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1 「陝西日報」米脂:小蘋果,大文章

新時代 新徵程

小蘋果

大文章

——米脂縣山地蘋果產業發展現狀調查

作為一個傳統農業縣,米脂縣的小米一直為世人所稱道,就連這座城的名字都和小米有關。清光緒年間當地縣誌記載:“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故以名城。”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蘋果也曾經是米脂縣農業產業的一個標誌性產品,規模最大時全縣蘋果種植面積達10萬多畝。後來,由於品種落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米脂蘋果產業一蹶不振。

「陝西日報」米脂:小蘋果,大文章

7月16日,《陝西日報》第07版刊文“小蘋果,大文章——米脂縣山地蘋果產業發展現狀調查”。

為重現昔日輝煌,更為了增加農民收入,2009年以後,米脂縣陸續出臺一系列引導農民發展蘋果產業的扶持政策。2013年米脂縣將山地蘋果確定為全縣主導產業後,米脂縣迎來了蘋果產業的大發展。目前,米脂縣山地蘋果種植面積20萬畝,其中掛果面積7萬畝,年產量8.5萬噸,產值超過4億元。

依靠山地蘋果產業,越來越多的米脂農民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陝西日報」米脂:小蘋果,大文章

果區北擴

米脂蘋果迎來新生

“米脂縣有著悠久的栽植蘋果歷史。據考證,大約1400年前,米脂境內就已經有蘋果樹了。”米脂縣農業局副局長李宏彥說,“以前一直是農戶零星種植蘋果,直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科技部門的推動下,蘋果種植才開始在米脂縣大規模推廣。那時栽植的蘋果有紅元帥、秦冠、黃元帥、國光等20多個品種。頂峰時,蘋果種植面積達10萬多畝。種蘋果的效益也非常不錯,一戶村民如果能承包10畝果園,一年就能成為‘萬元戶’。”

資料顯示,20世紀70年代末,米脂縣出產的國光蘋果曾遠銷香港。在1986年的全省果品品評會上,米脂出產的秦冠蘋果、黃元帥蘋果分別獲得第一名、第三名。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延安紅富士蘋果的崛起,米脂蘋果在市場的衝擊下一蹶不振,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轉機發生在2008年。這一年,省果業管理局依據陝西省經濟作物氣象服務檯提供的《陝北蘋果優質區北擴氣候論證》氣象資料,經過廣泛調研、綜合評估和嚴謹論證,確定了《陝西蘋果適生區北擴區域佈局規劃》,米脂縣被劃為蘋果種植的最適宜區。

“蘋果是典型的溫帶落葉果樹。種植蘋果氣候條件非常關鍵,要求年平均氣溫為8攝氏度到14攝氏度,而米脂縣的年平均氣溫是9攝氏度。另外,米脂地處黃土高原腹地,黃土層深厚,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這些都非常有利於蘋果生長。”李宏彥說,“此外,蘋果的比較效益是目前陝北所有農產品中最高的,只有種植蘋果才能真正讓農民富裕起來。”

鑑於此,2009年之後,米脂縣開始按照“建基地、擴面積、補短板、強管理、提品質、抓營銷、闖市場”的思路,大力發展山地蘋果產業。

「陝西日報」米脂:小蘋果,大文章

多措並舉

米脂蘋果效益初現

在2018年米脂縣的《山地蘋果產業建設實施方案》中記者看到,農民種植山地蘋果可享受多項資金補助:每畝整理土地補助資金1200元,栽植補助資金500元;對規模以上栽植大戶,額外根據建園面積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獎勵;達到縣級示範園標準的果園,每畝獎勵200元;對於管理精細的掛果園子,每建設1畝防雹網,補助資金2500元。“2017年,全縣用於山地蘋果栽植的各類補助資金已經高達2000萬元。”李宏彥說。

與此同時,米脂縣還因地制宜引導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託管等形式流轉土地,解決了果園單塊面積小、栽植分散等問題。

在政府相關政策的帶動下,米脂農民栽種蘋果的積極性高漲。2010年至今,米脂縣每年新增果園面積2萬畝以上。

種植面積上去了,管理技術也要跟得上。為此,米脂縣一方面依託縣果業管理中心、園藝技術推廣站等業務單位,建立健全了山地蘋果技術服務體系,嚴格按照有關技術標準栽植,確保建設一園、成活一園、見效一園。另一方面,米脂縣從延安和榆林聘請了12名果樹種植專家對果農進行實地指導培訓。

「陝西日報」米脂:小蘋果,大文章

未雨綢繆

米脂蘋果著眼未來

儘管米脂縣現在還不能和洛川那樣的蘋果種植大縣相比,但按照規劃,到“十三五”末,全縣山地蘋果的種植面積也將達到25萬畝。屆時,蘋果將大面積掛果、上市。為了應對可能遇到的銷售難題,近幾年,米脂縣未雨綢繆,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

在儲藏能力建設方面,目前,米脂縣已建成3個千噸級冷庫,另有15個百噸規模的冷庫正在建設中。今年下半年,還將有一個2000噸的冷庫開工建設。在品牌建設方面,2017年5月,米脂縣面向社會公開徵集“米脂山地蘋果”地理標誌商標標識設計方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另外,從2014年起,米脂縣還積極參加農高會、西洽會、洛川蘋果國際博覽會等各類活動,利用一切機會推介米脂山地蘋果。在紮實做好線下銷售的同時,2016年以來,米脂縣全面推進與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的合作,著力打造米脂山地蘋果銷售平臺。目前全縣已建成鎮、村電商服務站119個,通過網絡累計銷售山地蘋果3800多噸,銷售額4600萬元。

今年1月,陝西果業集團米脂有限公司成立,為米脂山地蘋果產業未來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公司總經理高海斌說:“公司計劃在3年時間內,流轉土地1萬畝,建設有引領示範和帶動效應的山地蘋果示範試驗扶貧基地。同時,公司啟動建設米脂現代果業產業園區,主要包括果業中心大樓、電子信息中心、倉儲物流中心等建設項目,從而推動米脂山地蘋果產業從生產向分選、貯存、包裝、銷售等環節延伸。”

“種山地蘋果比種糧收入高,是一個脫貧致富的優勢產業。堅定不移地推動山地蘋果產業發展壯大、提質增效,讓米脂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處處碩果飄香,讓23萬勤勞純樸的米脂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夠格步入小康。”米脂縣縣長高寒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