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古時候,很多人吃完飯把銀子往桌上一放就走,為何店主不攔

這個是影視劇為了凸顯主角大氣而做的設定。

實際當中根本不可能發生,原因很簡單,在古代吃飯付銀錠的情況根本不可能。

古裝武俠劇大多發生在宋元時期,宋朝比較富庶,一輛銀子約等於現在的1200元。要知道,小說裡潘金蓮才賣了30兩,在縣城買一套前後四房才花了35兩,作者是明朝時期的人,說明明朝的物價更高一點,但是明朝時期流通的銀子更多,所以差不多相當於800-1000元。

最近熱播的如懿傳有個小情節,富察皇后墜河,侍衛救皇后被乾隆賞賜300兩白銀。清朝乾隆時期還比較有銀子,皇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果你救了現在的這個等級的領導,會賞多少錢?

古時候,很多人吃完飯把銀子往桌上一放就走,為何店主不攔

即便是使用的散碎銀子,也不可能讓客戶自己一丟就走,除非丟下來的銀子價值遠大於實際物價。不然的話小二和掌櫃的都會友好的請你到賬臺錢,用一個專門的小秤來稱稱你的銀子,還要分辨一下成色,因為散碎銀子大多是各地自己弄的,成色很不一致。

古時候,很多人吃完飯把銀子往桌上一放就走,為何店主不攔

如果你經常吃一家店,常吃哪幾種食物價格都知道了,當然能做到把錢放桌上就走啊。

一般按照消費,吃頓飯可能就幾錢,你往哪扔1兩銀子,吃好幾頓都夠了。

古時候,很多人吃完飯把銀子往桌上一放就走,為何店主不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