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鋼鐵庫存突然“不翼而飛”,撫順特鋼“素顏示人”現財務迷局

春節前的資本市場格外熱鬧,部分上市公司突然爆出的經營鉅虧和庫存“離奇失蹤”狀況,震驚了整個A股投資者;這其中,除了因扇貝“餓死”而名聲大噪的獐子島,就要數

鋼鐵“不翼而飛”的撫順特鋼了。

近日,撫順特鋼發佈公告稱,公司存在存貨等實物資產不實問題,可能涉及以往年度財務數據重大調整,尚需進一步核實;除此之外,公告進一步表示稱,預計2017年度淨利潤將出現連續虧損且淨資產為負值,一時整個市場為之震動。

鋼鐵庫存突然“不翼而飛”,撫順特鋼“素顏示人”現財務迷局

鋼鐵庫存突然“不翼而飛”,撫順特鋼“素顏示人”現財務迷局

事實上,早在去年8月,撫順特鋼及其母公司東北特鋼集團剛剛宣佈破產重整;直到2018年初,在“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喧囂聲中,民營鋼企翹楚沙鋼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沈文榮宣佈正式入主,撫順特鋼及其母公司東北特鋼的重整計劃最終塵埃落定。

彼時,隨著年逾古稀的民營鋼鐵大王沈文榮“出手相助”,這一事件被業內稱為“國企混改”的典範;但僅僅一個月後,撫順特鋼突然“自曝式”披露庫存鋼鐵“不翼而飛”;對此,盎司君不禁要問,這家上市公司的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是公司遇到“真危機”還是事件另有“隱情”呢?

1

特鋼航母換“東家”,沙鋼大佬“出手搭救”

說起撫順特鋼的這起突發性“自曝”,就不得不再度提起母公司東北特鋼的重整計劃。作為我國北方最大的特鋼企業,東北特鋼在軍工、航空等領域擁有較強的競爭力,因其擁有的特鋼技術,曾長期被業界稱為“特鋼航母”

此前,受到經濟持續低迷及國內外鋼鐵市場遇冷等衝擊,讓本已步履蹣跚的這家東北老國企長期受到鉅額債務的拖累;數據顯示,東北特鋼自2016年3月28日起連續出現企業債券違約,至破產重整前已經累計有10只債券違約,涉及資金近72億元

由於無法再通過發債或貸款引入新的資金,債務壓頂下的東北特鋼不得不走向破產並尋找新的“東家”。自2016年10月10日,經大連市中院裁定,東北特鋼集團三家公司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伊始;截至當年11月20日,管理人收到的破產申報債權總額高達700億

彼時,經過數家公司的討價還價,幾經選擇後資產重整最終完成;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控制的“錦程沙洲”最終成為其控股股東,擁有東北特鋼集團43%的股份。此外,通過收購東北特鋼,“錦程沙洲”還間接擁有上市公司撫順特鋼38.22%的股權,從而完成對撫順特鋼的控股。

鋼鐵庫存突然“不翼而飛”,撫順特鋼“素顏示人”現財務迷局

當時坊間就有傳言,國內鋼鐵巨頭如寶武集團、鞍鋼集團、中信泰富、北京鋼鐵研究總院等等均與東北特鋼進行過接觸,甚至鞍鋼已經派出20人小組進駐了東北特鋼,最終鞍鋼經過兩次摸底,評估東北特鋼的資產狀況後選擇收手。

“名不見經傳”的民企沙鋼最終脫穎而出,併成功入主還是讓業界錯愕。市場分析沈文榮之所以“出手搭救”,除了特鋼技術是沙鋼緊缺和感興趣的資產外;東北鋼鐵旗下的“優質上市公司”撫順特鋼也是極其重要的砝碼;特別是,雖然母公司東北特鋼破產重整,但其中並不包括上市公司撫順特鋼。

2

公司經營每況愈下,撫順特鋼未能“獨善其身”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此之前,雖然東北特鋼多次爆出大額債務違約,但撫順特鋼幾乎每次都能“獨善其身”。歷年財報顯示,在鋼鐵行業進入下行週期的幾年時間裡,相較其他鋼企,撫順特鋼的業績看起來並不算太差

鋼鐵庫存突然“不翼而飛”,撫順特鋼“素顏示人”現財務迷局

通過對撫順特鋼近些年的公司經營分析,我們可以觀察到:自2014-2017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雖然同比出現下滑;由2014年上市時的56.5億,一路下滑至2016年的46.8億,營收下滑近20%

但上市公司淨利潤卻維持較好;尤其在鋼鐵業哀鴻遍野的2014-2016年,撫順特鋼分別錄得4696萬、1.97億、1.11億淨利潤;雖然2017年鋼鐵企業整體業績轉暖,撫順特鋼表現較差,但從前三季度來看,公司仍創造出6747萬的純利。

毋庸置疑的是,正是上市公司的不斷盈利,保證了撫順特鋼作為東北特鋼優質資產的存在基礎,也是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選擇最終“吃下”東北特鋼的重要原因。

“平靜的海面下似乎波濤洶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重組僅僅完成一個月後,撫順特鋼“東窗事發”發佈警示風險,且公司特別指向存貨資產不實;盎司君通過進一步的數據挖掘,發現作為鋼鐵業最為重要的幾大核心指標,撫順特鋼均有所惡化

鋼鐵庫存突然“不翼而飛”,撫順特鋼“素顏示人”現財務迷局

首先是,作為“重資產”行業的代表;自2014年起,公司的鋼鐵存貨持續增長,由21.3億增加到2017年三季度的25.4億,增長率近20%;其次,公司應收賬款也出現了大幅增加,由2014年的8.48億猛增至13.2億,增漲幅度超過五成;與此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持續維持高位,目前持續維持在83%-85%附近。

除此之外,如果在細分公司負債構成,在資產負債率高企的大背景下,短期流動負債佔總負債的比重長期超過9成,這就意味著公司急需流動性資金來回填負債,而一旦流動性出現問題,公司很容易重蹈母公司東北特鋼的“覆轍”。

事與願違的是,公司營業現金流亦出現問題較大;除2014年的8.06億經營性現金流外,公司從2015-2017年資金流入發生崩塌式回落,甚至2016年最終出現1.48億的經營性現金流缺口,而從當前的事態來看,這種大規模資金流出的狀態並未出現止步的跡象。

毫無疑問,這是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絕對不願看到的;但種種跡象均在指向,

撫順特鋼出現的經營性問題;站在這一前提下,我們可以明白,撫順特鋼突然“自曝”的背後似乎隱含著某種目的,而這亦是公司當前必須要解決的難題。

3

公司“真危機”or財務“洗大澡”

在盎司君看來,上市公司通過存貨“爆雷”;其要達到的效果無外乎只有兩點:公司“真危機”的開始,或是財務“洗大澡”的報表運作;從目前來看,“洗大澡”的可能性更大,當然也有公司遭遇經營困境的推波助瀾。

其實,早在撫順特鋼選擇“自曝”之前,證監會下屬的遼寧證監局就在2018年1月30日下文責令其整改,給出的理由恰恰就是“撫順特鋼存在內部控制不規範和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兩大問題”,並特別指出公司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及財報真實性。

意見發佈的當天,撫順特鋼立即披露存貨“不翼而飛”

,顯然這不是一種巧合;一般來說對於像鋼鐵這類重資產上市公司,存貨作為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盤點始終都起著重要作用;上市公司幾乎每月、每季度、每年均會對所有庫存進行全盤清點,突然的“不翼而飛”作為操作手法的痕跡更為明顯

一些上市公司運用資產減值的“合理”會計規則,選擇大額計提甩“歷史包袱”,進行財務“洗大澡”,之後在經營中輕裝上陣實現盈利,這是很多經營遇到困境的上市公司,普遍採用的自救辦法。

鋼鐵庫存突然“不翼而飛”,撫順特鋼“素顏示人”現財務迷局

當然,亦不能排除撫順特鋼在母公司完成資產重整後的“素顏示人”;但無論如何,隨著上市公司披露“淨利潤將出現連續虧損且淨資產為負值”,撫順特鋼或將面臨即將到來的退市危機;目前上市公司已經進行停牌自查,顯然未來無論對於上市公司還是沙鋼“大佬”沈文榮來說,或許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對此,盎司君將密切關注公司未來動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