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成德一體化」《德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7-2030)》草案

《德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7-2030)》(草案)(徵求意見稿)

  (一)規劃背景

  區域一體化特別是成德同城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外部交通基礎設施快速建設;城市內部交通可持續發展壓力逐漸增加;社會經濟和諧發展要求日益提升;總體規劃發展目標對交通體系提出更高要求。

  (二)規劃範圍

  與城市總體規劃保持一致,分為市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次。中心城區為規劃重點。

  市域:德陽市行政轄區範圍,總面積5911平方公里,重點協調市域交通空間佈局。

  中心城區:西至成德大道,北至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東至旌陽區行政邊界及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南至規劃洛小路、旌陽區與廣漢市行政邊界。

  (三)規劃年限

  與城市總體規劃保持一致,至2030年

  近期:2017-2020年:

  遠期:2021-2030年:

  遠景:2030年後。

  (四)交通發展總體目標

  以交通引領、引導、疏解為手段,以“宜居、宜業、宜商”為導向,構建支撐成德同城化,與城市空間和用地相協調、銜接合理、聯繫暢達、安全高效、體現城市特色的綜合交通體系,打造低碳、綠色公交都市。

  (五)規劃方案

  1、區域與市域交通系統規劃

  推進成德同城率先突破。堅持成德同城、交通先行,推動成德交通互聯互通、加密成網。

  推進德綿一體化進程。堅持以成德同城化帶動德綿一體化。

  高速公路:構建“一橫三環五縱”高速公路體系。

  一橫,遂德阿高速(規劃)。

  三環,成都二繞、成都三繞(在建)、德陽繞城高速(規劃)。

  五縱,成綿高速、成綿高速複線、成德綿高速擴容線(規劃)、成巴高速、成南高速。

  幹線公路構建“三環多軸”市域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

  “三環”,德陽一、二、三環路。

  “多軸”,德陽東、南、西、北連接各縣區城市組團和周邊地區的多條快速通道。

  軌道交通構建“三環三軸”軌道交通體系。

  “三環”即成德環、德綿環和成德綿環。

  “三軸”即成綿樂城際鐵路(西成客專)、寶成鐵路、在建成蘭鐵路。

  成德交通一體化

  構建“7高8快9軌”成德同城綜合交通體系,打造成德“半小時經濟圈”。

  7高:成都二繞、成都三繞、成綿高速複線、成綿高速、成綿高速擴容通道、成巴高速、成南高速。

  8快:成德大道、天府大道北延線、G108、旌江干線、德陽至天府國際機場快通(廬山南路延長線)、成新彭什快通、龍泉山旅遊公路、中金簡快速。

  9軌:成綿樂城際鐵路、成蘭鐵路、寶成鐵路、成都經金堂至德陽市域鐵路(接駁S2)、成都經金堂至中江城際鐵路、成彭快鐵北延線、新都至廣漢市域鐵路(S10)、成德磁懸浮軌道交通項目(S11)、成華區經新都青白江至德陽市域鐵路(S12)線。

  2、城市道路系統規劃

  規劃形成功能完善、級配合理,快慢分流、外暢內通;骨架快速、轉換便捷;協同用地、空間宜人;總體平衡、略有超前的道路網絡系統。努力實現“中心城區任意一點10分鐘可以上快速路、20分鐘可以上高速公路、中心城區任意兩點30分鐘可達”(10、20、30)的通達性目標。

  快速路:規劃德陽快速路系統呈現“2環14射”的“環+放射”式組織形態,快速路網總規模98km,密度0.67km/km2。

  快速內環為保護環,由青衣江路、秦嶺山路、嘉陵江路、銀山路組成,總長27km。主要為了避免外部長距離過境交通對核心區內部造成衝擊。

  快速外環為組團間快速聯繫環,由鴨綠江路-龍泉山旅遊公路-南湖路-西二環組成,總長62km。主要實現各組團間的快速聯繫以及外圍過境交通流的快速疏散。

  快速路射線主要為了銜接內、外環以及與對外高速公路、周邊市縣的快速連接。

  骨架路網:在尊重建成區現狀路網布局的基礎上,中心城區整體的路網布局結構應與城市空間佈局結構相協調。結合快速路網、主幹路網的規劃,形成“二環七橫九縱”的骨架路網結構體系。

  兩環:一環路(西一環、青衣江路、壽豐路、嘉陵江路)、二環路(西二環、鴨綠江路、龍泉山旅遊公路、金沙江路)。

  七橫:鴨綠江路、青衣江路、長江路、沱江路、嘉陵江路、金沙江路、南湖路

  十縱:成德大道、西二環、西一環、銀山路、華山路、泰山路、廬山路、秦嶺山路-林山路、壽豐路、龍泉山旅遊公路。

  3、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規劃

  以儘快接入成都軌道交通線網為近期訴求,構建大中容量公交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汽車和其它特色公交為補充,建立一個層次分明、服務功能清晰、充分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需求、極具吸引力的人性化的公共交通系統。

  快速公交:

  線網空間結構:“一環一橫兩縱”。

  規模:總長76.7km,密度為0.64公里/萬人。

  制式:推薦BRT作為軌網的過渡或備選(替代)方案。

  常規公交

  根據城市公交線路客流特徵和公交出行服務水平調查、德陽市的城市空間佈局、發展規模及實際公交發展狀況,將城市公交線路劃分為公交快線、公交幹線、公交支線、公交微循環線路四個等級。

  公交運力:通過與基於公共交通需求的預測的數據比較,綜合確定德陽的公交運力規模如下:綜合分析,2020年,德陽市公共汽車按10標臺/萬人配置,共需公共汽車900標臺;2030年,德陽市公共汽車按12標臺/萬人配置,共需公共汽車1440標臺。

  4、客運樞紐與公共交通場站佈局規劃

  以德陽城南城北綜合客運樞紐站為核心,以縣(市、區)公路客運場站為主,以鄉鎮客運場站為補充,構建佈局合理、功能完備、規模適宜、與城鄉客運線網系統相匹配的站場體系。

  客運樞紐:

  一級綜合換乘樞紐2個:

  主要服務於區域和市域的客流集散和轉換,是內外交通轉換的主要節點,是多種交通方式相互銜接所形成的大型客流集散換乘點,具備綜合協調的鐵路、軌道交通、常規公共交通樞紐、對外客運功能。

  佈局:規劃德陽的一級綜合換乘樞紐共有2個,德陽站和德陽南站。

  功能:集城際高鐵、地鐵、客運站、公交樞紐、停車場等功能。

  規模:汽車客運站佔地規模按照3-5ha預留控制,鐵路客運用地面積依據客運量進行核定。

  二級綜合換乘樞紐3個:

  佈局:規劃德陽的二級綜合換乘樞紐共有3個,汽車客運東站、汽車客運西站、汽車客運南站。

  功能:以城區旅客的集疏散功能為主,注重與公共交通銜接,主要服務於省、市域內部客流。

  規模:汽車客運站佔地規模按照2-3ha預留控制。

  公共交通場站:

  中心城區規劃一級綜合公交樞紐2處,二級綜合公交樞紐3處,客運樞紐均設置公共交通首末站,總的用地規模為12.28公頃。

  一級城市公共交通樞紐站:2個,為德陽站公交樞紐站和德陽南站公交樞紐站;

  二級城市公共交通樞紐站:3個,為汽車南站公交樞紐站、汽車西站公交樞紐站(新增)和汽車東站公交樞紐站(新增)。

  首末站:本次規劃共規劃公交首末站29個,在已有總體規劃和控規的2個公交首末站的基礎上,本次新增27個公交首末站。規劃公交首末站總的佔地面積約為13.8公頃,公交樞紐站+公交首末站,總用地面積為14.2公頃。

  5、靜態交通系統規劃

  以需求差異化為導向,以“總量控制、適度供應”為原則,構建“配建停車為主,路外公共停車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高效停車系統。

  本次規劃路外公共停車場82處,提供泊位17864個,其中大部分為控規規劃點位以及利用綠地/廣場修建生態停車場或地下停車庫。

  6、慢行系統規劃

  引導慢行成為德陽居民通勤(上班、上學、商務)、休閒、健身等日常出行的主導方式,營造人性化、特色化、品質化的城市慢文化,實現慢行交通與機動車交通的和諧。

  本規劃將德陽中心城區慢行系統劃分為四大類:

  ① 依託城市道路網的日常慢行系統:分為日常性非機動車路網、日常性步行路網和慢行過街過河設施,主要滿足居民的通勤和日常生活中的慢行出行需求;

  ② 城市濱河區慢行系統:主要滿足居民的日常休閒、健身需求;

  ③ 東山谷健康騎遊系統:主要滿足居民節假日休閒、健身、騎行需求;

  ④ 慢行銜接系統:包含公共自行車租賃點、非機動車停放點、遊船碼頭等系統。

  7、物流交通規劃

  規劃“一主四輔”四個貨運樞紐:

  一主:黃許貨運主樞紐,399.2公頃。主要承接中歐班列德陽物流港與青白江集裝箱物流港的貨運交通對接;

  四輔:1、東電貨運樞紐,5.4公頃,主要服務於東電廠區的貨運集散;2、鐵路貨場貨運樞紐,8.2公頃,服務於中心城區及重裝片區的貨運集散;3、南站貨運樞紐,38.2公頃,服務於中心城區及天元片區的倉儲及貨運疏散;4、南部貨運樞紐,18.2公頃,服務於服務裝備製造,新能源等產業發展的倉儲與集散貨運。

  貨運交通組織:

  1、加強中歐班列德陽物流港與青白江集裝箱物流港的貨運交通對接。

  2、規劃成德大道、銀山路快速路作為成德綿發展帶的主要貨運通道。

  3、近期 108 國道繼續承擔大件運輸功能。

  4、隨著南充港航道等級提升,適時推動與南充港的合作,依託德中公路、245 國道,建立第二大件運輸通道,連接南充港。

  5、預留控制金沙江路作為連接第二大件運輸通道的連接線。

「成德一體化」《德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7-2030)》草案

「成德一體化」《德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7-2030)》草案

「成德一體化」《德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7-2030)》草案

「成德一體化」《德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7-2030)》草案

「成德一體化」《德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7-2030)》草案

「成德一體化」《德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7-2030)》草案

「成德一體化」《德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7-2030)》草案

「成德一體化」《德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7-2030)》草案

「成德一體化」《德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7-2030)》草案

「成德一體化」《德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7-2030)》草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