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欣賞古今名畫名馬


唐 韓幹《相馬圖》。韓幹,唐代中期畫家,喜好丹青藝事,尤好畫馬。他出身貧寒,少時曾為酒家送酒。有一次,他為王維送酒,在地上畫馬為戲,被王維發現,遂每年資助他二萬錢,“令學畫十餘年”,遂聲名漸起。古今名畫名馬,韓幹曾被唐玄宗召入內廷成為一名宮廷畫家。韓幹畫韓幹注重寫生,以真馬為師,雖宗法曹霸而有出藍之譽,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韓幹曾被唐玄宗召入內廷成為一名宮廷畫家。當時宮中陳閎以畫馬榮遇一時,玄宗令韓幹師之,幹不奉詔,謂“臣自有師,今陛下內廄馬,皆臣之師也”。可見,韓幹畫韓幹注重寫生,以真馬為師,雖宗法曹霸而有出藍之譽,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畫馬骨肉停勻,壯健神俊,窮其殊相,被譽為“古今獨步”。

金 趙霖《昭陵六駿圖》之白蹄烏。趙霖,金代人,供職於世宗朝(1162-1189),善畫人馬。《昭陵六駿圖》從摹畫唐太宗昭陵石刻而來。六馬形象有的巍然屹立,有的延膊緩步,有的奮蹄疾馳,都畫得凝重有力,頗具石刻風味。筆致勁健,膚色淳厚,使人追想唐人畫馬的雄壯風格和六馬騁馳戰場的雄姿。


北宋 李公麟《五馬圖》之一。李公麟,北宋著名畫家。好古博學,長於詩,精鑑別古器物。尤以畫著名,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其畫馬與人物,最為人所稱道。蘇軾稱讚他:“龍眠胸中有千駟,不惟畫肉兼畫骨”。他“每欲畫,必觀群馬,以盡其態”。《五馬圖》就是李氏根據寫生創作的。畫中五匹大馬,由五個人牽引,神采煥發,顧盼驚人。用筆簡練,馬的一舉一動,極其細緻生動地表現出駿馬運動和性情的特徵。

元 趙孟頫《進馬圖》。趙孟頫是宋末元初人,他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趙孟頫的傳世繪畫作品中,以人物與鞍馬,或人騎圖為題材的比重最大,見於著錄者有百件之多。有許多馬則是擬人的,是趙氏人才自許的象徵,他壯志難酬,又難以擺脫元廷的羈絆,宛若和平時代禁苑中的千里馬,“老向天閒無戰功”而已。

元 任仁發《二馬圖》右馬。任仁發,元代畫家、水利家。吏事之餘從事繪畫活動,善畫鞍馬、人物故實、花鳥等。任仁發的人物鞍馬師法唐人李公麟,與趙孟頫齊名。畫面簡潔,馬的造型準確逼真,用筆勁健,設色清雅。 任仁發的《二馬圖》,以肥瘦的兩匹馬,隱喻貪官和清官,內容諷刺,寓意深刻。他將肥馬比作為官不正的貪官,由於吸食民脂民膏,故而肥壯;又將瘦馬比為廉潔奉公的清官,因為忙於政務而累得皮毛剝落,骨瘦如柴。


清 郎世寧《十駿圖》之爾雲駛。郎世寧是意大利人,清康熙帝五十四年來華傳教,隨即入宮成為宮廷畫家,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他大膽地把西洋畫的技法融入中國畫當中,開創了一條“西畫中用”的道路,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畫體,史稱“郎世寧新畫體”。他的繪畫技術十分全面,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亦無所不精。

清 金農 大宛良駒圖。金農清代進入康乾盛世,經濟比較繁榮,社會日加興盛。當時在揚州畫壇活躍著金農與鄭板橋、黃慎等人,他們都特別強調師法造化,努力從大自然中擷取靈感,形成屬於的自己繪畫語言。他們所走的路,與清初四王吳惲拉開了距離,形成了自己特別明顯的面貌,多生拙秀逸,隨手拈來,而能見其心志,多有寄託;在揚州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畫派,並被最廣大的民眾所接受。這其中以金農修養最為廣博。

清 倪田初從師王素得華巖法,人物、仕女及古佛像取境高逸,尤善畫馬。光緒中行商到滬,愛任頤畫,遂棄其業而參用任法。是任派的重要傳人之一,有“今之學任頤者皆倪田別派”之說。


馬秉雄名軼群,字良,又名馬飛、老軼。室名聚朱山人、聚米山人。別號朗朗齋主。浙江紹興人。民國時期著名畫家。從師馮超然先生,研究人物、山水。又師法任伯年、倪墨耕。書擅正草篆隸,畫工山水、佛像、人物、仕女,尤擅指墨。書擅正草篆隸,畫工山水、佛像、人物、仕女,尤擅指墨,畫法高超,命筆古茂,蜚聲海內。蔡元培曾書信讚美其“筆力高古”。

近代 徐悲鴻《奔馬圖》。徐悲鴻對馬的結構和習性都非常熟悉,尤其表現在對細節的描繪上。他畫的馬鼻孔都特別大,他認為馬鼻孔大肺活量也會相對較大,跑起來才會有力而且耐久;馬腿的比例相對稍長,長腿跑起來較快。至於蹄,他說“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還難畫。”因為馬蹄是力量與重心的集結所在,是動靜靈活的關鍵;拂動的馬鬃和馬尾,是表現馬剛柔相濟的魅力所在。

趙叔儒(1874-1945)原字獻忱,初號紉萇,後改號叔孺,晚號二弩老人,齋館名二弩精舍。浙江鄞縣人。五歲起就愛好書畫,尤以畫馬最佳,被稱為神童。趙叔儒是個全才,山水、人物、花卉·駿馬無所不精,書法篆刻上也自有面目,宋元圓朱文一路的造詣尤深。他又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弟子五十多人。


戈湘嵐原名紹苓,又名荃,別署賞神駿齋主、東亭居士,東臺安豐人,定居滬上。戈公振之弟。1920年上海美專肄業。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及上海分會會員,兼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戈湘嵐是中國的畫馬大師,曾贏得郭沫若“今之曹霸”的美譽,有行家將其與徐悲鴻並稱為“北徐南戈”,代表作有《春耕》、《白馬圖》、《馬》、《斑馬》等。

黃胄,男,字映齋,長安畫派代表人物。因其父四十多歲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黃胄”是初中時自己起的筆名,以後一直沿用此名。1943年,他拜西北著名畫家長安畫派創始人趙望雲學習中國畫,1957年他創作的國畫《洪荒風雪圖》,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榮獲金質獎章,從而確定了他在中國美術界的地位,32歲的他成為享譽中外的知名畫家,創作少數民族生活的優秀作品,如《打馬球》、《出診圖》、《人畜兩旺》等。

劉大為,1945年生,祖籍山東諸城。1968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系。198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主要作品《布里亞特婚禮》、《雛鷹》、《幼獅》、《張華壯曲譜新篇》、《小米加步槍》、《漠上》、《陽光下》、《馬背上的民族》、《晚風》、《輝煌之路》、《帕米爾高原的婚禮》、《草原上的歌》、《巴扎歸來》、《人民公僕》、《雪線》、《遠山》、《雪域生靈》等。


劉勃舒江西永新人。劉勃舒是徐悲鴻先生門下最年輕﹑也是最後一位弟子,在素描﹑速寫﹑中國畫傳統筆墨方面都有很深的功力。如果說徐悲鴻的馬能讓觀眾聯想到大師嚴謹﹑凝重的人格魅力的話,劉勃舒的馬則顯示了瀟灑﹑奔放﹑富有動感的現代精神。他以馬寫心、以馬定志、賦馬以人格、驕傲、活躍而又自信,在技法上用筆老辣、灑脫;造型誇張、鬆動;組合隨意又嚴謹、準確。畫面格調高雅、剛勁有力,富有韻律感和時代感。

胡成榮字漢,號榮煌,畫室名異元山房。男,漢族,浙江紹興人。師從當代著名畫家馬秉雄、戈湘嵐、黃幻吾先生,並私淑近代大畫家吳湖帆、張大千、張善子先生,擅長人物、山水、花鳥、尤精走獸。

趙文元,1946年生於江蘇鎮江,1964年入伍。在不斷尋找自己的藝術個性和特色的過程中我與馬有關的作品也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接受。個人風格、繪畫特點逐漸明朗和成熟,一不小心成了畫馬的畫家。

顧馬 原名:顧寶興。齋名:漢唐精舍,江蘇啟東籍人。靈隱寺居士,法名:耀賢。作品既有晉唐、北宋院體畫的謹嚴工整,也有元、明山水的蕭散寫意,清郎世寧畫馬的中西相兼之意趣。縱觀歷代畫作,走獸圖之百類、百態,雖有歷代畫家各勝擅其長,不一而足,但所表現的客體對象大多集中於日常生活可見的牛、羊、馬、驢、駱駝、鹿、象,或出沒山林的虎、豹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