自己的看法的,但不要忘記招考單位設置面試不僅是為了聽考生的真情表白看法,更是要通過各個競爭對手之間的表現比較來選擇最適合崗位要求的。所以廣大考生必須多個心眼,精準把握“你”是誰?是符合公務員職位要求的“你”,是具備正確的公務員職業價值觀、科學的分析判斷能力和有效的解決問題能力的“你”。

四、抓“方法”特點

怎麼談“理解”?即怎麼進行分析判斷來展示自己符合崗位要求的綜合分析能力。

首先我們要站隊正確。在分析題目對象發表自己的看法理解時要高度自覺的站在人民的立場、政府的高度、客觀的角度和崗位工作的大局去進行深刻準確判斷,不能以自我感性的認知去理解判斷對象,所以需要日常加強對黨的價值觀、執政理念和工作指導思想方針路線的學習和領會,對公職崗位的要求要充分的正確掌握。

其次我們要技術科學。具體分析的過程是支撐自己的對對象判斷的過程,是產生說服力的過程,需要貫徹辯證思維,多角度、全面客觀、由表及裡、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進行。既立足當下又聯繫背景,既分析當前又注意未來,既看到優點又發現不足,既分析表面又剖析入裡,既要解決當前又要長治有效。

最後我們要表達條理。面試是無字交流,吸引考官注意力是首要的,引發考官的思考是重要的,觸發考官的共鳴共振效果才是最佳的。一要表達結構規整:總分結構,最好是總分總,明確簡潔的觀點、充分的分析理由、簡單的總結回扣。二要表達邏輯清晰用語簡潔,要迎合人的認知規律讓考官願意聽,要用詞準確用語凝練讓考官聽得懂。

功到自然成。功夫下在平時,相信各位考生在中公教育專家的引導幫助下,通過加強自身的面試積累和思考領悟,一定能夠實現自己成公的人生小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