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對於建築專業來說,地下車庫常常存在均存在設計失誤或設計不當等問題。然而這些問題往往是在施工圖出圖後才發現,且有的項目基礎已施工,返工量和更改難度均較大,造成成本的大量浪費,因此,十分有必要對此類問題進行系統總結,明確一些基本要求與設計原則,避免日後類同問題的重複發生:

01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車道寬度

問題描述

主車道寬度設置不合理,尺寸偏大,人為增加車庫面積(個別項目,雙車道寬度寬達8米,單車道寬達5米;而國家規範雙車道僅為5.5米、單車道為3米;由於車道寬度過寬,導致每個停車位面積高達60平米;一般情況下,地下車庫每個停車位面積為27~35平米,設人防地下車庫也僅為為40平米/每車位)。

產生原因

對國家規範有關各類車道寬度的規定不熟悉或理解不夠。

解決措施

應熟悉掌國家規範的相關數據要求,在方案設計時,根據規範要求,選擇合理的車道(含出口)寬度。

各種車道(出口)最小寬度詳下表:

T1ehxTB7xT1RCvBVdK.jpg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2

車庫出入口設計不當

問題描述

能設一個單車道出口設成雙車道出口;或能設兩個“單車道”出口設成兩個“雙車道”出入口,人為增加車庫面積。

產生原因

對車庫設計防火規範中關於出入口的設置要求,理解不當。

解決措施

在方案設計時,根據規範要求,設計合理的出入口數量及寬度。

國家對出入口數量及寬度的基本要求,詳下表:

3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轉彎半徑設計不當

問題描述

誤將國家規定的汽車的最小轉彎半徑6米,理解為是車道的最小內徑,導致車道的內徑過大,相應的增加車庫面積。(注:汽車最小轉彎半徑是指:汽車迴轉時汽車的前輪外側循圓曲線行走軌跡的半徑)

“汽車的最小轉彎半徑”與車道內徑的關係詳下圖所示。

解決措施

根據《汽車庫建築設計規範》4.4.10條的計算公式,計算得出:車庫汽車環行道的最小內徑:一般取3.9~4.2米即可。

4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車庫排水設計失誤

問題描述

地下車庫,以及地下水位較高的開敞式集中停車庫未考慮明溝排水;個別項目,由室外進入室內的坡道起始點和結束端,未設排水明溝。

產生原因

一是有的項目地下車庫底層層高未考慮250(最薄處)~350厚的濾水層的厚度,導致地下室層高不夠不能設濾水層及排水明溝。二是對明溝設置原則,不是很明確,從而遺漏。

解決措施

在進行集中車庫設計時,明溝的設置應應遵循如下原則:

T1N_YTBmKT1RCvBVdK.jpg

T11_xTB7WT1RCvBVdK.jpg

5

車庫坡道設計失誤

問題一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當車道縱向坡度大於10%時,坡道的上下端未設緩坡使坡道設計不能滿足國家規範要求,導致設計變更較大。

解決措施

在計算坡道坡度時,一定預選考慮緩坡要求。

緩坡的具體規定詳下圖所示:

問題二

個別項目,坡道設計寬度過大,人為增加車庫面積

解決措施

應熟悉掌國家規範的相關數據要求,在方案設計時,選擇合理的坡道寬度。

各類坡道寬度具體規定詳下表:

另外,請悉知一般坡道的結構參數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最詳細的地下室設計難點解析(汽車庫+人防工程+設備用房)

6

車庫結構“樓面、頂板與梁”設計失誤

在審圖過程中,發現設計院結構專業設計不夠精細,一些參數選取較大,梁板厚度以及梁高均較大,人為的增加成本。因此,今後為避免類同問題發生,應向設計院明確一些基本的設計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