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平舆原创文学》我的老师系列之六:许连山老师!

许连山老师

在余楼学校,许连山老师给我的印象很深。

许连山老师中等身材,圆脸,皮肤较白,留着分头,十分精干,说话声音响亮,走路脚下生风,办事雷厉风行。许老师从龙王庙高中毕业后,就到大队学校教书。先是小学,后是初中,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许老师的家在余楼村的东头后底,他家屋后不到100米是运粮河南岸大堤,他家的园子,从南到北一直到运粮河南河坡,长有200多米,虽然被河堤一截为二,里面栽满了各种各样的本地树,枣树柿树梨树都有。庄子西头和中间后半部的学生都会沿着河堤上下学,经过他家后园。每到秋季,学生们来来往往,总会有调皮的学生上树摘枣或柿子,有的学生为了省劲,直接用坷垃投,砸中了地上落的枣也够解馋的。许老师的母亲有时间就搬个板凳坐那看着,许老师劝他母亲回家,“学生孩子,构几个枣,算啥也。”他母亲就很少看管,反而学生够的少了。倒是另一家一个老太太,天天在树下看着,也没耽误学生孩子构枣吃,毕竟那么多学生,哪个不猴精呀!

许老师教我,是在初中一年级二班,他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作为班主任,他对学生管教严格,几乎一天到晚守在班里。他的办公室就在我们教室的西头,门挨门,一墙之隔,我们班里有什么大的动静,他都能够听到。除了早读和老师讲课,我们班基本上都是安静的。

许老师不仅对班级纪律管理严格,对自己的课程也认真负责。有一个学期,已经开学了,课本还没下来。许老师就刻蜡版,用学校的小型手工油印机,给我们印出课本最后一部分的古典诗词和古代散文,装订成册,每人一份,解决了没书可读的问题,这让同学们都兴奋不已。后来,每次月考、段考和期末考试,所用的试卷,都是许老师亲自刻版油印。

最让人难忘的,是许老师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之前他就把这篇散文刻印好,发给学生。在讲解中,由于他备课突出重点,讲起课来,一副小钢腔清脆响亮,富有激情,感染性强。许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感动着每个学生,再加上他的讲解,让我们充分领会到这篇散文的美。他让我们背诵原文,过了一个早读,在语文课堂上抽查的时候,一大半同学都会背诵,又过了两个早读,几乎全班同学都会背,美好的东西总会让人陶醉让人热爱,散文亦如此。就是因为许老师的讲解和要求背诵,到现在我还能背诵出朱自清的《春》呢!

许老师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潇洒大方。初中一年级下期,好像是快放麦假的时候,一天上午9点左右,一位身材高大、身穿花格子衬衫的中年男子,背着一个中型多用行李包,到我们教室,推开门跟正在上课的许老师说,他找夏德明。夏德明走出座位,给许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说,“这是俺舅,刚从美国回来没几天……”德明还没介绍完,他舅向许老师伸出手,许老师走下讲台,握着手,大声说:“欢迎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原来,夏德明的舅舅青年时,受国民党裹挟,逃到台湾,后来考上大学,又到美国留学,在美国是电气工程师,从事电气研究工作。改革开放后,他第一时间办理回国探亲手续,回国看望自己90多岁的老母亲和兄弟姐妹。今天来到余楼学校,就是昨天去看望他姐(德明家娘),今天返回老家,路过余楼学校,专门过来看看他外甥夏德明,顺便也看看老家学校的状况。

许老师请他进办公室喝茶,他没进屋,站在教室外面聊起来。他问许老师:“您贵姓?”“免贵姓许。”许老师接过话。“是言午许,还是双人徐?”“言午许。”“哦!许老师,您好!我姓郑,郑成功的郑。”“哦!郑先生,您好!”“许老师呀!你教这些学生,将来都很有希望啊!”“是啊,希望他们个个成才。”

他们两个亲热地交谈,学生们围成一圈,静静的听。不一会,德明家舅告辞,说要赶回老家,会见客人。许老师一再挽留,二人谦让了一番。在大家的掌声中,德明家舅离开我们学校。此次“外事活动”让我们第一次接触到美国华侨,人家的言谈举止所透露出的思想信息和精神面貌,让人难忘。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许老师也转成公办教师,退休之前,终于有个圆满结果。岁月匆匆,如今,许老师已是70多岁的人了。回老家时每次见到他,他依然那么爽朗,有说有笑,感觉他的面貌还是当年教我们时的样子。

梁宏宇 平舆在线2018年8月5日

《平舆原创文学》我的老师系列之六:许连山老师!

(网络图片,与文章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