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王勃:一朵開在盛唐的曇花

1. 公元675年,虢州城一家客棧裡。

冬天的夜,漫長而冰冷。一個瘦弱的年輕人蜷曲在床榻上,輾轉反側,毫無睡意。

外面響起更夫竹棒的聲音,“已經四更天了,我得趕緊上路”年輕人自言自語道。這個瘦弱的年輕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從虢州監獄釋放的虢州參軍王勃,王子安。

王勃為什麼會在虢州蹲了大獄,這要從四年前說起。王勃出遊四川呆了幾個年後,又想從政,準備回到長安城參加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

在長安城的酒肆裡,他無意中碰到人生中的貴人,多年不見的好友凌季友。互相寒暄後,王勃知道凌季友現在虢州當虢州司法。凌季友也瞭解到王勃從沛王府被逐出後,賦閒在外,正在研習醫術便說“虢州藥材豐富,子安兄知醫識草,可以來虢州一顯身手啊。”王勃突然眼睛一亮忙說“那就有勞凌兄幫我美言幾句?日後必定重謝”

王勃希望儘早的仕途能東山再起,花錢在好友凌季友的推薦下,謀了個虢州參軍的官職。在虢州從政與長安王府裡的工作比,天差地別。但是王勃還是改不掉自己恃才傲物的毛病,總是目中無人,同僚們都很討厭他,王勃在工作中得罪了不少上下級。

發生了另外一件事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這件事情差點要了王勃的命,身在他鄉的王勃與一個官奴曹達私交甚好,這個曹達品行低劣,犯罪逃到王勃家,王勃沒有多想就收留了他,官府到處張貼告示搜捕曹達,通緝令貼的滿城,王勃覺得曹達這件事情躲不了,便勸說曹達去官府自首,曹達反而脅迫王勃,王勃才認識到曹達的問題嚴重性,自己可能要被曹達連累,仕途不保。怕受到牽連,王勃一著急就把曹達給殺了。

殺曹達的事情很快敗露,虢州的官員知道王勃殺人,僚屬們都落井下石,竟然沒有人願意為他說句好話,所以王勃很快被打入死牢,根據《唐律》故意殺人者是要斬立決。

王勃闖禍也連累了他的老父親,他父親王福籌原來在雍州做司功參軍,被貶職到遙遠的交趾(越南和廣西)做了個小小的縣令。王勃是個孝順的兒子,老父親因為自己釀禍被貶職到南方煙瘴之地,這讓做兒子的痛苦不已,本來盼望著重逢,沒想到大禍臨頭,現在一切都落空了,等待著自己是冰冷的鐵銬和昏黃的燈盞。

唐高宗改年號朝廷大赦天下,王勃死罪免了,但是被判了有期徒刑,廢成庶民,這輩子想從仕的事情徹底結束了。

做了三年牢獄,王勃徹底對仕途的心死了,他成了普通百姓。王勃在驛館裡,焦急等待天亮想馬上回到絳州老家,一刻也不想在虢州呆下去。

王勃:一朵開在盛唐的曇花


2

虢州發生的事情是一場噩夢,狠狠的教訓了這個處世不深的年輕人,王勃出生在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市)從小就是天賦異稟,跟他同齡的孩子相比,就是少兒中的神童。

六歲就能自己寫文章,他父親有一個好朋友叫杜易簡,是當時有名的大學者,讀了王勃的文章拍手稱讚:“王勃做文章構思巧妙,語言豪邁。是王家的三棵樹啊(其他兩棵樹王勃的兄弟王勔、王劇)”。如此高的評價,這讓平時就愛在別人面前誇讚自己兒子的王福籌欣喜不已。

九歲的王勃讀到了唐朝顏師古註解的《漢書》,認為書中有顏師古的註解有錯誤,就自己作了一篇《漢書指瑕》來糾正它。

十歲可以熟讀《六經》。

十二歲到十四歲王勃來到長安跟著長安一名醫師曹元學習醫術學習《周易》、《黃帝內經》、《難經》,對於醫藥治病之術都有所涉獵。

王勃在父親的教導下從小就有立志“學而優則仕”的想法。十四歲回到老家絳州就寫了篇文章《上絳州上官司馬書》,想得到絳州司馬的推薦入仕途。

麟德初年,當朝宰相劉祥道收到一封信。毛遂自薦的王勃,直接寫信給當朝宰相展示自己的才學和政見。劉祥道讀了信以後,非常賞識,連誇王勃:“真是神童”。

麟德二年,王勃通過皇甫常伯向唐高宗李治寫了篇《乾元殿頌》,唐高宗李治讀了王勃的《乾元殿頌》非常驚歎,文章辭藻華麗,歌功頌德,盡顯出仕為朝廷做官的想法和意圖。而且知道是竟然是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所寫的,不掩飾對王勃的誇讚對身邊官員說:“奇才,奇才,我大唐之奇才”。

唐高宗乾封元年,王勃又通過李常伯向唐高宗李治上了另一篇頌歌《宸遊東嶽頌》,拍盡了皇上的馬屁,很快王勃到長安參加幽素科科舉及第,皇上授予他散林郎官職,官職雖然不大但是不到二十歲的王勃能成為當時朝廷裡年紀最小的官員,絕對是政壇的閃耀之星。

沛王李賢聽說王勃才華橫溢,就把王勃請到自己的府中,擔任專門的著作工作,修撰《平臺秘略》一書。書寫成以後,沛王對王勃更加信任寵愛。但是王勃年輕不懂事,不知道皇族內部正在掙儲君的位置,打的不可開交,一不小心就闖下禍來。

皇子們之間經常玩鬥雞遊戲,王勃一時動了童心,竟自己私人擬題幫沛王寫了一篇聲《討英王雞檄文》,英王李顯以為這篇文章是暗喻自己,於是向唐高宗高發沛王。

高宗皇帝聽說以後,龍顏大怒,說:“二王鬥雞,王勃身為博士,不行諫諍,反作檄文,挑唆皇子之間的鬥爭”,就把王勃作為替罪羊,轟出了王府。

王勃因為這個事情,丟了官職,壞了名聲一時風言風語傳遍了長安城。王勃沒辦法只能收拾行裝跟朋友去四川旅行去了,順便拜會一下自己的好友杜三德(杜少府)。

杜三德去四川任職的時候,王勃做為好友在臨行的時候親筆寫下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沒想到送完杜三德的王勃,自己也很快去了四川。

王勃:一朵開在盛唐的曇花


3

在虢州和長安兩次被貶,最後差點丟了性命,連累父親家人,這讓王勃羞愧難當。回到絳州賦閒在家一年的王勃,日夜思念自己的父親,給父親寫信《上百里昌言疏》,表達自己愧疚的性情,他做出決定去遠隔萬里交趾看望他的父親。

這時候朝廷準備重親啟用王勃,恢復他就舊官職,對於仕途的兇險,讓王勃徹底的喪失步入仕途的想法,拒絕了朝廷的任用。

上元二年,王勃從洛陽啟程去交趾,路過江西南昌。

這時候南昌洪州都督閻伯嶼派人重修滕王閣,為慶祝此次翻修成功,準備在九月初九重陽邀請天下文人雅士來滕王閣聚會,也邀請了路過的天下有名的才子王勃。

為了顯示他女婿吳子章有學問,事先囑咐自己的女婿作好一篇序文,準備在樓上抄出來炫耀。

都督閻公為了表示客氣,先讓大家寫,來的客人都不肯動筆,知道這個都督故意在這顯示女婿的才華。只有王勃是個生客,不知道這裡頭的奧妙,大喊一聲:“讓我來寫”,拿起筆來就開始寫,把人家都督女婿晾在了一邊。

都督很生氣,又不好發作,只好站起來離開現場,讓屬下官員盯著王勃,寫一句就給他傳一句聽,一會傳來一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嗤之以鼻,一會又來報道“星分翼軫,地接烘爐”,女婿吳子章說了句“這我也能寫”,結果發現王勃越寫越精彩,到了“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都督忍不住從外面走了過來,看王勃寫文章,誇王勃是天才,兩人因文章結識,併成為一見如故的好友。而這篇才華橫溢的文章,成為了傳誦天下的美文就是《滕王閣序》。

王勃在洪都逗留幾日,受到愛才的閻伯嶼熱情款待,但是王勃一心想去遠在交趾探視自己的父親,於是向閻伯嶼請辭,閻都不捨,希望王勃探望父親後回到洪都南昌一敘。

王勃離開洪都南昌,過長江來到廣州,從廣州到廣西,不遠萬里來到了交趾,終於見到了他的父親,與父親互訴說衷腸,看到父親生活的很窘迫,王勃很自責,向父親發下誓願準備回到長安定繼續考科舉圖功名。

上元三年八月,王勃決定從交趾返回廣西的途中在南海坐船遇到大暴雨,王勃驚恐失足落水,溺水而亡,享年二十八歲,天妒英才,乘風而去!

上元三年冬,當王勃的《滕王閣序》傳到長安城,唐高宗李治讀後知道是王勃所做,想召見他,旁邊的大臣說:“王子安,今年夏天渡海失足落水死了”,讓李治痛心不已。

王勃:一朵開在盛唐的曇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